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風暴”。 近期,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決定于2021年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并發布了《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
醫美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風暴”。
近期,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決定于2021年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并發布了《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具體來說,此次醫美專項整治,包括了嚴厲打擊非法開展醫療美容相關活動的行為、嚴格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嚴厲打擊非法制售藥品醫療器械行為、嚴肅查處違法廣告和互聯網信息等任務,涉及了醫美行業的多個方面。一時之間,醫美整個行業處在風口浪尖上。
面對監管的重拳出擊,醫美行業將何去何從?
高速擴張的醫美行業,為何拉響了警報?
近年來顏值經濟的盛行,使得醫美成為了新晉的當紅賽道之一。
從市場空間來看,根據Frost&Sullivan的統計,2014年到2019年我國醫美市場復合增長率為22.5%,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2023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600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著眾多機構入局。在天眼查中搜索“醫美診所”,成立時間一年以內的就有逾兩萬家,這還不包括每年進行規模擴張的醫美醫院。
競相角逐的背后,還在于醫美行業較高的毛利率。根據國元證券研報顯示,醫美毛利率水平保持在60%。可見,醫美確實是一門好生意。
但另一方面,醫美行業也飽受質疑。由于玩家眾多,競爭異常激烈成為了醫美行業的特點,這也導致了醫美機構獲客成本高,凈利低下的局面。相關數據顯示,通常醫美機構50%至60%的毛利率,在除去銷售費用后,只剩0-10%的凈利率。
更加糟糕的是,大量公司的涌入,以及嚴酷的競爭環境,使得醫美賽道上誕生了諸多“黑醫美”機構:《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平均每年黑醫美致傷致殘人數約為10萬人。
例如最近杭州一位女網紅因抽脂填充手術感染去世,就引發了社會與輿論的廣泛關注。據杭州衛健委發布的初步調查表明,這次醫療事故系當事醫療美容醫院的錯誤操作,包括了術前缺乏認識、術中操作不當、術后觀察處理不及時等。此次事件的發生,讓不少求美者加深了對醫美行業的不信任。
正是因為行業亂象叢生,蒙眼狂奔的醫美行業在監管出擊下拉響了警報。
但需要注意的是,行業的規范僅靠監管層還遠遠不夠,更大程度上還需行業自律和進行自我建設。因為自上而下的監管、自律,盡管可能會給行業發展帶來短期的波動,但是這才是長久健康發展之道。
在這個過程里,專業人才稀缺、體系化的醫美學術基礎建設薄弱是行業亟待解決的痛點。
強監管下,醫美行業何去何從?
在強監管下,醫美行業早已有所動作。
首先是行業自律行動的發起。例如前年為抵制非法醫美、聯合打擊醫鬧,長沙112家正規醫美機構抱團下戰書,發布了三項行為公約;又比如新氧于去年5月在業內率先發起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推動行業實現“三個標準化”,即服務標準化、巡查標準化、商品標準化,打造平臺治理的“新氧模式”,全力從源頭上盡力遏制行業亂象。
據新氧披露,從7月18日到8月31日,新氧累計攔截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74102例、機構1054次、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1717人次、虛假訂單及評價12370次,總計攔截、處置違規違法醫美信息達189234次。此外,新氧還組建了專業審核團隊,加強對機構及醫生資質、發布內容、商品的審核,建立內容違規信息風控模型庫,強化平臺治理。
再者是醫美醫生的規范化發展。眾所周知,醫生資源是醫美行業的核心,醫美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盡快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做好優質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工作。
于是在政策端,教育部于今年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學位授予單位可根據自身發展和社會需求在臨床醫學等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美容醫學相關二級學科。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頭,為醫美人才培養開啟了新的渠道,尤其是對于年輕醫生來說,醫美專業走進大學,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學習機會。
在行業端,作為互聯網醫美平臺龍頭的新氧也在積極助力醫生的成長。一方面,新氧幫助醫生提升符合當下消費者審美潮流的審美觀和專業能力,并推出了新氧云學院,以關注醫生群體的再教育和學術交流播等。
另一方面,新氧依托大數據、AI、5G等多項技術,能夠更便捷地連接醫生和消費者,例如視頻面診、VR到店等,讓消費者可以便捷接觸到真正有能力和水平的醫師,也拉近了大眾與醫美之間的距離。可以看到,在持續關注醫生成長之后,新氧成為了一個更加專業、能夠讓醫生人才培養得到更多保障的全面平臺。
根據9月10日新氧發布的Q2財報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新氧總收入4.518億元,同比增長37.7%,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為737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5.2%。這表明,作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長期主義者,新氧的長期投入價值正開始顯現。
最后是醫美機構在轉變營銷思路。由于獲客、成本管控的訴求是醫美機構亟需解決的,因此由傳統的廣而散的宣傳營銷,轉為更加精細化的運營成為了眾多醫美機構正在傾向的經營思路。比如搭建私域流量池、選擇精準的醫美社區等都是醫美機構近年來進行的嘗試。
不難發現,隨著行業自律行動的開展,醫生繼續教育的體系更加完善,以及醫美機構開始降低營銷成本和提高獲客效率,一個更加良性的醫美生態正在逐步構建。
總結
國家八部委發文整頓的重拳之下,“黑醫美”與非法營銷將進一步得到肅清,這有利于出清一些蹭醫美概念的劣跡公司。
另一方面,對于正規醫美機構而言卻是利好消息,因為其能幫助行業清掃市場中的不良競爭者,減少競爭成本并提高盈利。
更為重要的是,醫療服務質量的完善作為醫美產業所有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醫生的培育也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無論是政策引導,還是以新氧為代表的企業的助力,醫生的繼續教育與創新都得到了更多的支持,這將成為醫美行業不斷前進的動力。
回望行業的發展歷程,醫美緣起于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外科醫生為大量畸形病變、組織缺損的傷員進行醫療整形的義舉,它本身就包含著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當顏值經濟盛行,醫美又承擔起了提升人們容貌自信的作用。
因此,讓醫美回歸初心將成為接下來行業發展的主旋律。相信隨著各個參與方的一起努力,醫美行業也將變得更美。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