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翁國星等7位全國人大代表向國家醫保局建議院外專家會診費上調至500-5000元/小時,8月16日,國家醫保局回復了這一建議。 作者|蕭秦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人大代表建議上調院外專家會診費 “院外專
前不久,翁國星等7位全國人大代表向國家醫保局建議院外專家會診費上調至500-5000元/小時,8月16日,國家醫保局回復了這一建議。
作者|蕭秦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人大代表建議上調院外專家會診費
“院外專家會診費”曾多次惹出爭議。為此,翁國星等7位全國人大代表向國家醫保局建議院外專家會診費上調至500-5000元/小時,8月16日,國家醫保局回復了這一建議。
據《看醫界》了解,7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將“院外專家會診費”參照律師收費標準,上調至500至5000元/小時或5000至50000元/件;或者參照全國知名專家授課費標準1500元(每學時40分鐘),上調至11250元(手術時長300分鐘),促進院際會診方便病人得到最佳治療。
而醫保局進行了相關調研后,答復稱:院際會診屬于個性化較強的醫療服務需求,我國各地對于高等級專家提供的院際會診服務制定了差別化的價格。有的省份對于院際會診制定了政府指導價,如福建省院際會診(省外副主任及以上醫師)價格600元/次,比普通門診診查費(主任醫師)高12倍;有的省份則按照特需或個性化醫療管理,由公立醫院自主確定價格,如北京、廣東、重慶醫院自主制定的價格一般為600-1500元不等,比北京市普通門診診查費(主任醫師)高6-15倍。
醫保局表示,目前,醫保部門正在積極研究推進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總的思路是強化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堅持人民立場,建立合理補償機制,穩定調價預期,確保群眾負擔總體穩定、醫?;鹂沙惺堋⒐⑨t療機構健康發展可持續,提高醫療衛生為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
“我們將穩妥有序試點探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和優化,平衡好醫療事業和各方承受能力,促進醫療資源有效供給和均等化,同時配合有關部門深入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等相關改革,充分反映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搬t保局回復稱。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人大代表翁國星,是福建省立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福建省立醫院副院長。兼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會第六、第七屆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激光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編委、美國胸心血管外科雜志(中文版)編委等。
全國曾發生多起專家會診費糾紛
院外專家會診本來是很正常的一項醫療協作活動,目的是為了患者的治療安全和便利。不過近年來,全國已發生多起因院外專家會診費產生的糾紛。
2020年12月,河南永城中心醫院接診了一位患者,該患者因腰間盤突出需在醫院進行手術。因病情較重,雙方術前約定,請專家前來會診,并支付3000元專家費。然而,手術后患者家屬向媒體爆料稱,醫院在手術中向其要求支付專家費,他認為不合理。事后院方表示,3000元專家費已退還給患者,已經支付給專家的會診費由相應科室承擔。
另外一起因院外專家會診引起的糾紛,不僅涉事醫生和相關科室負責人被做出嚴肅處理,醫院也被給予了警告處分。
2019年4月,一則“沛縣中醫院變相索要紅包?醫生手術途中向患者索要萬元現金”新聞再次引起業內關注。據報道,江蘇徐州沛縣中醫院醫生因為向一名實施椎間孔鏡手術的患者收取了1.1萬元。患方認為這是“變相索要紅包”,并向12345投訴。
當地衛健委調查認定,會診費的支付方式違反《醫師外出會診管理的暫行規定》第15條:會診費應由邀請醫療機構支付給受邀醫療機構,并納入財務管理的規定。醫院被給予了警告處分,責令限期整改,并責成醫院依照相關規定對涉事醫生和相關科室負責人做出嚴肅處理,同時責令退還會診費。
同年7月,山西省洪洞縣一位患者因腦梗在縣醫院神經外科進行放支架手術,被收取了1萬元的費用,院方稱是給北京某三甲醫院專家的專家費,但醫院并沒有給收據,當時,涉事醫生被停職接受調查。
專家會診費制度亟待改革
據《看醫界》了解,關于專家會診費,原國家衛生部曾頒布《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對此有過明確的細則。
《暫行規定》指出,醫療機構在診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請其他醫療機構的醫師會診時,經治科室應當向患者說明會診、費用等情況,征得患者同意后,報本單位醫務管理部門批準;當患者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應征得其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同意。
關于會診收費,《暫行規定》規定,會診中涉及的會診費用按照邀請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規定執行。會診中涉及的治療、手術等收費標準可在當地規定的基礎上酌情加收,加收幅度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確定。
邀請醫療機構支付會診費用應當統一支付給會診醫療機構,不得支付給會診醫師本人。會診醫療機構由于會診產生的收入,應納入單位財務部門統一核算。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表示,2005年7月1日起施行的原國家衛生部頒布的《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是16年前制定的收費標準,與當前的經濟發展已極不相應。
以某省2011版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規定為例,本地院際會診(三級醫院,副主任醫師以上)100元/次,外阜院際會診(三級醫院,副主任醫師以上)150元/次,至于會診中涉及的治療、手術等收費標準可在當地規定的基礎上酌情加收。未見有權決定加收幅度的省級部門的明確規定。
“也就是說,如果要按照政策規定收取,也就是按照100元/次或150元/次,可以開發票,而多收就不可能開出來發票。”《看醫界》專欄作者、陜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徐毓才表示。
近年來,有省份對醫師外出會診的收費和管理進行了調價改革,以醫保局回復為例,如北京、廣東、重慶等地醫院按照特需或個性化醫療管理,自主制定的價格一般為600至1500元不等。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收費標準,在目前的情勢下,還是很難說體現了醫生的勞動價值,或許這也正是會診費私下盛行的原因之一了。
不過,從多次曝光的案例來看,由于會診費低而走非正規途徑來“飛刀”,往往會將醫生自己陷入危險境地,對此,卓壯醫生集團創始人張梁平認為,醫生私下收費問題很麻煩,專家會診以及醫生多點自由執業,可以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平臺,由醫生集團出一份賬單,開服務費發票給患者,就可以解決這一尷尬困境。
徐毓才曾多次向會診醫生提醒:會診有風險,各方需謹慎,他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做一個實實在在的調研,做一個有可操作性的會診程序,定一個符合市場價值的會診價格,盡快制定一個符合客觀實際,能夠約束醫患雙方行為,保護醫患雙方權益的更加明確可行的政策規定,讓會診行為少些煩惱能夠造福各方,必要時也需要從法律法規方面保護各方利益。(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