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險賽道無疑是近年來最火熱的醫療細分領域之一。 從投資熱度來看,根據動脈橙數據庫數據,2020年以來,我國健康險一級市場一共發生超35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逾百億人民幣。 在這個熱得發燙的領域里,有不少企業探索出了屬于自己的模式,例如聚焦渠道創新
健康險賽道無疑是近年來最火熱的醫療細分領域之一。
從投資熱度來看,根據動脈橙數據庫數據,2020年以來,我國健康險一級市場一共發生超35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逾百億人民幣。
在這個熱得發燙的領域里,有不少企業探索出了屬于自己的模式,例如聚焦渠道創新、精準營銷、差異化服務、精算定價、運營優化、風險控制等領域,并獲得了資本的持續認可,已走到上市前夜。面對廣闊且略顯“擁擠”的健康險賽道,投資機構也在積極尋找更多優質的標的:它既處在一個高成長性的細分領域,自身也需具備極強的爆發力。
動脈網觀察到,一家名為樂薦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后文簡稱“樂薦”)的企業從2017年孵化成立,通過深耕企業員工健康福利市場和構建醫健檢險閉環,短短四年時間便成為行業黑馬,服務企業逾千家,其中300多家為我國1000強企業,包括了騰訊、華為、小米、字節跳動、滴滴、去哪兒、拼多多、美團、58同城、小鵬汽車等。
值得一提的是,樂薦的掌舵人黃飛燕,曾參與藝龍網和愛康集團兩家上市公司的創立,其于2019年10月正式接管樂薦,短短兩年時間便將樂薦打造成了健康科技領域的準獨角獸。
樂薦為何能夠取得如此迅速的發展?背后有哪些打法?未來會如何布局?針對這些問題,動脈網與樂薦創始人兼董事長、愛康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黃飛燕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
健康險賽道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員工健康福利市場爆發
在健康險的創業大潮中,有的企業走的是純粹的C端(用戶端)路線,有的企業布局的是中低端團險,而有的企業則聚焦的是年輕用戶群體,樂薦不同,其定位在為企業員工提供全方位、系統化的醫療健康融合保險保障的一站式服務。
“在我國1000強的企業里面,差不多300多家是國企,300多家是私企,還有300多家是外企,這些企業的雇員加在一起大概是9500萬人,再疊加上他們的家人,約有3億人的規模。”黃飛燕告訴動脈網,這部分人群因為在大企業上班,福利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企業的福利設計得越好,越能讓員工安心、健康的工作。”
相關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居民的兩周患病率高達32.2%,兩周就診率達24%,其中25-34歲、35-44歲、45-54歲、55-64歲年齡段人群兩周就診率為9.6%、13.1%、19.6%、29.4%,其中絕大部分屬于職場就業人員。15-64歲在業人口兩周患病休工率為5%,每千名員工兩周患病休工天數為206天,相當于平均每名員工一年患病休工天數約5天,平均每名員工一年中帶病工作20-30天(身體不適、工作效率下降)。
針對職場人群的疾病預防、科學就醫指導,疾病康復管理還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客觀需求。從企業投入產出的角度看,Harvard大學研究顯示,職場主動健康管理投入產出比為1:6(即在員工健康方面每投入1美元,員工的醫療費用下降 3.27美元,曠工缺勤成本下降 2.73美元);美國健康保險管理平臺公司quantum的實踐數據表明,員工醫療健康管理可降低企業醫療成本,一年 5.7%,三年 9.2%,五年 14.14%。
與之對應的是,企業在人力資源的考量上,也越發重視健康福利設計的問題。背后的原因在于,這既是在保障員工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解決員工后顧之憂,也是在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保有長久競爭力。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有健康的員工才能成就健康的企業,而這,也催生了千億級企業員工健康管理這一健康險細分市場。
有個趨勢可以佐證。在黃飛燕的長期觀察中,大企業們正在逐年為員工增加醫療服務相關的預算。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其不論是對他的員工,還是對他的客戶,這十幾年來建行在健康醫療服務方面的預算都有十分明顯的上浮。
瞄準這一需求,黃飛燕帶領樂薦團隊進行深挖,為大企業在福利設計上的痛點和難點提供了一整套解決方案,并為它們搭建一站式的服務平臺,從而高效精準地滿足企業。
需要提及的是,與中小企業不同,大企業對于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更多元,也更繁復。“我們的團隊在‘TO B’領域都有豐富的經驗,因為只有那些長期服務過大型企業的人員,才能去理解企業的需求,并根據企業的需求去設計好服務的方案。”黃飛燕表示。
當然,健康服務的范圍非常廣泛,比如涉及體檢、就醫、居家檢測、保險等各個方面。于是樂薦給出的解法是,通過“擇優選品”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健康服務。那樂薦具體是如何做的呢?接下來將進行詳細分析。
“醫健檢險”閉環藍圖如何勾畫?
要為大企業提供一站式“醫療健康+健康保險”的服務并不容易。這既考驗著入局企業要洞察企業和企業員工的個性化訴求,還要匹配足夠的醫健檢險資源,以及能夠支撐這套體系的中后臺的能力。
首先來看,在洞察需求上,樂薦的管理團隊幾乎來自于深耕醫療健康行業多年的專業人才,“他們對于醫療的理解,以及對于大型企業的需求有著很強的洞察力和經驗。”目前,樂薦有專業的“選品”團隊,有醫學博士、全科醫學專家、實驗室的檢驗專家,也有曾任外企500強企業醫療總監的資深從業者。
“以我為例,我在行業積淀了近20年,大企業有哪些訴求,哪些地方有合適的優質的醫療資源能夠適配,我都是知道的。”黃飛燕表示,正是對于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認知,樂薦才能夠為大企業客戶提供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再者,在醫健檢險的資源上,樂薦通過挑選行業內優秀的企業和供應商進行合作,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截止目前,樂薦已建成我國最大的“體檢+齒科+核酸檢測+疫苗+居家檢測”的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從民營機構到三甲醫院,覆蓋全國超過600個城市,從預約系統到智能化導檢系統,再到體檢之后的健康管理系統,打通了完整的健康管理路徑。
要知道,對于大企業而言,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務十分便利。原因在于,企業規模越大,員工的健康管理需求也就越個性化和多元化,因此需要醫療資源配置能力很強的平臺去滿足員工的健康管理需求。
例如樂薦除了建立了國內最大的體檢服務網絡外,還投資了醫學檢驗實驗室,以及建立了全國服務能力極強的居家檢測網絡,從而為企業員工進行個性化的居家體檢提供產品和方案。
“有些年輕員工不愿意去體檢中心,一些常規的檢測就可以在家進行,比如尿液檢測、便隱血免疫檢測,有些要么在家可以即檢即看到結果,有些也可發回來給實驗室分析后再給出檢測報告。”黃飛燕介紹,“可以看到,我們提供給企業的服務鏈條完全是根據企業所需,給它專門配套的。”
最后是構建中后臺的能力,樂薦為此搭建了非常強的數智化技術平臺。如何能夠高效為客戶匹配合適的資源一直是黃飛燕重視的事情。于是,樂薦組建了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他們不僅擁有大數據和AI的技術研發背景,而且深耕醫療數據分析和互聯網應用領域多年,借助前瞻的頂層設計和落地執行能力,構成了三位一體的一體化平臺,在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醫療健康服務的過程中,也構建了數字化的健康檔案來提升千人千面的服務能力。
在團隊的努力下,樂薦搭建的“企業云醫院”平臺在每一位接受樂薦服務的員工授權之后,可以為員工建立了一份跟隨終身的健康檔案,該檔案囊括了體檢、健康行為、保險等多方數據。通過對數據進行脫敏和合規應用,不僅形成了特色的用戶畫像和精準推薦引擎,而且可以為企業HR提供豐富的數據分析看板和駕駛艙。
值得一提的是,樂薦還建立了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藥房等。可以想象,企業員工在健康到亞健康再到輕醫療的各個階段,都可以享受樂薦全方位的服務:員工日常可以對一些專項進行居家檢測,或者到線下進行更深度體檢。也可以通過樂薦的醫生資源和互聯網藥店等進行輕醫療服務。而當真的有了大病重病的時候,也可以享受樂薦提供的三甲醫院的就醫服務安排。
這個過程里,企業員工還可以使用樂薦對其精準匹配的保險包,比如HPV疫苗險、糖前險、肺結節險等,從而幫助員工節省醫療費用,提升就醫質量。而對于企業而言,解決了員工的健康問題,就是對企業生產力的有效保障。
綜上來看,樂薦通過打造“醫健檢險”的閉環,為企業和企業員工提供了優質的一站式服務。而這,正是助推樂薦持續快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站在新的起點,樂薦集團何以成為時代的企業?
近年來,得益于大數據、5G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進步與應用,我國醫療健康服務的數字化進程空前加快,健康的數字基礎設施被放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
在政策端,國家密集發布數字化、新基建相關政策,釋放一系列利好為行業發展增添新動力。特別是醫保政策的進一步開放,為“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新服務、新業態引入了“超級支付方”,助推著行業快速發展。
從行業的發展趨勢看,以“健康管理+醫療險”的醫療生態閉環勢必將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也促使我國健康管理市場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在這股熱潮中的優秀企業都將獲益于此。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因此對于整個醫療領域來說,面對當前的新型業態模式,誰能抓住時機并探索出一條更好地與業務結合的發展路徑,誰就能搶占先機。
中國的健康福利和健康險市場還擁有無比廣闊的前景,嗅到機會并不斷進行創新突破的樂薦,無疑已經走在路上,且還將走的更遠。
談到樂薦的未來,黃飛燕這樣說:“樂薦有優質的醫療健康和保險資源,有深度理解企業需求的能力,有大量的數據應用和開發團隊,在這么大的市場,未來的收入也會是指數型增長。未來,樂薦要做到的是服務覆蓋中國前1,000強中的70%以上,收入超過100億,為超過六七千萬的員工和家庭提供服務。這是一個小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一定能夠到達。”相信準獨角獸只是樂薦的起點,成就千億市場也不是很遠的未來。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