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顏色 確認!羅氏新增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 01 羅氏新增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 就近日網傳羅氏制藥中國發布內部公告稱,將新增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公司轉型與創新辦公室負責人陳星蓉女士將同時兼任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負責人一事,羅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顏色
確認!羅氏新增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
01
羅氏新增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
就近日網傳羅氏制藥中國發布內部公告稱,將新增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公司轉型與創新辦公室負責人陳星蓉女士將同時兼任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負責人一事,羅氏制藥傳播部相關負責人今日向賽柏藍確認,該消息屬實。
圖片來源:羅氏官網
羅氏制藥稱,此次設立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國整體戰略布局,緊密與總部及產業鏈各方合作,最大化地讓中國患者獲益。
事實上,羅氏已并非首次進行內部架構調整。
自2020年12月開始,羅氏就開始在一些區域打破原產品線模式、取消部分團隊銷售指標。
該負責人向賽柏藍表示,上月,羅氏宣布,在之前生態圈基礎上進行迭代,全面推行以疾病領域為核心的客戶交互模式,取消原來以產品為核心而設立的各個事業部,轉而成立腫瘤領域交互團隊以及特藥治療領域交互團隊。
本周二,羅氏又向全員宣布,在腫瘤領域一線推行PPOC(治療領域經理)——負責對接區域生態群伙伴,推動醫學、疾病教育、醫療政策等信息的交流等。
還有另外一個一線的角色“PSM”,即患者解決方案經理,主要負責推動所負責疾病領域該區域內患者全程管理,開展患者教育等。所以架構調整帶來人員變化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塑造了新的角色,帶來新的機會。
公開資料顯示,羅氏制藥近年來動作頻頻,自身模式不斷更新。
2020年12月,羅氏對內宣稱,將會在廣東以及川渝地區設立兩個專區,探索“區域模式”。同時,這兩個專區還將在各自轄區內完全負責羅氏制藥中國的其它市場、銷售、醫學、區域準入及其它相關業務職能的工作。
02
「三駕馬車」受沖擊
羅氏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其上半年收入307億瑞士法郎,較上年增長 8%,主要歸功于診斷業務51%的高增長;制藥業務收入216億瑞士法郎,下降3%,主要受到生物類似藥和 COVID-19 的影響,但已經被新藥(即2012年之后獲批的產品)上市帶來的強勁增長所抵消。
美國《制藥經理人》公布的2020全球制藥公司50強名單中,羅氏上升第一位。
談到羅氏,不能避開的就是“三駕馬車”。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羅氏的貝伐珠單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雖然在品牌Top10中,但銷售額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其中,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和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同比下滑均超過15%;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同比下滑超過20%。
近年來,隨著國內藥企的發力,羅氏“三駕馬車”一家獨大的局面逐漸被打破。截至目前,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生產企業有羅氏、齊魯制藥、信達生物三家;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有羅氏和復宏漢霖兩家;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有羅氏、復宏漢霖和信達生物三家。
但羅氏的多發性硬化藥物Ocrevus表現驚人,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額達到24.38億瑞士法郎,增幅達到23%,一躍成為羅氏上半年銷售額最高的產品。
在羅氏的強勁表現里,還有一款增長最快的產品——艾美賽珠單抗,主要用于血友病,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45%,達到13.93億瑞士法郎。同時,PD-L1單抗阿替利珠單抗基于小細胞肺癌、三陰乳腺癌、肝細胞癌三大適應癥的獲批,上半年銷售額也上漲29%,成為羅氏Top5產品。
根據EvaluatePharma的共識預測,在腫瘤學,多發性硬化癥和血友病新產品的上市推動下,羅氏將在所有大型制藥企業的2026年銷售中位居第一。
03
藥企調整動作頻頻
近段時間以來,跨國藥企內部調整動作頻繁:禮來8月宣布,禮來生物醫藥將被分為兩個業務部門,即禮來神經科學和禮來免疫學;此前,阿斯利康也宣布將成立消化及呼吸霧化業務部等。
不僅跨國藥企在密集架構,國內藥企同樣如此。
最新公布的半年報中,恒瑞醫藥對外宣布稱,公司迫切需要集中資源在創新和國際化方面實現快速突破,推進運營改革,加速轉型升級。
商務部發布《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指出,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藥品流通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集約化程度繼續提高。
不同藥企架構調整的原因不一。但近年來在國內政策的不斷影響下,聚焦核心主業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更好選擇。藥企架構調整是企業的戰略之一,有時也會伴隨部分人員的流動,醫藥代表正面臨著高頻調整。
此前,國家藥監局發布《醫藥代表備案管理辦法》,明確了醫藥代表在醫藥領域的職責和角色定位,強調醫藥代表是代表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藥品信息傳遞、溝通、反饋的專業人員,不是銷售人員。也進一步明確了醫藥代表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推動醫藥代表向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盡管企業架構不斷調整,行業的集中度提高,但醫藥代表仍舊是藥企不可或缺的崗位。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