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和PD-1都沒有未來,中國醫藥行業的未來在哪? 來源:藥智網/乖扁豆 過去一個月,中國醫藥行業可謂風波不斷。 8月20日,華北制藥布洛芬斷供:斷供集采合同金額僅673萬,卻讓企業市值在一周內蒸發超20億,付出將近300倍代價; 8月30日,譽衡藥業/藥明生物聯
集采和PD-1都沒有未來,中國醫藥行業的未來在哪?
來源:藥智網/乖扁豆
過去一個月,中國醫藥行業可謂風波不斷。
8月20日,華北制藥布洛芬斷供:斷供集采合同金額僅673萬,卻讓企業市值在一周內蒸發超20億,付出將近300倍代價;
8月30日,譽衡藥業/藥明生物聯合開發的抗PD-1全人創新抗體藥物賽帕利單抗(GLS-010)已獲批上市,成為第6款國產PD-1單抗。
六家內卷,各顯神通,而策略的重點均是搶不完的患者,砸不完的錢。
業內感慨,中國的PD-1,沒有未來。
其實,這兩起熱點話題所映射的,為兩個核心內容:
一是以仿制藥為主的各大藥企,究竟何去何從?二是追隨式創新,且是符合目前中國國情的創新藥企該如何抉擇?
醫藥行業,還有空間和未來嗎?
作為朝陽行業,未來和空間一定是有的,就看藍海到底在哪里。
2020年,中國面臨疫情大考,GDP艱難回正。醫藥行業總體表現出了強勁的抗風險能力。
但由于疫情帶來的醫療活動驟減,確實對藥品銷售產生巨大的沖擊,直接導致化藥和中藥相關的子行業收入和利潤大幅下滑,甚至陷入負增長。
而在子行業中,醫療器械、設備和衛生耗材增速大幅度提升,成為醫藥行業發展最耀眼的明星。

圖1中國醫藥工業子行業2020年發展綜合比較
資料來源:PDB
12400億“風口”就在眼前?
2020年強勢上漲的背景下,醫療器械、設備和衛生耗材,有沒有可能成為中國醫藥未來一個新興的增長點?譜寫新的“風口”故事。
以下,從兩大方向重點分析。
第一,我國醫療器械與設備子行業在全球版圖所處的地位。
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與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為4774億美元,同比增長5.63%,預計到2024年全球醫療設備行業規模將接近6000億美元。

圖2全球醫療器械與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與設備市場規模約為7341億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12400億元。
中國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4%,相比于全球的5.8%復合增長率,中國增速約是全球的2.5倍。

圖3中國醫療器械與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另一方面,中國醫療器械與設備和藥品人均消費額的比例僅為0.35:1,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0.7:1,更低于歐美發達國家0.98:1的水平。
從醫療器械與設備市場規模與藥品市場規模的對比來看,全球醫療器械與設備市場規模大致為全球藥品市場規模的33%,我國該比例僅為12%。
也就是說,中國醫療器械與設備市場規模占比上至少還有20%的空間。
如果以2020年全年中國藥品市場規模約為1.78萬億元折算,在不考慮藥品市場規模增長的情況下,中國醫療器械與設備市場規模至少還有3738億元的空間。
第二,中國醫療器械與設備子行業能迅速成為風口嗎?
醫藥行業具有“三高一長”的特性,“一長”是指代長周期。
業內有“新藥研發10年,10億美元”的說法。
而對于醫療器械與設備行業而言,時間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平均下來一般2-3年居多。
醫療器械與設備行業的時間屬性,迅速得到了資本的青睞。
根據過往30年平均估值,成熟資本市場給予醫療器械與設備行業的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通常在2-3之間,而醫藥是在1-1.5之間,醫療器械與設備市場一直給予較高的溢價和高估值。
“7點鐘的太陽”
醫療器械、設備和衛生耗材作為現代醫療的重要工具,在疾病的預防、診斷與治療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國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中的基礎裝備,其戰略地位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目前三醫聯動改革,無論是帶量采購、醫保準入、DRGs付費,還是一致性評價、兩票制,目標都是改變目前以藥品器械銷售為中心的局面,轉變為以患者疾病為中心的動態局面,未來可期進一步發展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醫學模式。
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醫學模式中,面向基層、家庭和個人的健康狀態辨識和調控、疾病預警、健康管理、康復保健等方向正在成為新的研究熱點,進一步對醫療設備、衛生耗材等領域的創新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
預計未來五年至十年,中國醫療設備產業與世界醫療設備市場的關聯度將越加緊密,對中國的醫療設備制造工藝、新材料應用、研發水平、營銷網絡勢必產生巨大影響,促使中國醫療設備產品從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轉化。
重點產品如影像、免疫、疫苗、生化、血透、監護、高端耗材與植入及家庭康復用品等,研發與投入將突破瓶頸制約。
加之,我國多次出臺強有力政策,多維度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以“特別審批”和“優先審批”兩大方向為核心,優化技術審評、行政審批等注冊上市步驟,著重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提供自主創新的沃土,實現相關領域國產化,實現臨床診療價格的下降,惠及于民。
如果說,醫藥行業是我國9點鐘太陽的朝陽產業,那么醫療器械與設備行業將是7點鐘的太陽。
“危機=危險與機遇”
同時,我們也要充分意識到,醫療器械與設備各子行業天差地別,尋找好賽道好騎手至關重要:體外診斷、影像、心腦血管、骨科等行業處于高景氣度階段,而伴隨診斷、神經內科、糖尿病護理等則正處于潛力發展階段。
結合美歐日地區的行業發展經驗,龐大且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將為本土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有望誕生一批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公司。
企業如能從未來的醫學發展方向、國際市場環境、國內市場政策及自身發展戰略三者聯動過程中搶占先機,必將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你覺得這將會是中國醫藥市場未來的藍海嗎?歡迎留言討論~
責任編輯:魚腥草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藥智網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