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腫瘤界大咖聚在一起,為了啥?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我們希望利用公立醫療機構頂級的專家資源,大手拉小手,把公立醫療機構規范的質量控制、用藥安全、先進理念,迅速嫁接到社會辦醫腫瘤治療學當中
上海腫瘤界大咖聚在一起,為了啥?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我們希望利用公立醫療機構頂級的專家資源,大手拉小手,把公立醫療機構規范的質量控制、用藥安全、先進理念,迅速嫁接到社會辦醫腫瘤治療學當中,使上海整個社會辦醫的腫瘤專業,能夠跟上上海公立醫療機構的腳步,進而推動社會醫療機構更加健康規范地發展。”10月22日,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腫瘤學分會正式成立,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這樣表示。
在由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腫瘤學分會(籌)主辦的2021中國腫瘤專科建設浦江論壇暨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腫瘤學分會成立大會上,近500位滬上腫瘤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50家張江生物醫藥企業及20家上海高水平社會醫療機構參加本次大會,大會以“創新融合、健康發展”為主題,共同推動腫瘤多學科全產業鏈融合,促進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健康高質量發展。

腫瘤大咖云集!社會辦醫迎學科后盾
據了解,成立大會上選舉了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著名腫瘤學專家丁罡教授出任腫瘤學分會首任會長,會議同時選舉產生副會長13人、常務委員73人及各級專委會主任委員。

作為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專科腫瘤學科帶頭人,丁罡教授從事臨床和管理一線工作22年,分別創建仁濟醫院腫瘤科,新華崇明醫院腫瘤中心,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中心,長期聚焦難治復發轉移性腫瘤個性化精準診療。
而腫瘤學分會的指導委員會也堪稱上海灘腫瘤界的頂級陣容:上海市胸科醫院肺內科主任醫師廖美琳,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教授、主任醫師沈鎮宙,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藥物研究所丁健等12位專家組成。

“上海社會醫療機構協會腫瘤學的成立恰逢其時,社會資本辦醫尤其要注重質量和安全這個醫療衛生體系永恒的主題,在把質量、服務績效和管理運營做好的同時做好質量控制,這定將為人民健康帶來很大的貢獻。”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吳宏處長表示。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腫瘤是未來中國人民健康重大課題,腫瘤學分會走專科建設道路,不斷開拓進取,必將對腫瘤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名譽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上海市醫學會會長、上海市醫師協會會長徐建光教授在致辭中表示,腫瘤學學會成立將促進整個腫瘤學科建設發展,進一步推進整合,不斷尋求突破,更好地為腫瘤患者服務,為促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人才驅動,助力優質腫瘤專科建設
一個學科的建設發展,人才第一要素,在腫瘤學分會成立大會上,也正式啟動了腫瘤專科人才培養基金,旨在鼓勵腫瘤專科人才在腫瘤學臨床、科研等各方面不斷開拓進取。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處長吳宏、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腫瘤學分會會長丁罡、胸科醫院廖美琳教授、龍華醫院李和根教授共同啟動基金。

為了更好地凝聚專家共識和前沿醫療手段,進一步推動腫瘤治療領域多學科全產業鏈發展,同時促進上海社會醫療機構腫瘤學科健康高質量發展,2021中國腫瘤專科建設浦江論壇邀請了長海醫院消化內科李兆申院士分享《關于HP的故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蔣國梁教授講述《腫瘤的質子重離子技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徐燁教授就《大腸癌的防治現狀》進行分析,華山醫院胰腺外科主任傅德良教授講授了《胰腺癌圍手術期的治療策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康玉教授分享了《基因組學在婦科腫瘤精準防診治中的作用》,腫瘤學分會會長丁罡教授分享《腫瘤專科賦能上海高水平社會辦醫機構發展的探索》。
大會還分別舉辦了主題為《腫瘤MDT診療模式如何落地》、《腫瘤賽道的產業化》的圓桌討論,為社會辦醫腫瘤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進言獻策。

(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