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小春 武田制藥獨家對賽柏藍回應:抑那通無裁員計劃 01 暫無裁員計劃 就近日網傳武田制藥旗下產品抑那通(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裁撤銷售團隊一事,賽柏藍聯系武田中國宣傳部得到回應,相關消息并不屬實。 武田制藥稱,目前,抑那通的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小春
武田制藥獨家對賽柏藍回應:抑那通無裁員計劃
01
暫無裁員計劃
就近日網傳武田制藥旗下產品抑那通(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裁撤銷售團隊一事,賽柏藍聯系武田中國宣傳部得到回應,相關消息并不屬實。
武田制藥稱,目前,抑那通的業務在中國市場持續、穩定發展,公司確認沒有針對抑那通產品線團隊的裁員計劃。
據了解,抑那通是武田制藥旗下一款GnRHa類藥物,其獲批適應癥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與兒童中樞性性早熟的治療。據安信證券預測,武田制藥亮丙瑞林微球產品保守估值在230億元。
由于微球制劑的生產技術壁壘極高,目前只有上海麗珠和北京博恩特兩家藥企實現國產化生產。具體競爭格局上,武田的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66.9%降到2018年上半年的38.1%,目前仍然是市占率最高的廠家。
價格方面,上海麗珠和北京博恩特該產品的最新中標價格在1300元左右,日本武田生產的亮丙瑞林微球的最新中標價格在1600-1700元之間,比國產仿制藥貴20%-30%。
就該產品未來的規劃,武田制藥回應稱,腫瘤領域是武田的核心治療領域之一,抑那通是該領域在中國的一款重要產品,公司會根據業績評估定期進行區域業務調整,確保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兒童性早熟等多個業務領域進行持續的業務發展與更廣的市場覆蓋。
雖然此次針對抑那通并無裁員計劃,但是去年12月武田制藥宣布出售部分非核心業務至海森醫藥的相關業務變動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定的人員調整。
2020年12月21日,武田制藥宣布以3.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96億元)的交易總額剝離中國大陸心血管和代謝領域的產品組合等非核心業務至海森醫藥,涉及亞寧定等5款藥物。在2019財年,這些產品的凈銷售額達近1.095億美元,主要的銷售貢獻來自于亞寧定。
根據當時雙方的合作協議,海森將獨家擁有上述剝離產品在中國大陸的權利、所有權和權益。待交易完成后,直接隸屬于中國大陸內科事業部負責這些產品的員工將會轉移至海森。武田制藥還與海森簽訂生產和供應協議,將繼續為海森生產和供應這些產品。
對于這次人員調整,武田制藥告訴賽柏藍,目前武田與海森雙方正在積極配合開展與交易相關的工作,交易正式完成后會發出正式通告。而在過渡階段,武田制藥將繼續持續地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
02
100億分拆
實際上,除上次分拆海森外,近年來,武田制藥一直處于賣賣賣的狀態。
從2019年5月將干眼癥及改善其癥狀的處方藥Xiidra以53億美元出售給諾華,到2020年12月與海森醫藥的交易,武田累計完成了10項以上的業務剝離。
就這些出售行為背后的原因,業內觀點普遍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武田2019年大手筆收購Shire(夏爾)后背上了300億美元的債務,債務壓力之下出售產品。
2019年1月8日,武田制藥斥資460億英鎊收購罕見病制藥巨頭夏爾,背上了超30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的同時也順利躋身全球十大生物制藥公司。武田制藥于收購完成的同時宣布了一項價值達100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剝離計劃,欲出售包含其舊總部在內的21項非核心資產。
就這一百億拆分計劃,武田制藥對賽柏藍表示,剝離非核心業務或資產是武田制藥為聚焦這些核心業務領域優化業務組合和業務運營的重要部分。
目前武田已在全球成功的完成了10項以上的業務剝離,達成剝離超過100億美元非核心業務的財務目標。下一步,武田制藥計劃在2021財年至2023財年期間,利用業務剝離所得繼續削減債務,實現凈債務/經調整息稅前利潤2倍的目標。
除了背負的債務,亦有業內人士認為,武田制藥剝離非核心資產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跨國藥企普遍面臨的專利懸崖問題。
據統計,在2020——2030的十年間,武田制藥專利到期的藥品將多達十余款,其中年收入超300億日元的占100%,超500億日元的超過45%。
就這一問題,武田制藥回應稱,武田制藥從2015年起便對公司戰略進行了調整,專注于腫瘤、罕見病、神經科學和消化四大治療領域,并在血液制品(PDT)及疫苗領域進行專項研發投入。
武田全球2020財年財報顯示,在2020財年,上述領域的收入約占2020財年總收入的82%,基礎收入同比增長4.7%。
去年,武田制藥宣布了在華的下一步發展計劃,即 “武聚未來”,預計到2025年,武田將在中國上市超過15款創新藥。
武田制藥告訴賽柏藍,上述15款新藥的治療布局將主要集中于罕見?。ê币姵鲅膊〖昂币娺z傳代謝疾病)、腫瘤(目前已涉足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瘤及骨髓瘤等領域,未來還將進入血液腫瘤領域的白血病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肺癌等領域)、消化(如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炎癥性腸病、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疾病的創新藥物)和血液制品領域,同時,武田也將引進神經科學領域的創新產品,如用于發作性睡病治療的全新藥物等。
據了解,2020年,武田制藥共有7款創新產品和新適應癥在華獲批或上市:myPKFiT? 、安吉優?、達澤優?、飛澤優?、安適利?新適應癥、維葡瑞?。未來,武田制藥稱,預計到2030年,武田中國將成為武田全球第二大市場。五年內,武田在中國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望超過20%。
03
跨國藥企調整成風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跨國藥企原研產品專利懸崖的迫近,剝離成熟產品聚焦更有競爭力的主業成為跨國藥企發展的主旋律。
除武田中國外,據不完全統計,賽諾菲、禮來、輝瑞、暉致等跨國藥企均在華有相關業務調整。究其原因也逃不過聚焦主業這四個字。
促使跨國藥企不約而同進行調整的則是目前國內的政策環境。
一方面國家積極推動一致性評價,提升國內相關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帶量采購加速仿制藥替代原研,也給了跨國藥企不少壓力。實際上,隨著醫改的推進,聚焦核心主業,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成為國內外藥企的共同選擇。
無論是跨國藥企還是國內藥企,均開始了重組架構、出售部分產品權益、重整團隊、調整戰略目標的多重嘗試。
銷售代表的工作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面臨相應的調整。
在這個過程中,工作可替代性較強、人效產出較低的醫藥代表或成被裁撤的對象??梢灶A料,醫藥代表的團隊將會縮減,需要隨時代而動的除了企業,還有相關代表。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