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1年半年報,百濟神州銷售費用支出4.14億美元,產品營收凈額為2.45億美元。 8月6日,百濟神州公布了2021年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百濟神州實現產品總營收2.45億美元,同比增長107.95%;凈虧損額為4.14億美元,同比減少40.99%。
據2021年半年報,百濟神州銷售費用支出4.14億美元,產品營收凈額為2.45億美元。
8月6日,百濟神州公布了2021年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百濟神州實現產品總營收2.45億美元,同比增長107.95%;凈虧損額為4.14億美元,同比減少40.99%。
百濟神州收入主要源于五款產品:PD-1“百澤安”、BTK抑制劑“百悅澤”、PARP抑制劑“百匯澤”、IgG2單抗“安加維”,以及自百時美施貴寶引入產品“瑞復美”、“維達莎”等。
這其中,“百澤安”、“百悅澤”及“安加維”都是今年3月1日起以價格談判進入醫保的品種,也是百濟當前的王牌產品。本次中報是三款產品進入醫保后的首個季度成果。
從營收來看,“百悅澤”正處于持續放量階段,“百澤安”的競爭壓力則還在增強。
醫保價格談判放量效果到底行不行?各家財報數據正給出答案。
01 PD-1競爭壓力持續 醫保放量魔力不再
目前,國內已有5款國產PD-1單抗獲批上市,其中4款被納入醫保目錄,百濟神州是其中之一。
“百澤安”2020年3月正式上市,2021年3月正式進入醫保。但看“百澤安”的逐季銷售數據不難發現,醫保的放量效應十分明顯。

來源:百濟神州公告、招股書等公開資料
2021年一季度,百澤安實現營收4890萬美元,雖說比2020年一季度上漲了138.54%,不過環比下降了22.97%。之后,3月份納入醫保后“百澤安”開始放量,第二季度銷售額達7490萬美元。

來源:禮來公司半年報
百濟神州表示,“百澤安”一季度銷售下滑主要是因為補償經銷商。由于納入醫保后價格下調,此前分銷渠道中的存貨涉及補差價的問題。
但是,百濟神州不得不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與“百澤安”一起新進醫保的,有恒瑞和君實的PD-1,加上去年已經在醫保里的信達,四家國產PD-1讓市場的增長速度已經遠沒有過去那么樂觀。
信達與禮來在PD-1上有合作,根據禮來半年報,信迪利單抗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15億美元,幾乎是“百澤安”的兩倍。2020年1月信達PD-1進入醫保,當年上半年實現收入9.2億元,同比增長117%。相對來說,“百澤安”的醫保起步速度不如信迪利單抗。

來源:百濟神州招股書
這樣的局面,其實從去年三家PD-1都未進醫保時就能看出。
根據百濟神州的科創板招股書,恒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營收為48.9億元,列四家國產PD-1第一名;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實現營收24.9億元,緊隨其后;“百澤安”位于第三,營收11.2億元;君實生物墊底,銷售額10.9億元。
目前,君實生物尚未披露上半年業績,但市場普遍認為,之前的市場份額格局即使在進入醫保的背景下,也不會有大的改變。可想而知,在搶占PD-1市場的道路上,百濟神州還有很長路要走。
02 BTK抑制劑表現強勁 百濟神州面臨三線難題
相對來說,百濟的另一款核心品種BTK抑制劑“百悅澤”的市場優勢更加明顯。
“百悅澤”在與全球第一款上市的BTK抑制劑伊布替尼頭對頭臨床試驗中優勝后,逐步開啟增速模式。尤其是正式進入醫保后,“百悅澤”銷售增長趨勢明顯。
隨著2021年3月1日在國內正式以醫保價面向市場,百悅澤第二季度實現營收424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508.32%,與環比上漲也達到91.86%。長期來看,增速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來源:百濟神州公告、招股書等公開資料
作為治療血液類腫瘤的重要療法,BTK抑制劑的市場前景備受看好。從全球范圍來看,2020年BTK抑制劑的市場規模達72億美元,有機構預計2025年將達到200億美元,五年間復合增長率為22.7%。
不過BTK領域的競爭遠未飽和。目前,全球僅有5款產品BTK抑制劑獲批上市,百悅澤作為其中之一,現階段正是搶占市場的重要階段。
“百悅澤”目前在中國已經獲批三個適應癥,在美國、智利、以色列、加拿大、阿聯酋也均獲批上市。今年7月30日,“百悅澤”出現在了醫保談判形式審查名單之中,今年新獲批的華氏巨球蛋白血癥相關適應癥也將進行醫保談判。
從銷售數據直觀看,BTK抑制劑似乎表現出比PD-1更強勁的增勢。“百悅澤”的時代,似乎才剛剛開始。
但是,百濟也有難以擺脫的問題。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研發費用6.77億美元,同比上漲14.66%;銷售、一般和行政管理費用(以下簡稱“銷售費用”)4.14億美元,同比上漲79.29%。
對比近6個季度各項花費可以看出,百濟神州研發費用增速穩定,銷售費用不斷翻高。自2020年一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百濟神州總營收上漲166.28%,銷售費用上漲116.93%,研發費用上漲17.02%。
來源:百濟神州公告、招股書等公開資料
總營收看似漲勢兇猛,但銷售費用的高企讓百濟神州成本居高不下。據百濟神州在科創板公布的招股書,自2018年以來百濟的銷售費用率就處于逐年攀升階段。
尤其是2019年末開始銷售自研產品后,百濟神州開始擴充銷售團隊規模以及擴大營銷網絡,2020年至今銷售費用暴漲。
橫向對比來看,君實生物和信達生物初建銷售團隊時銷售費用率分別達到過700.03%和1435.12%,百濟神州在銷售上花的錢似乎也并不算多。
不過此時的百濟神州,需要在三條線上同時忙活:研發和銷售上大量投入不能缺失;三地上市后,資本市場一定是急切地想看到醫保放量后,百濟神州能夠實現自身造血,及早產生利潤。
這或許是個悖論,就看百濟神州能不能做好。
文丨煙酰胺
設計丨時光
運營丨代山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