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一家大醫院開設科研門診了,它就是深圳大學總醫院,相關門診一經啟動,6個專家號便被博士后、博士們一搶而空。 作者|趙小樺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又一大醫院開科研門診了 11月19日下午,深圳大
近日,又有一家大醫院開設科研門診了,它就是深圳大學總醫院,相關門診一經啟動,6個專家號便被博士后、博士們一搶而空。
作者|趙小樺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又一大醫院開科研門診了
11月19日下午,深圳大學總醫院科研門診正式“開診”。據悉,此次“科研門診”借鑒專家門診的預約就診模式,但看的卻不是普通疾病,也不是面向普通患者,而是就課題科學問題、研究方向等“疑難雜癥”開展一對一咨詢“問診”,一經啟動,6個專家號便被博士后、博士們一搶而空。
據了解,首次坐診專家為美國紐約科學院國際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病理生理教研室原主任徐長慶教授。
據廣州日報報道,掛到專家號的內分泌科王玉博士在談及自身感受時表示,科研門診對于科研新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而科研專家“坐診”,也可以大大緩解“科研患者”的焦慮。
據了解,在這之后,該醫院還將就診人員的“科研問題處方”資料歸檔,做好跟蹤回訪,對于有“復診”需求的,將精準提供“就醫”服務,請專家長期指導,并繼續探索開展形式,直擊科研“痛點”,深圳大學總醫院科研門診后續將邀請多學科背景的資深科研專家“坐診”,為全院科技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科研咨詢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大學總醫院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全額投資興建,定位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研究型醫院,是深圳大學第一所直屬附屬醫院。
醫院于2018年6月開業,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竣工于2017年9月,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床位數800張,二期建設完成后,總床位數達2000張,總建筑面積將達約52萬平方米。
醫院開科研門診成常態
科研作為醫院臨床科室實現學科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抓手,據“看醫界”了解,目前國內就有不少三甲醫院相繼開設科研相關門診,旨在幫助醫院醫務人員提升科研水平。
以北京協和醫院為例,今年3月26日,北京協和醫院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北京協和科研門診持續開診,據悉,該門診專家由22位協和方法學專家組成,為院內臨床醫生及科研人員開展免費咨詢。
而此前,為提高自身的臨床科研水平,中日友好醫院、華西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研究所)、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等一批醫院已經在探索科研門診的開展形式,其中,四川省腫瘤醫院(研究所)于2020年9月中旬成功開設了線上、線下臨床科研門診,以幫助醫院臨床科研人員進行研究設計、數據庫建設、項目規范實施、數據分析、結果解讀和文章撰寫等。
而最近半年來,開設科研門診的三甲醫院,出現了明顯的增長。
7月13日,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宣布在全市率先開設科研門診,采取便是預約“就診”模式,當天就有4名職工按照預約時間來與專家就科研領域的“疑難雜癥”展開一對一咨詢“問診”。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據“銀川新聞網”披露,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針對院內職工“患者”群體,在課題研究、科研設計問題及論文寫作等科研方面所存在的“疑難雜癥”,也開設了科研門診。該門診29位專家,主要來自醫院柔性引進及寧夏醫科大學相關領域教授。
6月19日,廣西桂林市人民醫院特設的“科研門診”也正式“接單開診”。值得注意的是,該門診雖然免費,但形式嚴肅認真,不僅有專門劃定的特需門診診室,預約制下,還有嚴格的門診出診表。
今年5月,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的科研門診也正式“開診”,4月份,包括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內的多家三甲醫院科研門診相繼掛牌“開診”,咨詢者絡繹不絕。
據了解,自2021年6月國家衛健委開設科研誠信專欄后,對科研不端行為的打擊力度可謂強勁。6個月時間里,先后通報了十批醫學科研不端的案例,總計達201起,涉及數十家三甲醫院,上百名醫務人員。
從部分已開設科研門診的醫院來看,主要集中在大型公立三甲醫院,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家層面對科研不端行為的零容忍政策下,三甲醫院開設科研門診,指導醫務人員如何更好的做科研,或將成為一大趨勢。(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