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晝夜不息。大道致遠,實干篤行。 1971年,徐鏡人帶領數名工人,在揚子江畔創建了泰興縣口岸鎮工農制藥廠。50年風雨兼程,這家鎮辦小廠已發展成中國醫藥行業頭部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以下簡稱揚子江藥業)。 翻開揚子江藥業的奮斗長卷,時代浪潮
大江奔流,晝夜不息。大道致遠,實干篤行。
1971年,徐鏡人帶領數名工人,在揚子江畔創建了泰興縣口岸鎮工農制藥廠。50年風雨兼程,這家鎮辦小廠已發展成中國醫藥行業頭部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以下簡稱揚子江藥業)。
翻開揚子江藥業的奮斗長卷,時代浪潮的澎湃之聲猶在耳邊,質量和創新驅動的脈絡清晰可見。看到無數“揚子江人”的奮斗姿態,感受企業家的意志傳承,傳奇為何能書寫,答案不言自明。
跨入“十四五”,新征程啟航,高質量發展的鼓聲擂響,接續奮斗的號角嘹亮。“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民族醫藥企業更要有大擔當大作為。”在揚子江藥業建廠50周年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徐浩宇的話,道出了不斷進取的凌云志,體現了弄潮向海的大格局。
闖出一片廣闊天地
走進位于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的揚子江藥業總部,看著高大明亮的生產廠房、機械化智能化的生產線,人們可能難以想象,這家在全國擁有20多家子公司的中國醫藥行業頭部企業,在創立初期一度僅有幾間平房和十幾名工人。

創業在任何年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口岸鎮工農制藥廠是白手起家,要制造藥品,缺錢、缺人、缺技術、缺設備。然而,軍人出身的徐鏡人憑著一股韌勁,硬是帶著職工闖出了一片天地。經過持續攻關,企業的品種增加,生產工藝提升,產值和利潤連年增長。1981年,產值一舉突破百萬元,增長到129.8萬元,利潤21.4萬元,邁出了起跳的第一步。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奮斗者。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泰興縣口岸鎮工農制藥廠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如魚得水。1985年,企業獲批掛牌“揚州市揚子江制藥廠”,打出了“揚子江”的品牌。20世紀80年代,企業創下產、銷、利連續八年翻番的紀錄,到1988年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江蘇省醫藥行業的第一個“億元廠”。1994年,江蘇省重點企業集團——江蘇揚子江藥業集團成立。2004年,更名為揚子江藥業集團。2014年以來,揚子江藥業連續6年位居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發布的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第1名,并3次名列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醫藥健康板塊品牌價值、品牌強度“雙第一”。
在揚子江藥業的發展歷程中,很多細節為后來的騰飛埋下了伏筆。企業初創時,雖然生產條件艱苦,但產品質量過關、經營質態良好;1977年,根據市場需要,企業開發板藍根沖劑和感冒退熱沖劑,自此將品種拓展到中藥領域;1975年和1981年,受國家政策限制,兩度面臨“關停并轉”考驗,合并至泰興縣制藥廠名下,歷經挫折,重獲新生;1988年,上海暴發甲型肝炎,板藍根需求激增,企業職工加班加點,在短時間內生產出385萬袋板藍根沖劑,分文未漲送往上海……重視患者、重視質量、重視創新,揚子江藥業的發展邏輯從那時候就已經奠定。
樹立質量“金字招牌”
在揚子江藥業各廠區,與質量相關的標語隨處可見。“任何困難都不能把我們打倒,唯有質量”——企業創始人徐鏡人反復強調的這句話,被上萬名“揚子江人”銘記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中。
揚子江藥業早早就意識到藥品質量就是企業生命線這一關鍵道理,從1985年開始實行現代化藥品質量管理方法、建立質量控制小組(QC小組),1994年起每年舉辦“質量月”活動,2012年設置具有質量安全“一票否決權”的首席質量官,2021年強調全面提升、全員參與、全新發展的“大質量”理念……在質量管理方面,揚子江藥業既執行制藥行業的要求,也借鑒其他行業的經驗,融會貫通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質量文化。
在揚子江藥業,QC小組是質量管理的重要抓手。活躍在生產、科研、質量第一線的100多個QC小組,常年圍繞企業發展要求,開展質量改進和效率提升等課題攻關,如今已累計發表千余項成果。一個個質量改進相關的妙想經過嚴謹的驗證后落地實施,夯實了企業質量管理基礎,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質量效益。
揚子江藥業致力于保證每一粒藥的質量,2013年將輔料微量雜質偏高但藥品檢驗合格的一批產品全部銷毀,用實際舉動為全體“揚子江人”敲響了質量警鐘。這一事件折射出揚子江藥業“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背后是無數敏銳發現風險信號、堅持不懈查找原因、當機立斷攻堅克難的“揚子江人”的執著追求——“為父母制藥,為親人制藥”的質量文化,已經融入每一名“揚子江人”的靈魂。
正是因為數十年如一日堅守質量,揚子江藥業才實現了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發表一等獎總數“十七連冠”,并摘取了24枚國際質量管理小組大會金獎,獲得2021年度歐洲質量獎(EFQM全球獎)。風雨兼程五十載,揚子江藥業的質量精神閃耀光輝,質量榮譽滿載征程。
激活澎湃發展動能
今年5月,揚子江藥業自主研發的注射用磷酸左奧硝唑酯二鈉獲批上市,這是揚子江藥業的首個國產化學1類新藥,其研發“十年磨一劍”。隨著我國加速構建符合中醫藥特色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揚子江藥業中藥創新產品的研發進度加快。創新與傳承,堅守與進取,在揚子江藥業實現了巧妙的平衡。
“創新”自揚子江藥業創立之時就寫入了企業的基因。在計劃經濟時代,創業本就是創新之舉,初創階段,企業迎難而上,積極開發新產品。1988年,在產值破億元的那一年,企業擁有當時全國產量最大的速效傷風膠囊生產線,兩個中藥產品被評為全國中成藥“優秀產品”。源源不斷的新品對揚子江藥業發展意義重大,其中1993年上市銷售的胃蘇顆粒作為企業首個自主研發的具有知識產權的中藥品種,既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也使企業更加重視創新。
厚植創新沃土,揚子江藥業不吝投入,激勵研究人員攻堅克難。2011年,揚子江藥業在上海張江建立創新藥研發基地;2014年,創建龍鳳堂中藥有限公司,依托該子公司,揚子江藥業一方面研制一批具有明顯臨床價值的創新藥,一方面探路中藥智能制造,為傳統中醫藥插上現代的翅膀。邁入“十四五”,揚子江藥業搶抓新產品、新項目,鎖定生物藥,組建創新平臺,加速打造新增長極。
面對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企業創新也是踐行社會責任。“求索進取、護佑眾生”,揚子江藥業不僅自身投入創新,還發揮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地研發中心的地緣優勢,通過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項目、共建技術平臺、培養創新人才等,形成中藥、化學藥、生物藥“三藥并舉”的產品梯隊,助力解決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以共建、共研促進更多創新成果轉化。
創新是企業戰略,更是時代命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描繪了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作出重大部署。“在健康中國戰略的指引下,揚子江藥業將堅守醫藥主業,全面部署大健康產業,推動‘藥、醫、養、食、游’融合發展,做大做強大品牌效應,致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振興民族醫藥工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徐浩宇表示,揚子江藥業與時代同頻共振,將在新的歷史征程中拼搏奮進。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