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有壓力的不是賽諾菲、諾和諾德,而是通化東寶 11月26日,上海多家大醫院停診,輿論的熱潮蓋過了遠在奉賢的第六批國家集采開標。 這場開標會,關系著全國1000多萬糖尿病患者,涉及170億元市場,牽扯全國3.2萬家醫療機構,最終向市場釋放2億支胰島素。 同時,
該有壓力的不是賽諾菲、諾和諾德,而是通化東寶
11月26日,上海多家大醫院停診,輿論的熱潮蓋過了遠在奉賢的第六批國家集采開標。
這場開標會,關系著全國1000多萬糖尿病患者,涉及170億元市場,牽扯全國3.2萬家醫療機構,最終向市場釋放2億支胰島素。
同時,關系著多家企業的命運生死。
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擬中標結果顯示:11家企業的59個品種入圍,分為6組,最終有42個品種中標,覆蓋二代、三代胰島素。
以結果來看,國內企業完勝。其中,甘李藥業、聯邦制藥、通化東寶三家企業的申報品種,全部中標。
外資里,諾和諾德全線中標,禮來的除甘精胰島素外的5組品種都中標,而賽諾菲僅中選谷賴胰島素、甘精胰島素2個三代胰島素品種。
通化東寶董事長冷春生在現場表示:“對集采期盼已久。”
在這場價格戰里,甘李藥業殺“瘋”了。
01 甘李對決賽諾菲,拼了!
根據國家公布的擬中選結果,甘李藥業的6組品種全部中標,在三代胰島素當中,3ml:300 單位(筆芯)規格的門冬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兩個品種,甘李藥業分別以每支19.98元和48.71元,第一順位中標,降幅都超過了70%。成為了本次集采中最大的贏家。
國內企業中,甘李藥業是三代胰島素的扛把子。
據PDB數據庫統計,2020年中國市場上,甘李的甘精胰島素市場份額為36.5%。健識局從甘李藥業方面獲悉,到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40%,僅次于賽諾菲。
因為競爭方最多,甘精胰島素也是本次集采的最大看點。

最終,甘李藥業降價72%,以48.71元的價格中選,比聯邦、通化東寶和賽諾菲更狠。
這一報價引發了本輪集采的最大爭議。爭議點在于:是不是需要報這么低?
甘李藥業曾對健識局表示:國內品牌的胰島素即使比外資同類產品便宜20%以上,競爭力也是遠遠不夠的,一線城市基本只認外資品牌。
在部分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藥價查詢系統中,健識局發現:甘精胰島素確實只有賽諾菲的。
這次甘李的價格比賽諾菲足足低了30%,這樣就會有用嗎?
三代胰島素技術含量高、患者使用痛苦少,價格也較高;二代胰島素則主要占據了廉價的優勢。
甘李藥業這次主動殺價,并沒有與賽諾菲等進口產品拉開本質的差距。最大的殺價動力,可能來自于所剩不多的二代胰島素市場。
三代胰島素向下替代二代胰島素,或許是甘李藥業未來高增長的機會之一。
然而根據PDB數據庫,截至2020年底,國內胰島素銷量中二代和三代占比分別為32.65%、61.3%。在更早的2014年,這一數字正好對調,二代胰島素比例高達60%,三代占比很少。
全球及美國市場來看,三代胰島素占市場份額約在85%左右。甘李藥業顯然希望加速下沉,替代所剩不多的二代胰島素市場。
這次殺價,甘李基本確定了自己未來五到十年的市場定位。該有壓力的不是賽諾菲、諾和諾德,而是以二代胰島素為主的通化東寶。
02 諾和諾德威力不減 禮來、賽諾菲堪憂
外資品種這次中選比例極高。
諾和諾德12個品種入圍,最終7個品種中選;賽諾菲3個品種入圍,最終谷賴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兩個品種中選。禮來6個品種入圍,最終中選5個,三代甘精胰島素缺席。
外企品種這樣的中選比例,已經超過了歷屆集采,外資藥企對此次胰島素集采的重視度可見一斑。
毫無疑問,國家醫保局的集采策略已經在外企中形成了相當影響。
根據PDB的數據,2020年,諾和諾德、賽諾菲、禮來的中國市場份額分別為48.5%、25.8%、10.3%,累計超過75%。今年2021年第一季度的樣本醫院當中,在三代胰島素上三家外資藥企的市場總額,已經接近90%。
PDB數據庫主要選取大城市、大醫院作為樣本,可能會給人一種錯覺:中國胰島素市場被外資控制。

實際上,外資品種也的確控制著中國胰島素市場。一位國內胰島素企業的工作人員曾對健識局感嘆道:國內胰島素品牌只能在二、三線城市鋪貨。
從報價和中選結果來看,外資藥企的兩大策略也很明顯——
首先,三代胰島素全部降到100元以內,如諾德諾德的德谷和地特兩種胰島素,幾乎降到了國產甘精胰島素的價格水平。有業內人士對健識局表示:患者更可能選擇外資品種。
其次,有所取舍。賽諾菲徹底放棄了二代胰島素,禮來則主要搶了二代胰島素,價格緊貼國產貨。
賽諾菲當然不愿放棄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最早是賽諾菲開發的,憑著這個賽諾菲才成為胰島素三巨頭。今年6月3日,賽諾菲還公布了北京甘精胰島素基地的擴產計劃,“擼起袖子加油干”,正是為了應對集采。
根據浙江一家三甲醫院的藥價查詢平臺,賽諾菲3ml:300單位規格的甘精胰島素每支206.09元。而這次賽諾菲的中標價,只有69元。
賽諾菲不愿意退,而且本身約定采購量也占優勢,上述規格的甘精胰島素首年全國采購需求量,達到1475萬支,超過甘李藥業200多萬支。如果擴產順利,賽諾菲肯定還將擴大低價三代胰島素的覆蓋范圍。
諾和諾德則穩扎穩打,在大家都降價的格局下繼續維持三代胰島素的價格優勢。而在二代胰島素上,諾和諾德的產品幾乎和通化東寶價格一樣,鞏固基本盤的意圖非常明顯。
國內胰島素企業正奮起直追。除了甘李、通化東寶、珠海聯邦外,東陽光、海正藥業、天麥生物也均有產品中標。外資品種想要穩定的局面,可能并不容易。
文 | 大衛
運營 | 言寧
#甘李藥業##胰島素集采#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