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識局從兩家代表企業了解到,供貨情況與官方說法一致 “醫院沒支架用是不屬實的。”9月7日,一家冠脈支架國家集采中標企業對健識局表示。 9月6日晚,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發布公告:國家冠脈支架集采實施后,中選產品價格明顯下降,供應充足,回應了某報道對心
健識局從兩家代表企業了解到,供貨情況與官方說法一致
“醫院沒支架用是不屬實的。”9月7日,一家冠脈支架國家集采中標企業對健識局表示。
9月6日晚,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發布公告:國家冠脈支架集采實施后,中選產品價格明顯下降,供應充足,回應了某報道對心臟支架供應不足的質疑。

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是國家醫用耗材集采的主要執行機構,目前已經陸續開展了冠脈支架、人工關節集采,冠脈支架的集采今年1月1日起正式落地執行。
就在輿論熱議“冠脈支架降到700元”的時候,一篇名為《心臟支架困局:以前沒錢做手術,現在有錢沒支架》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集采之前,醫院的心臟支架各種規格齊全,想用哪個就用哪個;集采之后,無論南方北方,都有醫院存在集采支架供貨不足的情況。
對此,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強調:該文章的標題以偏概全“博眼球”,質疑改革成效。
健識局聯系了多家參與集采的企業,獲悉:很多企業供貨量超過集采的協議采購量。
全國各種支架均有庫存,企業加班加點生產
對前述報道“醫院支架的型號不全,供應不上”的說法,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表示:從全國范圍看,各種規格的支架均有庫存,集采前后各種規格支架的使用與去年基本一致。
冠脈支架集采的意向采購量,是國家聯采辦根據全國醫院的實際使用量匯總得出。2020年10月17日,新華社曾報道:我國每年要用掉約150萬個支架,國家聯采辦最終根據市場總量的80%,確定了超過107萬個的意向采購量。
實際上,今年以來,冠脈支架使用量已經超過了估計的107萬個。
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1到8月,醫療機構使用中標支架總數為110萬個,同比增長了54%。這一數字已經比協議采購量多了3萬個。
事實上,全國8家冠脈支架集采中標企業迄今為止供應的中選支架已經達到198萬個,是全年協議采購量的1.8倍,流通和庫存環節中的中選支架目前約有88萬個。這一系列數字證明,集采中選支架供需穩定,不會存在無支架可用的情況。
中選集采的藍帆醫療對健識局表示:“我們今年1到7月的供應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的供貨量有幾十萬條,早就完成了協議采購量。”
藍帆醫療旗下的山東吉威在集采中以96%的高降幅中選。曾有媒體表示:藍帆醫療中標支架469元的報價太低,很可能無法持續供應。前述報道也稱:部門企業對醫院表示,已經完成了協議采購量,下半年就不供貨了。
但健識局從多家企業了解到,為了保證對醫院的供應,各家企業都在做全程追溯,監測產品流向,目前尚未發現醫院缺貨的情況。
藍帆醫療方面表示:因為今年市場需求比去年大很多,還想要繼續供貨,所以目前還處于加班加點生產的狀態。
針對棄支架用球囊,聯采辦正努力扭轉
外資進口品種也在不折不扣地執行集采供貨要求。
美敦力、波士頓科學是集采中選的外資企業,美敦力有一款支架中選,價格從一萬元以上降至648元。
盡管這款支架有90%左右的價格降幅,但美敦力對健識局表示:我們一直在積極配合采購中心的總體安排,保證中選支架的供應。
事實上,冠脈支架降價的確給患者帶來了實惠。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表示:根據北京市冠脈支架實際使用情況的測算,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平均每人少花了1萬元。
健識局獲悉,主管部門一直在密切監控支架的采購、配送和使用情況,中選企業的履約情況一直在監測之中。此前,華北制藥斷供集采被罰的案例,正表明監控工作一直在持續。
但是,冠脈支架集采并非毫無瑕疵。官方也表示:發現了執行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公告顯示:集采改變了原有的流通模式,供應鏈上相關方在互相適應的過程中,可能導致個別型號的支架出現臨時緊缺。
健識局曾在國家人工關節集采企業培訓會上獲悉,聯采辦認為,企業之前對醫療機構提供的耗材打包等服務,屬于過度服務,需要慢慢規范,生產廠家、配送企業和醫院需要回歸到平等的購銷關系。
企業不再向醫療機構提供隨叫隨到的“保姆式”服務,醫療機構又沒有對支架的備貨、使用和補貨等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就很容易出現使用支架不足的情況。
另外,被業界廣為詬病的是醫院開發利潤較高的支架“替代方案”。部分醫院的高價藥物球囊使用過快增長,這引起了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的注意。
官方公告顯示:考慮到藥物球囊2萬元的價格,不排除合理臨床使用之外的其他非正常因素。
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正在試圖扭轉這一局面,強調將推動開展藥物球囊集采,并加強臨床使用監督,必要時函詢約談。
#集采##支架##天津#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