三明醫改全國推廣有了具體時間表。 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抓好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落實的通知》,建立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監測評價機制,定期調度各地工作推進情況。 上述《通知》一共列出了32項具體要求,可執行性
三明醫改全國推廣有了具體時間表。
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抓好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落實的通知》,建立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監測評價機制,定期調度各地工作推進情況。
上述《通知》一共列出了32項具體要求,可執行性很強。健識局梳理發現,細到各省黨委和政府開幾次醫改專題會、 國家和省級組織的集采品種數量要超過500個、每年開展一次醫療服務價格調價評估等等,均被納入了本次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監測評價指標體系。
國務院要求,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將按季度對地方推廣三明經驗有關工作情況進行調度,逐項跟蹤監測每項任務推進進展和指標的完成情況。
秘書處明確指出:將對工作任務進展緩慢、成效不明顯的地方開展專項調研。
國家層面對三明醫改推廣工作確立目標,并給出時間進度,顯示出三明對全國醫改的影響力,也顯示了國家的決心。
責任到人連換屆因素都考慮
本次評價指標體系下發,恰逢各省市自治區政府換屆的當口,國務院明確要求:政府換屆后,應全部實現由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雙組長)或其中一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
這一要求,等于將醫改推進工作提升成為各地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長期以來,九龍治水是中國醫改遲遲得不到有效推進的重要原因。福建啟動“三醫聯動”改革,將衛健、人社、醫保、民政等多部門串聯,由醫保部門專辦,打開制度層面的突破口,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管理體制。
三明經驗雖好,但還沒能在全國推行。國務院已經多次下文,要求各地推廣三明醫改,這次直接對這項工作建立了具體的考核評價標準。
其中有一條,各地召開黨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醫改工作的次數,以及列明每次會議議題和主要內容,都被列入考核要求。

國務院要求,2022年1月底前,省級結合實際細化完善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措施要求,明確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的牽頭部門、責任分工、完成時限等;2022年6月底前,各地應建立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落實情況的任務臺賬。
這一系列工作基本確定,全國各地將完全按照“三明經驗”。分析人士指出,今后改革工作落實到人,確定考核細則,會建立起全新的醫改運營機制。但在跨出這改革第一步之后,能否確保醫院、醫保、企業之間的良好運轉,這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集采聯動醫療服務價格帶動醫生薪酬制度改革
在職能整合、確定醫改負責人之后,國務院對各省市的集采、支付方式改革也有了明確規劃。
三明開藥品集采之先河,如今全國集采進入常態化,三明也獲得了探索跨區域采購聯盟的政策紅利,這些都為三明經驗推廣提供了基礎。
省級集采被明確作為國家集采的補充。《通知》指出,鼓勵以省為單位或建立省際聯盟對國家組織集采以外用量大、采購金額高的藥品耗材實施集采。各省份(含省際聯盟)每年至少開展或參加藥品、耗材集采各1次。
“三明聯盟”可能會在這項工作中充當重要角色。今年10月,國務院印發通知明確:鼓勵地方加入“三明采購聯盟”。作為全國唯一國家認可和鼓勵的省際采購聯盟平臺,加入三明的采購聯盟將是給國家集采提供參考。
國務院明確要求,到“十四五”末,藥品集采品種數量要超過500個。
藥品、耗材集采僅僅是醫療體制改革的第一步。根據《通知》的規劃,各省市要出臺文件,規定藥品、耗材集采致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比例。同時按比例進行劃撥,未達到規定比例要說明原因。
這正是啟動醫療機構改革的“導火索”:由醫保資金結余牽動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本次考評體系要求,2022年6月底前,各省份要印發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在總量范圍內突出重點、有升有降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也就是說,集采省出來的這部分錢,未來可能會成為醫護人員的薪酬收入。
醫保支付改革徹底改變醫院的生存邏輯
按照三明改革的經驗來看,22家縣級及以上醫院醫師平均收入由2011年的5.65萬元增至2020年的16.93萬元。與改革前相比,醫務人員的收入明顯增加。
無疑,三明醫改直接改變醫生的收入結構,相比于以往的績效工資,以健康為中心分配導向的崗位職責薪酬制度改革讓醫務人員更有尊嚴。
除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之外,所有的公立醫院將全面啟動薪酬制度改革也拉開序幕。
《通知》要求,推動公立醫院合理確定內部薪酬結構。注重醫務人員的穩定收入和有效激勵,公立醫院人員薪酬中固定部分所占比例逐步提高。
具體來說,按照不同層級不同性質醫院,根據“兩個允許”要求合理增加公立醫院薪酬總量,不計入總量核定基數,合理確定公立醫院人員費用占費用總額的比例。
業內普遍認為,醫院薪酬改革與三明采購聯盟(全國)的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醫務人員的收入考核也從“創收量”轉變成“服務量”,從“處方量”轉變成“結余留用”,徹底改變了醫療機構的生存邏輯。
此外,《通知》要求,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逐步減少醫保基金按項目付費的比例。到2025年,按DGR/DIP付費的醫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條件的住院醫保基金支出的比例達到70%。
今年7月,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明確,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工作方法,要以推廣三明經驗為抓手,因地制宜學習借鑒三明經驗,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目前,國務院再發通知,要求各省市推廣三明方案,并列出目標和時間表。顯然,這項改革已到攻堅階段,今后中國醫療產業環境今后將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各家藥企必須要走好準備。
#三明醫改#醫生薪酬改革#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