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大型民營醫院實際控制人遭小股東駕車沖撞至死的悲劇事件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作者|陳朝陽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今天,一則大型民營醫院實際控制人遭小股東駕車沖撞至死的悲劇事件成為了社會關注的
一則大型民營醫院實際控制人遭小股東駕車沖撞至死的悲劇事件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作者|陳朝陽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今天,一則大型民營醫院實際控制人遭小股東駕車沖撞至死的悲劇事件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據澎湃新聞報道,8月30日,湖北恩施華龍總醫院股東喻某某在停車場開車撞死龍某某,龍某某系華龍村集團董事長,華龍總醫院實際控制人,更是湖北知名企業家,享有恩施首富的稱號。
“不知不覺在華龍醫院又投資六年多了,雖然不是大股東,但是對我來說已經是傾家蕩產的投入了,現在想起來已經后悔莫及,深深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在朋友圈中寫下這段話5天后,喻某某行動了。
天眼查信息顯示,喻某某此舉也是“走投無路”。喻某某系恩施華龍總醫院有限公司股東之一,持股比例5%,恩施華龍城大酒店有限公司為該醫院大股東,持股比例18%。今年4月,喻某某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執行標的近千萬元,喻某某的發家業務為農產品開發。
本地首富進軍醫療行業
醫療并不是龍某某的發家業務,龍某某靠茶葉等產品發家,在30多年的打拼中,從農民變成企業家,旗下產業涉及茶葉、酒店、醫院、房地產開發等。
2018年華龍總醫院開業,高朋滿座。據公開資料顯示,華龍總醫院按照立足恩施、輻射武陵、面向全國的戰略定位,規劃總投資30億元、建筑30萬平方米、床位4000張。首期已完成投入15億元、建設裝修15萬平方米、開放床位2000張,計劃年接診量100萬人次以上、住院病人5萬人次以上、醫養結合5000人次以上、體檢及健康管理5萬人次以上、手術量達2萬人次。
龍某某在講話中表示,為使醫院實現高起點規劃、按世界先進標準建設、高水平運行,華龍總醫院堅持放眼全國,廣泛吸納精英人才,形成由經驗豐富的知名專家、年富力強的專業骨干、富有潛力的年輕醫生構成的梯次結構的醫療團隊。

首富龍某某為何要創辦一家醫院呢?龍某某稱,華龍集團經營房地產和酒店業,積累了一定實力,想建一家高標準、酒店式、花園式的綜合性民營醫院,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華龍總醫院位于華龍城內,華龍城內配套有酒店、住宅等項目。
醫院項目或是資本游戲的一枚棋子
多方資料顯示,華龍總醫院多方招攬人才,甚至從北上廣等大城市挖來知名醫療機構退休專家,不過醫院的經營狀況沒有實現預定目標。
華龍總醫院負責人向紅星資本局透露,該事件屬實。“開車的喻某某是公司小股東,他就是想退股,龍某某不給他退,他就開車撞?!痹撠撠熑吮硎?,近年來華龍總醫院發生了虧損,喻某某此前一直要求按原價給他的錢退出去。華龍總醫院這位負責人證實,喻某某發的朋友圈屬實。
法律裁判文書網顯示,華龍總醫院在啟動階段資金并不充裕,進行了民間借貸。
華龍總醫院在籌建期間因資金周轉需要,向陳建明借款40萬元,約定年利息為20%,并言明原告陳建明需要資金可以隨時收回借款。此后,陳建明數次催收,被告未歸還借款及支付利息。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陳建明現訴至法院。
2017年1月,華龍集團旗下華龍置業因公司需歸還銀行借款為由向李丹短期借款1000萬元,并約定2017年3月底前歸還。華龍置業未能按時歸還借款,便邀約李丹入股被告華龍總醫院,將該借款資金轉為入股資金。
2018年8月30日,李丹與華龍總醫院、華龍置業簽訂了《華龍總醫院增資擴股協議》,協議約定:2017年1月所借款本金1000萬元及利息200萬元作為李丹的股金,入股被告華龍總醫院,華龍總醫院扣減應付被告華龍置業欠款1200萬元債務。
在簽訂協議的同時,李丹再向被告華龍總醫院繳納1000萬元股金。然而,收到錢的華龍總醫院在2018年11月修改公司章程,未把李丹列為股東。根據協議約定,李丹可選擇退股。然而,李丹多次催要欠款時,華龍總醫院卻一直拖著不給。
此外,2019年華龍總醫院因拖欠社保費用還被國家稅務總局恩施市稅務局“盯上”,并向法院申請執行。
醫院稱,剛剛開業,每月收入微薄。截止目前,各縣市醫保農合未回籠資金達13103464.09元,承諾待醫保農合資金到位后立刻解決本案所欠社保費用。
法院查詢被執華龍總醫院名下財產時發現,未找到有可供執行財產。
華龍總醫院是華龍村集團資金緊張的一個縮影,華龍村集團陷入資金緊張的困局,爆出欠薪的新聞,集團創辦融資平臺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
天眼查信息顯示,龍某某是一位限制高消費人員。2020年5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發布限制消費令,稱因龍某某在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恩施分行的借款合同糾紛,未按指定期間履行法律義務,對其采取限制消費措施,不得其在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等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關于上述悲劇事件的發生,一位業內人士向《看醫界》表示,在醫療投資熱的當下,投資人要有風險意識,醫療不是一門快生意,更不是能夠輕易盈利的藍海,不理性的醫療投資或將血本無歸、傾家蕩產,甚至引發更大悲劇。(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