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上次債務融資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數字療法初創企業Click Therapeutics于近日宣布獲得5200萬美元B輪融資。 這輪融資由新投資者H.I.G. BioHealth Partners和Accelmed Partners II共同牽頭,參與的有Health Catalyst Capital、Revelation Partners和一家頂
在距離上次債務融資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數字療法初創企業Click Therapeutics于近日宣布獲得5200萬美元B輪融資。
這輪融資由新投資者H.I.G. BioHealth Partners和Accelmed Partners II共同牽頭,參與的有Health Catalyst Capital、Revelation Partners和一家頂級生物技術對沖基金,以及現有的投資機構Sanofi Ventures、K2 HealthVentures、Hikma Ventures和Ridgetop Health。
該公司的CEO兼聯合創始人David Benshoof Klein將這輪融資描述為“重要的里程碑”,并透露本輪資金將用于加速 Click 內部處方數字治療管道的開發和商業化,提升其平臺能力。
這家總部位于紐約的初創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致力于通過開發和商業化軟件,為患者提供數字化的處方治療解決方案。
Click Therapeutics中文直譯為“點擊療法”,公司名字非常形象,和產品也非常契合——患者、醫生通過點擊手機屏幕上的應用程序產生交互,進而用數字療法治療疾病。

圖片來源:Click Therapeutics官網
以“戒煙”為起點,拓展豐富的產品管線
該公司從幫助“煙民”戒煙開始,在推出第一個產品并完成商業化后,迅速將產品力延展到提供重度抑郁癥、失眠和精神分裂癥等疾病領域。
據Click Therapeutics介紹,這些療法既可以作為獨立產品開處方,也可以與藥物或療法結合使用。
在談及數字療法與其他健康應用程序的區別時,公司CEO David B. Klein表示其他健康應用程序就像維生素C一類的補充劑,而經過臨床驗證、獲得監管授權的數字療法則與醫生開具的處方藥類似。

Click Therapeutics的各項產品推進進度,圖片來源于Click Therapeutics官網
公司產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一站式數字化戒煙計劃Clickotine。這是Click Therapeutics的第一個產品,也是迄今為止商業化最成功的產品。
Clickotine由Click Therapeutics與 PBM、Magellan Health合作開發,由醫生和數據科學家提供支持。它以數字方式部署戒煙策略,例如教授使用者如何控制呼吸練習以對抗想要吸煙的欲望;使用戶記錄他們的吸煙日志和感受,真誠直率地面對自己的行為與內心;發送鼓勵信息給使用者等等。
在操作方面,Clickotine的使用非常簡單。使用者需要在智能手機上下載 Clickotine的應用軟件,輸入由醫生、企業或其他團體提供的客戶端 ID 代碼,根據自身情況如實完成一份以美國臨床實踐指南為重點的調查問卷,然后Clickotine就會根據用戶提供的資料制定個性化的戒煙計劃,開啟戒煙之旅。
在使用過程中, Clickotine會實時監測用戶的改進情況,而此前填寫的問卷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提醒使用者完成目標,并通過科學的策略幫助使用者克服煙癮與畏難情緒。

圖片來源:Clickotine產品說明書
在商業化方面,Clickotine與保險公司、企業和醫療健康提供方合作,幫助用戶改善健康狀況、節約醫療成本。例如美國著名的行為健康保險公司麥哲倫健康保險就是Click Therapeutics的第一批投資者和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同時企業方還能根據自身公司規模、參與率和關鍵的人力資源指標,計算出引進戒煙APP后相應的投資回報率及節約的成本。
此外,Click Therapeutics還與大冢制藥聯合開發了抑郁癥數字療法,并開展關鍵試驗。兩家公司正在招募540人參加為期12周的試驗,以評估數字療法對服用抗抑郁癥藥物的成年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年,Click Therapeutics與德國知名百年藥企勃林格殷格翰簽署價值超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共同開發精神分裂癥的數字療法并將其商業化。這個編號CT-155 的療法基于人類的認知和神經行為機制,鼓勵患者調整行為,減少他們的認知缺陷。
同時Click Therapeutics也在開展治療慢性疼痛、心臟代謝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
擁有豐富一線經驗的核心團隊

Click Therapeutics的團隊是一支由工程師、設計師、數據科學家、產品經理、臨床醫生、科學家、隱私和監管專家組成的經驗豐富且多元化的跨職能團隊。
其核心團隊包含CEO David Benshoof Klein、CFO RANDALL STANICKY、CTO HAN CHIU以及CSO AUSTIN C. SPEIER。
CEO David Benshoof Klein畢業于布蘭迪斯大學,曾擔任專門從事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的投資咨詢公司Opus Point Partners的董事總經理,為十多家生命科學領域的公司提供戰略咨詢,有豐富的公司管理、運營經驗。
CFO RANDALL STANICKY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的商業學士學位,曾在RBC Capital Markets、Canaccord Genuity 、高盛工作,擁有20多年豐富的行業經驗。目前他還在兒童腫瘤基金會的董事會任職,擔任審計委員會的官員和主席。
CTO HAN CHIU畢業于紐約大學,是計算機科學碩士。曾就職于WeWork、Namely、Shutterstock 、美國運通,始終活躍在工程開發一線,有深厚的開發經驗與產品設計功底。
CSO AUSTIN C. SPEIER畢業于哈佛大學,曾在為 Click 的數字療法管道和支持戰略計劃建立和實施投資組合戰略。
與數字療法企業合作成為藥企的第二曲線
動脈網發現,近年來數字療法在數字健康和制藥公司中越來越受歡迎。
除了上文提到的大冢制藥、勃林格殷格翰,還有諾華、羅氏賽諾菲、默沙東等國際藥企紛紛“牽起”數字療法企業的手。

全球排名前十藥企與數字療法企業/機構合作圖譜,圖片來源:健康界研究院
為何藥企“鐘情”數字療法企業?動脈網小結出以下4點:
1. 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醫療保健應用程序的廣泛普及與使用。這為數字療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 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新冠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帶來的改變,在當下無疑是巨大的,數字療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3. 市場供需需求。據Insider Intelligence 預計,到 2025 年,全球數字療法市場將達到560億美元。沒有人能拒絕分一杯羹的誘惑。
4. 藥企尋找第二曲線。傳統醫療行業的市場環境,監管和企業間競爭都日趨嚴峻,通過與數字療法企業的合作,藥企不僅可以通過數字療法綁定治療方案的方式,抵御來自競爭產品的壓力。對于藥品管線匱乏的企業來說,數字療法還可以作為產品的補充,擺脫自身品種單一的商業風險,提高競爭優勢豐富盈利模式。
綜上看來,藥企熱情地擁抱數字療法企業,既是數字化浪潮下的大勢所趨,也是開啟自身第二曲線的不二法寶。
國內數字療法: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看完國外,我們再將目光轉回國內。
2020年11月,尚醫信息科技的術康APP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批準上市,成為國內首個數字療法,揭開了中國數字療法的序幕。
基于中國獨特的互聯網體系、數字化基建的時代紅利與政策的支持,國內的數字療法發展也是“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根據蛋殼研究院《中國數字療法白皮書2.0》顯示,截至2021年9月,中國共有73家數字療法企業,其中包含未拿醫療器械注冊證的企業,按照一級適應癥,分成八大類型。

2021年中國數字療法企業全景圖譜
圖片來源:蛋殼研究院《中國數字療法白皮書2.0》
我國的數字療法自 2020 年開始受到關注,經近一年的發展,截至目前已有 15 款數字療法產品(包括視功能訓練、認知障礙訓練等醫療器械軟件)獲得 NMPA 批準上市。

圖片來源:蛋殼研究院《中國數字療法白皮書2.0》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國內數字療法的發展情況、未來演進趨勢,可移步動脈網《中國數字療法白皮書2.0》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