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濟川藥業發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品種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將于2021年11月1日退出山東省醫保目錄。這是繼河北省醫保目錄后,該藥又一次的從地方醫保目錄退場。受此消息影響,濟川藥業股價連續三天下跌,13日收盤報收15.19元/股,
8月11日,濟川藥業發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品種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將于2021年11月1日退出山東省醫保目錄。這是繼河北省醫保目錄后,該藥又一次的從地方醫保目錄退場。受此消息影響,濟川藥業股價連續三天下跌,13日收盤報收15.19元/股,總市值縮水至135億元。
先是河北,再是山東,濟川藥業核心產品接連被兩省醫保目錄“清退”,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少了醫保目錄的放量加持,一品獨大的濟川藥業未來日子何以為繼?隨著醫保目錄省級增補品種的清退工作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面臨類似困境。
累計銷售超百億品種跌落的困境與未來
作為拳頭產品,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是濟川藥業的獨家劑型,自2013年上市以來,累計銷售超100億元,連續多年位居清熱解毒類口服中成藥第一名。2020年,濟川藥業實現營收61.64億元,其中清熱解毒類產品實現營收21.4億元,營收貢獻超三成。
據了解,2020年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在山東省的銷售金額約為1.64億元,退出該省醫保目錄后,預計市場將受較大影響。對此,濟川藥業在公告中寫道:“藥品的具體銷售規模除受到醫保支付政策的影響外,還會受到產品療效、品牌影響力和用戶的認可度等因素影響。公司藥品此次退出山東省醫保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暫無法估計,短期不會對公司的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濟川藥業的產品第一次退出省級醫保目錄。就在7月初,濟川藥業宣布,其全資子公司的主要品種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和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于6月30日從河北省醫保目錄中退出。2020年,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在河北省的銷售金額約為1.1億元,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在河北省的銷售金額約為5000萬元。
對于旗下產品退出省級醫保目錄,濟川藥業其實早有預期。在4月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時,濟川藥業就對產品退出省級醫保目錄的風險做過預估。濟川藥業表示,公司的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產品未納入本次國家醫保目錄,已納入部分省級醫保目錄。如果未來上述產品仍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則可能面臨未來3年內退出省級醫保目錄的風險。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在13省醫保目錄里,目前已有山東省、河北省“清退”該藥。
公開資料顯示,濟川藥業產品線主要圍繞兒科、呼吸、消化等領域,主要產品為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其中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為獨家劑型,臨床上主要用于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癤腫等。
除了被醫保清退外,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此前也被要求加強監管。2018年底,國家藥監局曾發布有關修改蒲地藍消炎制劑處方藥說明書的公告,在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方面做了說明,增加了惡心、嘔吐、腹脹等副作用,明確孕婦、過敏體質者、脾胃虛寒者慎用。
或受此影響,2019年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銷量同比下降24%。同年濟川藥業營收、凈利分別下滑3.83%、3.84%,出現上市6年來首次營收凈利雙降局面。而進入2020年,濟川藥業營收下降趨勢依舊。2020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11.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77億元,同比下降 21.30%。
面對主打產品銷售下降、退出醫保目錄風險等壓力,濟川藥業也在不斷探索如何提振業績。在2020年業績說明會上,濟川藥業董事長曹龍祥表示,公司目前大力發展日化業務。2021年濟川藥業也在公開平臺上表示后續還會與電商展開聯系,拓展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市場可供選擇的日化類品牌很多,藥企相較于專門從事日化的公司來說,渠道等優勢稍弱。事實上,日化帶給濟川藥業的業績貢獻并不算高。2020年,濟川藥業經營日化業務的主體江蘇蒲地藍日化有限公司的營收為5022.26萬元,凈利為578.75萬元。
對一個從未開發過并且競爭激烈的日化領域,想要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也非易事,對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依賴度高,市值大幅度縮水,想重拾投資者的信心,濟川藥業任重道遠。
近1200個品種已被醫保清退
醫保目錄省級增補的清退還在持續進行中,截至目前,多省市已經落地執行地方增補目錄調出政策,清退涉及近1200個品種,其中不乏大品種常用藥。
省級醫保目錄清退的大背景是國家醫保政策的調整。2019年之前,各省能根據自身情況,留出15%左右的增補空間,一些藥品若沒進入國家目錄,還有可能增補進入省級醫保目錄。而2019年發布的相關通知要求,各省需在3年內逐步將省內與國家醫保目錄不相符的增補藥品剔除掉,這意味著國家醫保局“醫保目錄地方增補品種清零”政策的落地。
如今大限已過半,各省的調出工作進入關鍵時刻。初步統計,已有北京、天津、重慶、浙江、貴州、云南、湖南、吉林等20余地相繼執行地方增補目錄調出政策。被調出目錄的品種多達1200種左右,其中不乏如復方益母草膏、藿香正氣滴丸、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門冬氨酸鉀復方醋酸地塞米松、米諾地爾以及阿莫西林注射劑等臨床常用藥以及眾多中成藥。其中,也出現了片仔癀、定坤丹口服液等名貴品種。此外,一些獨家藥品也被地方醫保“清退”,如陜西摩美得氣血和制藥有限公司的除翳明目片、浙江誠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膽益寧片等。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超10億產品中,共有37個為地方醫保目錄品種,隨著“清退”進入最后的倒數階段,超700億市場面臨大地震。
其中,以8.23%市場份額成為神經系統藥物的第一大品種的地佐辛注射液,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規模超過60億元;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2020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超過40億元。這些品種的后續市場走勢值得關注。

地方醫保重磅產品院內銷售規模(來源:米內網)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般被清退的藥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已經有了更好的替代藥品,二是臨床療效尚不明確的藥品,所有被調出目錄的藥品一定會有同類藥品可替代,不會影響患者的用藥和治療。國家嚴格規整醫保目錄,一方面是在處理各省的“歷史遺留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真正有價值的新藥騰地,確保更有療效的藥物能夠惠及患者。
首批國家重點監控品種市場萎縮近80%
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地方醫保增補品種需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三批清退工作,但沒有提出統一的標準和規則。從各省市公布的調整情況看,率先被醫保目錄“清退”的是重點監控藥品。
2019年7月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涉及20個品種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而在2019年8月公布的新版國家醫保目錄中,該重點監控目錄中的藥品全部調出。
近日有消息稱,有關部門近期向各省發布了輔助用藥目錄調整的征求意見稿,重點監控用藥目錄將2年1次進行動態調整,2021版目錄呼之欲出,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在沒有醫保目錄的放量加持下,從相關數據來看,納入國家版第一批重點監控的品種銷售額下滑明顯。20個品種2018年樣本醫院合計銷售數據為474.6億元,2019年市場規模降至378.5億元,2020年僅有109.8億元,市場萎縮近80%。
據米內網統計,首批國家重點監控目錄的20個藥品中,有11個為超10億品種,包括胸腺五肽、核糖核酸Ⅱ、轉化糖電解質、依達拉奉注射劑、小牛血清蛋白、奧拉西坦、腦苷肌肽、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磷酸肌酸鈉、復合輔酶和丹參川芎嗪。

超10億重點監控品種2018-2020年市場變化(來源:風云藥談)
受輔助用藥市場縮水等影響,部分相關企業業績已經開始大幅度下滑,尤其是那些未及時調整產品經營比重的企業。
2020年,景峰醫藥在業績預告中解釋其營業收入下降主要受藥品招標降價、地方輔助用藥等政策影響。此外,四環醫藥、大理醫藥、康恩貝等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
參芎葡萄糖注射液作為景峰醫藥主要營收產品之一,此前銷售額連續6年突破10億元,但在輔助用藥影響下,該藥近年銷售額連續下滑,從而影響公司整體業績。2019年和2020年,景峰醫藥連續兩年虧損,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83億元和-9.7億元。
大理藥業同樣未能幸免,2019年上交所曾對該公司下發問詢函,其回復表示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受醫保控費措施和用藥限制政策的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醒腦靜注射液和參麥注射液銷量下降。作為中西藥注射劑行業的上市藥企,輔助用藥的限制對大理藥業造成的陣痛仍難消,2020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2.14億元,同比下滑27.43%;凈利潤為323.17萬元,同比下滑76.07%。
在外界看來,主營產品單一是該公司的局限。大理藥業的主要產品為醒腦靜注射液、參麥注射液、亮菌甲素注射液,前兩者均為中成藥注射劑,合計銷售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一度超過90%。
得益于產品線的及時調整以及近些年往生物藥方面的轉型,麗珠集團業績受相關政策的影響較小。在鼠神經生長因子被調出醫保目錄之時,麗珠集團發布公告稱,其鼠神經生長因子2019年1-6月合計銷售收入約占公司同期營業總收入的4.58%,對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構成重大影響。麗珠集團指出,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的參芪扶正及鼠神經生長因子開始調整,同時參芪扶正及鼠神經生長因子的收入占比從原來的25%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3.4%,減少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國家醫療保險體系目前主要的特點是兜底、保基本。醫保目錄調整重點支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對人體疾病具有明確療效的藥物。企業除了把目標放在公立醫院外,還可以考慮對民營醫院、診所、連鎖藥店、單體藥店等進行渠道開拓。受限品種開辟“第二戰場”,可考慮在公立醫院由醫保藥轉為自費藥。在醫院銷售多年、市場用藥基礎深厚的口服藥,可往OTC渠道轉。
記者:陳淑文 編輯:陳雪薇
本文來源:醫藥經濟報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