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據黑龍江省紀檢委消息,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哈醫大一院)原院長周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哈醫大一院,是黑龍江排名第一的大三甲醫院。在過去1年里,先后有三位副院長、四位主任級院領導涉嫌受賄等違
10月14日,據黑龍江省紀檢委消息,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哈醫大一院)原院長周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哈醫大一院,是黑龍江排名第一的大三甲醫院。在過去1年里,先后有三位副院長、四位主任級院領導涉嫌受賄等違法犯罪行為被審查。
這其中就包括:周晉在任期間的門診部主任、醫務科科長,后來升任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原院長、原哈爾濱衛計委副主任孟慶剛;他在位時的“搭檔”哈醫大一院原副院長劉宏宇、徐永欣;2008年以后接任院長助理,后來擔任副院長的林志國也于今年4月主動投案。
長達15年的時間里,周晉一直擔任哈醫大一院院長的職位。
在血液病領域,周晉也是首屈一指的專家。
退休后,周晉南下深圳,擔任南方科技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同一時間離開東北的還有哈醫大一院的諸多骨干醫生。
據已離職的醫生透露,新冠疫情之后,病人驟減,醫院迎來大規模離職潮,她所在的科室走了近半。
醫院院長已成高危職業?
近年來,公立醫院的院長、書記落馬的情況越來越多了。
據八點健聞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至少已有149個醫院院長、黨委書記等醫院高層管理人員因貪腐問題落馬。其中僅2021年以來,就有54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其中三甲醫院占比過半。
從上世紀80年代,中國實施“院長負責制”以后,公立院長往往是院長書記的職責“一肩挑”。院長權力大,權利高度集中,容易滋生腐敗的問題,隨著醫療腐敗的泛濫,越來越受到關注。

在已經查處的案件中,三甲醫院院長受賄金額2000萬元以上是“常規操作”。
云南第一人民醫院原院長王天朝在2004年至2014年的10年間,在醫院工程建設、藥品、醫療設備、人事任免等方面為行賄者大開方便之門,收受財務總額折合人民幣超過1.16億元。
王天朝收受的賄賂中僅房產就有100套,車位100個,他本人也被稱為“雙百院長”。他后來被判處無期徒刑,這也是醫療系統處刑最重的一起案件。
相比于普通醫生的受賄集中在藥械購銷、處方、檢查單開具等環節,院長的尋租范圍更廣,無論是單次受賄還是受賄總額,都遠遠大于“計件”拿錢的普通醫生。
在醫療設備采購中,如果院長參與拿回扣,比例一般可達10%到20%,山東省淄博市第八人民醫院原院長段明福曾經有一次剛批準了采購1200萬元CT設備,就收到了供貨商給的存有110萬元的銀行卡。
除了準入環節的尋租空間,醫院長期存在的拖欠貨款,也可以用于尋租。在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原院長柴多的案件中,因為遲遲拿不到貨款,飛利浦代理商就給了他10萬元,收錢后,柴多才給設備科負責人“打招呼”催促付款。
而在部分經濟不發達地區,也有醫院院長利用職權拿到了不菲的“收入”——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的云南西雙版納州勐臘縣,人民醫院原院長王明亮收受賄賂總額2000多萬元,僅房屋就12套。
相比普通醫生受賄,院長腐敗,對醫院內部的腐蝕作用更加嚴重。
王天朝在職期間,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從設備采購,到藥事委員會的各項決定,各種關鍵項目,都在他的掌控范圍內,而且“上行下效”,這些院長還會對下屬起到不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正因為此,從以往案例看,有院長被查處的案件中,很少是獨立案件,通常是窩案、串案,甚至出現過前任剛被查處,其繼任者仍在收受賄賂的問題。
在廣西的案件中,廣西來賓市人民醫院周方被查后,其接任者楊文彬,也很快被查處了。
這種“塌方式”腐敗,在部分醫院內部是公開的秘密。
根據《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海南省人民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肝膽外科專家,海南省引進的專家型人才李灼日,在職期間,不僅自己收受賄賂,還主動把“圍著他轉的不法商人介紹給醫院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起吃喝玩樂”,一起被圍獵、攻陷。
在李灼日的帶領下,這家醫院設“小金庫”,將以贊助等名義向經銷商索要、收受的好處費、回扣,以及將患者介紹到院外、私人門診,收取的好處費等用以私分。前后有四任設備處負責人,兩任基建辦主任,以及多名科室主任、中層領導因為違紀違法被查處。
很多院長沒能經受住考驗,膽子、胃口越來越大,中國醫療腐敗水越來越深。
近期國務院再次重申了推行三明模式,也正是抓住了反腐這個“牛鼻子”,打破了醫藥行業固有的利益藩籬。
醫療反腐也越來越頻繁地向醫院管理者出招,特別是2016年以來,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加強,《監察法》將醫院管理人員納入后,醫院院長已經成了“高危”職業,一時間人人自危。
有公立醫院資深醫生告訴八點健聞,以前院長只要通過了退休前的審計,就可以“安全著陸”了。
但如今,被查處的院長中,有已經退休的,有升遷到行政部門任職的,從基層到大三甲醫院,從普通醫務人員到高級管理人員,所謂的“安全著陸”不存在了,終身追責制已經逐漸確立。
院長的原罪?
實際上,落馬的院長很多是業界“能人”,不僅是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在醫院運營上也都是數一數二的。
華西醫院原院長石應康把華西醫院從西南區域性醫院發展成全國知名的大三甲,在巡視組巡查期間跳樓身亡。
這些落馬案例背后,也許能窺得中國公立醫院的特殊發展階段和及醫院管理者的特殊性。
從公立醫院的尷尬地位來看,醫院是公益性單位,每年有財政撥款,但10%上下的財政出資又不足以養活醫院,剩下的部分需要醫院自己掙。
在過去相當長時間里,藥企給醫院回扣是合理的,叫做優扣。一定程度上,曾被認為是合理化補償醫生收入、提高工作積極性的手段,甚至是緩解醫療不平衡的方式。
一位三甲醫院副院長回憶起20年前,還是實習醫生的他,上班時老師直接把回扣攤開來和大家分,“那會兒拿回扣都是可以公開的”。
另有三甲醫院知情人士向八點健聞透露,院長作為醫院的經營者也必須考慮醫院運營,考慮職工的福利,在藥品購銷領域最混亂的幾年,帶金銷售是家常便飯,邊界也非常模糊。
多名受訪者表示,大型設備項目請客吃飯必不可少,即便心里知道這件事不對,但社會關系、圈子文化讓院長不好意思拒絕。
一位經常與公立醫院打交道的企業人士評價,“如果院長是一個不太善于交往的人,也會影響醫院整體的發展,不說別的,像哈醫大一院 ,一直都是東三省最強的醫院之一。”
中國的醫療體系對院長提高了很高的要求,這些院長本來只是臨床專家,現在按照崗位要求,他們還要充當管理者、企業家的角色,往往簽一個字就是幾百萬上千萬。
有行業專家告訴八點健聞,在公立醫院擴建潮中,一個新院區就涉及十幾個億,涉及的利益太大了,充滿了誘惑。
對內,醫院一方面具有行政權,院長相當于處級干部,公務員身份;另一方面,醫院又像是一個企業,院長是營業額幾百億元、管理幾千員工的總經理。與企業間自由流動不同的是,醫院員工有編制,不經過醫院同意無法自由流動、多點執業。
在社會意義上,醫院院長是多重角色的混合體。他首先是一個優秀的臨床專家,很可能在科研上頗有建樹,如果在大學附屬醫院還得帶碩博研究生,要經營好醫院,他還得是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同時還經常需要出席政府、企業、以及各種民間活動,是個積極的社會活動家。
大權在握,又缺少監管,在帶金銷售的大環境下,院長不可避免成了重點圍獵對象,這使得他們時刻面臨金錢、名譽的蠱惑,時刻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會在某一個社交場合,某個難以拒絕的親朋好友的請托,老上級的“打招呼”中墜入貪腐的深淵。
淄博市第八人民醫院原院長段明福受到第一筆賄賂,來自租借醫院門頭房開小店的“租客”,租客給了他的1000元紅包,此后二者又在承租醫院食堂等業務上有多次往來,讓段明福嘗到了甜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根據中紀委公開信息,勐臘縣人民醫院原院長王明亮第一次收受賄賂時,還很激動并說了幾聲“謝謝”,才收下那3萬多塊錢。此后胃口越來越大,也從受賄變成了索賄。
危機四伏中,不少公立醫院院長已經把藥械采購、蓋樓等“肥差”交給了分管副院長或后勤部門,態度也變成了“這些事情你來管,出事兒你自己背著,我也不管你”,前述行業人士告訴八點健聞。
很多醫院掌舵人,開始申請提前申請退休。比如王明亮就曾以“培養新人”為借口辭去院長職務并提出“內退”申請;孟慶剛也于2019年底辦理了提前退休;林志國在投案一年多以前就卸任了哈醫大一院副院長一職,做起了普通醫師。但最終還是難逃被查處的命運。
陳鑫、陳廣晶、李琳|撰稿
徐卓君|責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責任自負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