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肝癌早篩、肝炎防治學術交流暨丙肝院內篩查管理培訓會”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吉大一院”)舉行。2022年吉大一院將繼續推動2019年起牽頭實施的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專項《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和吉林省財政廳/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1年12月9日,“肝癌早篩、肝炎防治學術交流暨丙肝院內篩查管理培訓會”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吉大一院”)舉行。2022年吉大一院將繼續推動2019年起牽頭實施的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專項《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和吉林省財政廳/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重大公共衛生專項《吉林省肝癌篩查項目》的實施與開展。和瑞基因作為項目支持方,攜“cfDNA全基因組測序多維度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積極參與其中,以前沿科技助力吉林省肝癌的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

圖:和瑞基因捐贈cfDNA全基因組測序多維度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
吉大一院黨委書記呂國悅教授主持本次活動。吉林省衛健委疾控處王馳處長、長春市衛健委高玉堂主任、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李明陽主任等領導出席。國家癌癥中心早診早治辦公室陳萬青教授、吉大一院臨床研究部姜晶教授等專家應邀做學術報告。
多方攜手,推進吉林省肝癌防治
《吉林省肝癌篩查項目》是吉林省落實“健康中國2030”的重要惠民項目之一。項目自2019年啟動以來,在各級衛健委、疾病控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社區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對基層社區居民免費開展了乙肝、丙肝篩查工作,并對發現的早期肝癌及相關疾病進行早診早治,對降低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延長患者生存期具有積極意義。
為充分發揮政府、醫療機構、公益組織、創新企業等的多方合力,讓更多肝癌高危人群能夠定期及早的進行早篩,和瑞基因將通過產品捐贈、技術支持、患者科普等,助力吉林省癌癥早篩基層工作推進,傳遞癌癥早期篩查理念,以期提高肝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比例,實現癌癥治療端口前移。
應用創新技術,提升肝癌高危人群的臨床獲益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中國死亡率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2020年約有39.1萬HCC死亡病例,占全部惡性腫瘤13%[1],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多數被確診時已是中晚期,肝癌治療所造成的支出,已成為沉重的公共衛生經濟負擔。
肝癌患者如果能夠在極早期或早期被發現并進行根治性治療,能顯著提高5年生存率,減少國家醫療支出,極大降低肝癌給病患家庭帶來的傷害。萊思寧是國內首個釆用cfDNA全基因組測序(WGS)技術的臨床級肝癌早篩產品,性能穩定可靠,靈敏度和特異性高達95.42%、97.91%,可提前6-12個月發現極早期和早期肝癌,從而為患者爭取早診、早治的時間窗口,是目前血清標志物、影像學等肝癌篩查技術的有效補充。
吉大一院臨床研究部吳燕華教授在報告中表示,《吉林省肝癌篩查項目》以往采用的是序貫法,先對參加者的既往血清乙型肝炎五項和血清丙型肝炎抗體檢測結果作高危 人群初篩,再聯合應用血清學標志物和腹部B超作復檢篩查。截止2021年12月,已對1.1萬余人進行血清學初篩,進入免費臨床篩查人數總計6800余人,3年來項目總計發現166例肝癌患者。”cfDNA全基因組測序多維度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的加入,可通過無創的液體活檢技術,對需要進入臨床診療環節的高危人群進行進一步濃縮分層、健康管理和醫療資源分配,同時也以期望通過分子檢測技術更多的發現早期肝癌患者。
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沈瀛生書記在報告中表示,截至目前,我們在國家疾控局、中國疾控中心指導下,已經聯合多家單位對乙肝、丙肝的消除做了很多公眾科普教育、免費篩查工作,接下來我們將在繼續開展乙肝、丙肝篩查的基礎上重點開展肝癌的早篩工作。期待未來在更多早篩項目中能與和瑞基因等癌癥早篩賽道代表企業攜手,推動新興液體活檢技術更早更快地運用到肝癌早篩中去,彌補傳統技術不足,發揮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優勢,帶來我國肝癌患者生存率的突破性提高。
1. 《原發性肝癌二級預防共識(2021年版)》Xiao J, et al. Global liver disease burdens and research trends: Analysis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J Hepatol. 2019 Jul;71(1):212-221.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