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上海張江細胞產業園,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正式啟用。經過半年多遴選,兩家首批入孵企業進駐園區,開始為期6個月的技術驅動加速孵化。 這一全新模式的孵化器,由基因測序和芯片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因美納(Illu
2021年11月17日,上海張江細胞產業園,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正式啟用。經過半年多遴選,兩家首批入孵企業進駐園區,開始為期6個月的技術驅動加速孵化。
這一全新模式的孵化器,由基因測序和芯片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因美納(Illumina)與著名風險投資機構紅杉中國攜手打造,雙方強強聯手,合力賦能生命科學領域的初創企業,推動基因技術創新應用領域的突破和發展。

△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啟用
強強聯手
“因美納是基因測序行業里的全球龍頭企業,紅杉資本是頂級風險投資機構,要說強強聯合,我再也想不出更加完美的組合了。”首批入駐孵化器的墨卓生物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裴顥說,“對于初創企業來說,獲得技術支持和風險投資都很重要,因美納提供的技術資源是行業里最頂級的,紅杉中國在風險投資方面的實力更是首屈一指。”
在每年兩輪、每輪為期六個月的孵化期內,紅杉中國會支持入孵企業的運營并優先在下輪融資中進行投資,同時還會為入孵企業提供創業輔導。入孵企業進駐位于上海張江細胞產業園的現代化實驗室,并使用因美納全球領先的測序平臺以及測序試劑。因美納將在基因組學領域提供專業賦能,為入孵的創業企業進行量身定制的技術方案。
據悉,因美納作為基因測序和芯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為全球范圍的科研、臨床和應用市場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因美納的產品廣泛應用于腫瘤學、生殖保健、遺傳病、感染、農業及其他新興領域。作為一家在全球提供尖端基因檢測設備與解決方案的公司,因美納已經深耕中國多年,產品與服務面向從科研延展至臨床,并逐步建構起包含生產、銷售、服務各環節的本土布局。
因美納致力于以基因的力量改善人類健康,專注創新使其成為行業龍頭。作為公司創新驅動引擎的一部分,因美納加速器與公司研發中心聯合設立于美國舊金山灣區和英國劍橋。
迄今為止,因美納加速器已成功扶持了全球61家基因組學初創企業,總共募集風險投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
“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的正式啟用,是因美納對于中國生物基因領域發展的承諾和責任,也是因美納不斷推進本土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美納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慶表示,“通過這一突破性的創新平臺,因美納期待與紅杉中國一起,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生物科創事業發展,與中國的創業者們一起奔赴生命科學領域的星辰大海,并最終讓基因技術惠及更多人。”
而此次合作方紅杉資本,成立49 年來投資了眾多創新企業和產業潮流的領導者。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作為“創業者背后的創業者”,專注于科技/傳媒、醫療健康、消費品/服務三個方向的投資機遇。16年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了近900家具有鮮明技術特征、創新商業模式、具備高成長性和高發展潛力的企業。
紅杉中國董事總經理曹弋博表示:“紅杉中國始終關注醫療健康領域,擁有多年研究經驗和系統性布局。通過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我們期待與因美納攜手,共同推動優秀科研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
加速賦能
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在2021年初開始籌備,廣撒英雄帖,緊鑼密鼓遴選首批入孵企業。經過半年時間的選拔,兩家首批入孵企業從眾多候選企業中脫穎而出。
入孵企業墨卓生物是一家科研應用創新企業,致力于為分子診斷應用領域開發領先的單細胞測序微流體技術,由4位哈佛大學的博士聯合創立。裴顥博士介紹,墨卓生物目前除了上海的研究團隊,還在全球生物醫藥高地美國波士頓設立了研發團隊。
另一家入孵企業序禎達生物科技是一家創新的多組學研究和臨床服務提供商,致力于基因組學、表觀組學、轉錄組學、蛋白組學和其他相關服務。序禎達總經理李源博士介紹,序禎達成立于2020年底,目前已經擁有數十人團隊,入駐孵化營后將專注完成基于因美納測序平臺的中國首個超高量蛋白基因組檢測技術的千人隊列項目。

△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實驗室
裴顥介紹,墨卓生物作為初創的單細胞測序企業,與因美納是上下游關系,其所有樣品都要經過因美納的設備來做測序,本次緊密的結合有利于雙方在基因測序領域的發展。
對于墨卓生物來說,入駐孵化器具有重要價值。一是因美納是測序行業的龍頭企業,在技術上有較強的突破能力,而且各方面的技術創新以及技術積累都非常多。“我們希望跟因美納在技術上達成一些合作,幫助單細胞的流程進行匹配。這種匹配可以使整個單細胞測序的性能包括速度、精準度、基因捕獲率、細胞捕獲率等方面都能往前拓展”;二是因美納有很強的品牌優勢,“我們希望可以跟因美納在市場和研發方面攜手。”裴顥說,企業入駐孵化器更大的意義,是可以獲得平臺和技術層面的支持,從產業鏈拓展,到技術突破、品牌建設,對墨卓生物來說都會起到一個很好的加速作用。
李源介紹,序禎達生物科技主要服務于藥企,聚焦創新藥物的研發,序禎達希望將多組學一整套解決方案提供給藥企。“在一些新技術的落地推廣上,其實沒那么快。大家的接受度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去培養。”李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入駐孵化器,對我們來說主要是起到加速作用。如果沒有這個加速器,一個項目可能溝通兩年還不一定能最終產出結果。而在這個加速器里面,用6個月的時間可能就把絕大部分的成果產生出來。我們把一個新技術帶到因美納這個平臺上,有紅杉和因美納的支持,它可以更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這是我們主要想達到的目標。”

△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
因美納全球初創企業扶持平臺(Illumina for Startups)聯合創始人及負責人Amanda Cashin 博士表示,“孵化器的啟用及首批入孵企業的入駐為中國基因組學創業領域和企業家們打開了一個新的篇章。我們期待同紅杉中國以及中國最具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們一起,共同釋放基因組學的力量,攜手在中國改善人類健康。”
戰略高地
這次正式啟用的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是因美納全球初創企業扶持平臺(Illumina for Startups)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14年,因美納就通過與領先的風險投資機構和企業家合作,創立了因美納加速器(Illumina Accelerator),扶持基因組學領域的初創企業,并以此在全球建立一個創新的基因產業生態合作系統。
中美兩國運行的墨卓生物,其創始人裴顥說,“回到中國,也不是只面向中國市場,我們還是in China for Global,創新在中國,不光是制造在中國。”
談到基因測序,裴顥表示,“我覺得測序價格降低得比摩爾定律還快。像以前測序的價格較高的情況下,更多只能在科研市場中應用;降價則是降出了更大的市場,讓更多的玩家可以進入, 我覺得這恰恰符合一個開拓者應該做的事情。因美納毫無疑問是基因領域的開拓者,就好比因美納開發了一個新的景點,不光是自己能看得到,還讓導游能帶更多的人看到,并且讓更多人來開發,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技術研究驅動技術創新,技術更新迭代不斷驅動成本降低,對于因美納這樣的基因測序行業龍頭來說,扶持初創企業、釋放技術資源、共享研究平臺,可以共建產業生態并形成良性循環,產生多贏局面,還可以造福人類健康。
今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新征程的開端,其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強化國家科技競爭力,并舉基因與生物技術為國家戰略性科技前沿攻關重點之一。作為國內生物基因產業的戰略中心,上海市政府為進一步發揮基因生物產業引領作用,正在傾力打造“張江研發+上海制造”品牌,通過強化政策引導,促進該市基因生物企業高質量發展。在這種宏大背景下于上海張江共啟孵化器,更加凸顯因美納與紅杉中國攜手順應時代大勢的戰略格局。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