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人造美女”的伊美爾,如今很難把自己變得更美麗 2003年,非典疫情剛過,一場“人造美女”的活動在全國掀起熱潮。 “人造美女”主角名為郝璐璐,活動發起方是一家私營醫美機構——伊美爾。在這場活動中,伊美爾對郝璐璐進行了十多次手術,總耗資達30多
18年前“人造美女”的伊美爾,如今很難把自己變得更美麗
2003年,非典疫情剛過,一場“人造美女”的活動在全國掀起熱潮。
“人造美女”主角名為郝璐璐,活動發起方是一家私營醫美機構——伊美爾。在這場活動中,伊美爾對郝璐璐進行了十多次手術,總耗資達30多萬,歷時200多天。國內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外媒也跟進采訪。最終,郝璐璐變身美女,活動圓滿結束。
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一次醫美大規模宣傳,“人造美女”的概念火遍全國,伊美爾也得到了大幅推廣。
十多年后,新的疫情,新一輪醫美熱潮,卻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
當年的伊美爾,如今已經搖身一變,在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如同當年“改造”郝璐璐,這些年來,伊美爾也對自己釘錘斧鑿,做了一系列改造。
以結果來看,大概率是“整壞”了。
2011年,伊美爾參與對賭,以年凈利潤不足5000萬失敗;2015年,伊美爾凈利潤3000萬元出頭,2018年-2020年間伊美爾凈虧損達2.1億元。
01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8月3日,號稱國內第四大民營醫美機構北京伊美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在港提交招股書,擬于港股主板上市,海通國際任其獨家保薦人。
伊美爾的業務主要包括兩塊:醫美手術服務和醫美非手術服務。醫美手術,就是動刀的那些;醫美非手術,是指注射美容診療,或使用激光、射頻、強脈凍光等能量設備操作的項目。
醫美非手術服務風險低、經濟負擔小、恢復時間快,一般被叫做“輕醫美”。輕醫美是伊美爾的營收支柱,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逐年遞增。2021年一季度,伊美爾的輕醫美業務比例創下新高,達76.7%。
伊美爾雖然很早就開始做醫美,但目前只在5個城市擁有9家醫療美容機構,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有5家;其余4家分別在天津、青島、濟南和西安。
據招股書,2020年以總收益計算,在國內所有競爭對手中伊美爾位列第四,在北部醫美市場中伊美爾排名第一。北京在伊美爾業務中處于核心地位,可能與文化影視行業發達有關。
2018年到2020年間,伊美爾總營收逐年上漲,毛利率維持在50%以上。不過不賺錢,三年累計虧損2.1億元。

2020年,疫情影響之下的伊美爾反而盈利了。細翻招股書可以發現,2020年,因考慮到植發業務與自己戰略不合,伊美爾將其持有的植發業務子公司瑞麗詩60%的股權出售,囊獲2850萬。如果不是賣出瑞麗詩,伊美爾2020年可能還要以虧損收局。
早在2011年,伊美爾曾與君聯睿智、天津天圖和深圳天圖達成對賭合約。按照約定,要想對賭不輸,伊美爾當年的凈利潤不得低于5000萬元。但最終這場對賭最終以伊美爾敗北結束。
如今10年過去,伊美爾的年凈利潤還是沒超過5000萬,10年前怎么會敢于對賭呢?
作為國內第一批私營醫美機構的代表,伊美爾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經過25年的發展,至今仍面臨盈利難題,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02 醫美機構:好看不好賺
近些年,直播、社交平臺快速發展,外貌焦慮席卷大眾,醫美市場越發火熱。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20年,就收益來看,醫美私立機構在中國醫美服務市場占比達82%,具有主導作用。預計在2021年-2025年,醫美私立機構所占的市場分額將從1136億元增至244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1.1%。

不過,醫美私立機構能夠獲取多少利潤,弗若斯特沙利文沒說。
在整個醫美賽道上,行業上游的華熙生物、昊海生科和愛美客毛利率均維持在80%以上;而下游的伊美爾毛利率只有50%左右。
以愛美客為例,這家公司是醫美原材料供應者,手持7款藥監局授予的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射證,在整個行業具備強勢議價權,自然不愁賺錢。而身處下游的伊美爾這樣的醫美機構,既需要從上游購買原料,又需要在下游進行營銷,利潤自然被壓低。
據招股書,伊美爾采用了專門銷售顧問團隊,開始用小程序“老帶新”,并加強了O2O、視頻媒體的投放,同時減少在傳統廣告上的投入,降低獲客成本。
2018年,伊美爾獲新客戶38928人,營銷費用近1.99億元,獲客成本為每人5111元;2021年一季度,伊美爾獲得新客戶14050人,營銷費用6420萬元,獲客成本降到每人4571元。
與此前的報紙、電視、戶外廣告、美容院引流等相比,網絡渠道的精準推送,確實幫助伊美爾降低了獲客成本。
只是,這樣的獲客方式是否長久?需要打個問號。
8月2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征求意見稿)》,制造“容貌焦慮”、利用患者形象做效果對比和證明、以介紹健康知識等方式發布醫美廣告等形式,都將被嚴格打擊。對于致力于開發“私域流量”的伊美爾來說,這一政策的殺傷力不小。
如果無法控制獲客成本,營銷費用就很難降低,公司盈利會更加難看。
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國內醫美市場前景不錯,但醫美機構的發展仍在初期,能否跑贏通脹還是未知。
03 醫美無好局
國內醫美環境并不健全,憑借更低的價格,黑醫美正在擠占正規機構的生存空間。
據艾瑞咨詢,2019年中國合法醫美機構數量約為1.3萬家,非合法醫美機構超過8萬家,占醫美機構總量的86%。即便是正規醫美機構中,也存在近14%的違規經營現象。
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聯合7個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這一整治措施已經連續多年開展。
身處醫美賽道下游的醫美機構外表光鮮亮麗,實際囊中羞澀,資本化道路也充滿坎坷。
2018年,號稱國內第二大私立醫療美容機構的藝星醫美赴港IPO。當時,藝星醫美共有15家醫美機構;2015至2017年間,公司凈利率分別為3.2%、6.8%和11%。不過,藝星最終上市失敗。
除了藝星,國內號稱“前五大”的私立美容中,美萊整形、聯合麗格、柏薈醫療和麗都整形目前也都沒有上市。
少數上市成功的醫美機構公司,業績也不理想。2020年8月,浙江醫美服務機構公司瑞麗醫美第2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才得以上市成功。
據其最新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瑞麗醫美凈虧損500多萬元。而2020年同期,瑞麗醫美更是直接虧損1200萬元。仔細翻看瑞麗醫療公布的往年數據可以發現,自2017年至今,瑞麗醫療的年凈利潤最多也沒有超過2000萬元。
已經創立25年的伊美爾,也不是第一次沖擊上市。2016年,伊美爾于新三板掛牌上市;結果上市不到5個月,便以“融資資源有限”為由摘牌。
此次,伊美爾在港股沖擊上市,能否成功不得而知。在醫美下游盈利困難的大環境下,包括伊美爾在內的醫美機構都在經受賺錢難的苦悶。
文丨煙酰胺
設計丨時光
運營丨薄荷
#伊美爾# #醫美#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