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國內幾家大型醫院集團受到邀請,對首都醫療進行盡調。盡調很正式,北京市國資委的領導出面,對首都醫療的總估值含債共18.14億,如果收購北京國資委手中70%多股權,需要付12.7億。 這不是首都第一次尋求外部幫助,首都醫療曾分別向華潤醫療集團、鳳
2020年初,國內幾家大型醫院集團受到邀請,對首都醫療進行盡調。盡調很正式,北京市國資委的領導出面,對首都醫療的總估值含債共18.14億,如果收購北京國資委手中70%多股權,需要付12.7億。
這不是首都第一次尋求外部幫助,首都醫療曾分別向華潤醫療集團、鳳凰醫養、國藥集團等十余家機構伸出過橄欖枝,均以失敗告終。
這次也不意外,受邀者“覺得太貴了,首都醫療收入太低,資產太重,成本太高,賬根本算不過來。”
因為連年虧損,又難以找到接盤者,2021年6月,當首都醫療掛牌北交所時,73.13%股權的轉讓價格,降至2.59億元。
這也意味著,資產極速縮水到一年多前的五分之一不到。
這個坐擁國資背景和北京三甲資源,創立之初就起名“首都醫療”的國資社會辦醫集團,以這種方式宣告8年經營的失敗。
2021年,是首都醫療成立第8年,按照社會辦醫長期投入,緩慢回報,10年能夠站穩腳跟的規律,首都醫療本應該迎來發展的上升期。
外人難以敘述宏觀。但是多位接近首都醫療的受訪者告訴八點健聞,首都醫療確實拿的一手好牌,走到目前這一步,雖是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含著金湯匙出生
首都醫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錢、資源、政策、賽道無一不強。
在它誕生的2014年,正是社會辦醫的熱潮期。
作為公立醫院的補充,國家大力推動社會辦醫,全國各地國資陸續進入醫療市場,包括北京市國資委、云南國資委、多地城投在內,收購、創辦新的醫療機構。
北京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北京國資)領銜創辦的首都醫療更是焦點中的焦點。北京曾引領全國醫改,北京國資委配合北京市政府的醫改,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此后不斷投入,在當時看來是理所當然。
單是一個300張床位的北京愛育華婦兒醫院,固定資產投入就達到10億元。
2015年,深圳前海光大為首都醫療增資5.49億元,注冊資本達到13.67億元。
除了手上有錢,國資辦醫最大的優勢還是資源優勢。
所以在創立初期,“在衛生局、醫管局的指導下,積極與市公立醫院合作”就成為了首都醫療的發展戰略。其定位很高,希望通過嫁接北京極其豐富的三甲資源,做醫院戰略合作,開分院。
首都醫療也確實掌握著“看起來很美”的公立醫院授牌和專家資源,愛育華醫院開業之初,就先后和北京市婦產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后文稱兒研所) ,以及北京市兒童醫院開展技術合作。
2015年底,首都醫療還以特許經營方式與海淀婦幼醫院簽署合作,新建新海淀婦幼醫院。首都醫療集團出資建院,支付海淀婦幼特許經營相關費用。海淀婦幼授權其使用自身品牌、人才、技術、管理經驗等經營資源。
雙方的合作當時被認為是,北京市公立醫院特許經營模式的“破冰之舉”?!澳霉⑨t院的牌子開分院,如果做的好,這種模式,確實名利雙收?!睒I內人士對八點健聞分析。
2016年,首都醫療和積水潭醫院合作共建的“積水潭國際骨科醫院”,該項目也得到了昌平區政府的的大力支持,被列入昌平區2016年重點工程項目。昌平區政府甚至要求由當時的區衛計委(現昌平衛健委)牽頭推進項目實施進度。
當時的規劃是,“各相關部門對行政手續審批和周邊市政配套設施改善給予大力支持,為項目全力推進做好保障工作,力爭實現項目春季開工,年內完成大部分工程改造建設、2017年開業運營?!?/span>
首都醫療的管理層在多個公開采訪中,也都強調,其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推行新醫改的大背景之下,尋找到自身發展的機會。而當時,首都醫療集團正在開展多個與公立醫院合作項目,在成立的前兩年里,首都醫療的起步看起來十分完美。
外行領導內行,按行政級別管理
而且,和同期入局的華潤、中信、北大國際醫院相比,首都醫療手握北京國資10億元的注冊資本,并沒有選擇去做大型綜合醫院,其選擇的,都是需要醫療消費升級的重點??啤?/span>
從首都醫療創立時負責人歸靜華的公開采訪,可以一窺其對未來醫療版圖的規劃:在整合國資公司當時已投資的婦兒、康復等醫療健康產業項目的基礎上,在北京市稀缺的醫療資源,例如康復、婦產、老年病以及高精尖的骨科、心臟、腫瘤等領域,繼續投資。
無論是北京愛育華婦兒醫院、積水潭國際骨科醫院、還是北京國資此前收購后來被放入首都醫療旗下的英智康復醫院,都是醫療服務領域最熱門的賽道。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首都醫療的掌舵者少有醫療背景和醫院管理經驗,導致公司戰略和執行都出現巨大問題。
首都醫療的主要債務,都來自愛育華婦兒醫院。醫院開業,固定資產投入就達到10億元,導致該院在開業第一年借款規模就達10億元,但是該院建筑面積7.3萬平方米,設計床位僅300張單人床。
這樣的重資產投入,在業內人士看來,是難以理解的。醫療本身是重資產的行業,但在不得不重的情況下,應該盡量輕。
首都醫療卻投了全重資產?!拔覀円豢赐赀@點收入根本支撐不了。光貸款和折舊攤銷,你就永遠算不過賬?!鄙鲜鰠⑴c了首都醫療盡調的知情人士告訴八點健聞。2019年,愛育華總資產9.9億元,其中含8.23億自有房產,總負債接近16億元,帶息金融借款13.5億元,凈資產負5.88億元。光是每年利息折舊金額就達到上億元的規模。2020年,借款已經攀升到16億元,年度利息折舊規模1.16億元。
但是愛育華2018年年收入才1.25億元,凈虧損1.46億元。愛育華雖然號稱有兒研所的專家資源,“但大家都在搞關系和搞管理,沒有什么在干經營。業績增長很弱,連續兩年申請醫保都未通過,沒有醫保,經營當然是巨虧?!鄙鲜鲋槿耸勘硎?。
首都醫療旗下另一大醫療產業,英智康復是國內最早進入骨科康復賽道里的玩家,在被首都醫療收購前,有一定的市場化運營基礎,在業內人士看來,“比首都醫療收的其他的板塊做的都好?!钡窃诒皇召徍螅谑锥坚t療更強的政府資源和股東的支持下,英智康復并沒有越做越好。
另一位業內人士對八點健聞分析,英智康復在北京的多個康復養老社區,“一看都是那種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租金很高,沒有產權,賬根本就算不過來,項目就盤不活?!?/span>
一位曾帶著初創團隊入駐英智康復進行深度合作,在鳥巢診所和京西醫院先后工作的康復界人士則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在合作的2年里,他親眼看到了這種體制下,跑馬圈地的速度無人能敵,運營卻一言難盡?!氨热缫粋€診所的領導比康復師還多,比如3年換了6個院長。這種體質下的運營,讓領導層至少一半以上的精力內耗掉了?!?/span>
而且,首都醫療市屬國企控股、央企資本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結構加劇了其管理、運營的低效。首都醫療的管理者都是從北京各大國企抽調而來,“所以無論是在首都醫療層面,還是在他的股東層面,派系斗爭嚴重。號稱混合所有制,內部基本上都是按行政級別在管理。干啥事都像政府機構一樣。”知情人士坦言,首都醫療層面上沒有什么決策權限,很多重要的決策沒法拍板,還得往上報。
決定醫院成敗的,并不是資源好壞
首都醫療借助國資背景以及政策優勢,各種政策性內容執行通暢,擴張非常迅速?!耙驗橛袊Y公司在兜底,融資上,股東都有錢,支持首都醫療做了很多冒進的事,最后就全是爛攤子?!?/span>
這和首都醫院資源型戰略密切相關:無論是通過合作共建、股權合作,還是業務合作的方式,首都醫療都是希望利用其深厚的背景,嫁接北京的三甲資源,和最好的醫院的合作,“走的是上層路線,思路很好,但是最終發現落不了地?!?/span>
就如“積水潭國際骨科醫院”等多個和公立醫院合作的新院區,最后甚至未能開業,直接反映了首都醫療走資源型的上層路線,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也不具備可復制性。
“這些醫院的問題不是在運營中出現的,是在并購和這種新院設立的過程中出現的?!鄙鲜鲋槿耸空f,“更多的時候它是一個政治化的經營行為導致的。一涉及到并購,這里面就這里面有大量的利益,有大量目前還未披露的問題?!?/span>
背后驅動的資源和利益方太多,太復雜,首都醫療也難以把控全局。有時候,一條腿斷了,整個模式就全失敗了。
但是首都醫療始終堅持這一路線。2019年離開首都醫療集團的原總裁隋國平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的博士生,曾在北大國際醫院工作過,專門負責和北大腫瘤醫院的合作。在業內人士看來,首都醫療找來隋國平,也是看中了和北大腫瘤醫院的合作機會。
“但是國家推動社會辦醫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更市場化去競爭,不是說讓你依賴原有的體系去耗資源?!币晃粯I內人士批評道,“想在北京薅資源,根本就沒不具有可復制性。相反,那些做的好的社會醫集團、??漆t院,其模式一定都是可復制的?!?/span>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光是2018年到2020年,首都醫療資產就由22.73億元縮水至14.84億元,負債一路走高至18.34億元,已經資不抵債。同時,首都醫療的營收卻一路下滑,凈利潤值連續三年為負,且虧損規模逐年擴大,2018年-2020年三年時間里,首都醫療就虧掉了12.92億元。
在北京市國資委的市屬國企的排名里,首都醫療常年墊底。到了2020年11月,北京市國資公司收到了來自北京市委第十輪巡視的意見——北京國資公司主責主業不聚焦,健康醫療等行業投資虧損嚴重,要求加快推進首都醫療集團退出工作。
三甲云集的北京,社會辦醫“大樹底下不長草”?
首都醫療的失敗并非孤例。依靠北京大學的眾多優質醫療資源,北大醫療集團及其主要資產北大國際醫院仍然負債上百億,年虧損10多億,其收購案不久前才塵埃落地。
首都醫療和北大國際醫院的困境,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在醫療資源豐富,三甲云集的背景,社會辦醫真的很難成功嗎?
很長時間內,社會辦醫主體都希望在三甲云集的北京,大樹地下好乘涼,分得一杯羹。但在落地的過程中,他們越來越多的發現,“現在基本上是大樹底下不長草,因為大樹跟小草他們都在爭陽光,都在爭雨水?!睆V州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GAHA)主任莊一強告訴八點健聞。
北京的確醫療資源豐富,但是對于社會辦醫來說,是否能做起來,卻像是一把雙刃劍。
“跟北京這種頂級的公立醫院合作,大家都是一把心酸淚,因為它們太強勢?!币晃会t院并購集團管理者坦言,“我們現在更喜歡收購地方上領先的龍頭醫院,增長速度快很多?!?/span>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北京,真正能把社會辦醫做好的反倒很少:在和北京公立醫院合作的過程中,諸如首都醫療、北大國際醫院這樣有國資和校企背景的醫院集團,有一定的紅利,但是卻不足以支撐其在醫療這個需要長期投入、積淀的行業里取得成功。
“背后的原因一般的人都不怎么提,或者說也沒看到,那就中國目前的醫療狀態,醫院與醫院之間存在的是競合關系。”莊一強分析,“表面談的都是合作,但是常常是競爭多于合作。”
在現有的模式下,醫院90%的收入需要靠自己掙,每家醫院都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北京大學有多個附屬醫院,北京市級的醫院也很多,沒有誰有責任去幫助北大國際醫院和首都醫療。”
在業內人士看來,首都醫療剛出來就有點像“暴發戶”,背景很好,也有錢。但是走資源路線,這種做法已經被多次被證明,在醫療這個需要積淀的行業里,行不通。背景、資源和雄厚的資金反而成為了限制其發展的掣肘,首都醫療始終未能斬斷走捷徑的念想,未能腳踏實地的立足自身。
“導致其不按市場規律在做,沒有做好定位,不腳踏實地做經營,這是沒有辦法做好醫院的?!币晃粯I內人士分析道,而成功的社會辦醫,諸如愛爾眼科,亞洲心臟病醫院、溫州康寧醫院、三博腦科等,從第一天就立足于自身的專科定位,直面競爭,“真正的資源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有專業技術能力,腳踏實地做經營的?!?/span>
據知情人士透露,首都醫療的接盤者已經確定,正是鳳凰醫療,73.13%股權的最終成交價2.64億,按照此前媒體報道的25億的估值,首都醫療的估值已經跌去近9成。
朱雪琦、季敏華、李琳|撰稿
徐卓君|責編
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