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成績單:強生領銜,羅氏新藥發力,輝瑞新冠疫苗大賣113億$ 來源:藥智網/三葉草 進入7月以來,據藥智網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30日,已有強生、輝瑞、羅氏、諾華、BMS等10家企業相繼公布2021年上半年年中報。 其中強生制藥以456.33億美元為跨國藥企2021年上
半年成績單:強生領銜,羅氏新藥發力,輝瑞新冠疫苗大賣113億$
來源:藥智網/三葉草

進入7月以來,據藥智網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30日,已有強生、輝瑞、羅氏、諾華、BMS等10家企業相繼公布2021年上半年年中報。
其中強生制藥以456.33億美元為跨國藥企2021年上半年營收最多的企業,其次是羅氏制藥,338.77億元,排名第二;輝瑞335億美元排名第三。
從增長速度來看,2021年上半年除渤健外,盡管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各大企業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速,其中輝瑞制藥增長速度最快,2021年上半年營收達到335億美元,同比上年增長68%。其次為阿斯利康,同比增長了23%;吉利德科學和強生分別增長18.23%和17%。
10家跨國藥企營收概況

強生銷售額456.33億美元
創新藥貢獻過半
7月21日,強生公布2021上半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總收入456.33億美元,同比增長16.9%。三大業務板塊中 (制藥、醫療器械和消費者保健);創新藥仍舊是其營收最主要的來源,上半年收入247.98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占總營收的54.24%。
抗炎藥Stelara(烏司奴單抗)、靶向CD38的抗艾藥Darzalex(達雷妥尤單抗)、Imbruvica(依布替尼)、銀屑病藥物Tremfya(guselkumab)、前列腺癌藥物Erleada(阿帕他胺)等成為其推動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烏司奴單抗銷售額最高達44.22億美元;其次為達雷妥尤單抗和依布替尼,分別銷售27.98億和22.41億美元。此外,增長最快的是Erleada(阿帕他胺),2021上半年銷量為5.63億美元,增幅達到80%以上。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強生的COVID-19 疫苗為其提供了新的增長力,上半年實現了2.64億美元美元的收入;不過由于安全性以及病株突變等因素,市場增長緩慢。
羅氏“三駕馬車”銷售下滑40%
新藥發力拉動業績
7月22日羅氏發布半年報,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羅氏制藥全球總營收307.13億瑞士法郎(折合美元為338.77億美元),同比增長8%;同強生一樣,制藥板塊營收為其營收主要的來源,占70.56%,達216.71億瑞士法郎,不過因受生物仿制藥與新冠疫情的沖擊,制藥業務營收同比去年下滑-3%;利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以及曲妥珠單抗“三駕馬車”上半年銷售額皆下滑在40%左右。
不過另一方面,近年獲批的新藥在不斷成為業績增長的新的拉動力,2017年上市的CD20單抗——Ocrevus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最多,達24.38億瑞士法郎;雙特異性因子IXa和因子X定向抗體Hemlibra增長最快,同比增長45%,達13.93億瑞士法郎。
輝瑞營收增長68%
mRNA新冠疫苗半年賣出113億美元
7月28日,輝瑞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上半年總收入335億美元,同比增長68%。創新產品Eliquis(阿哌沙班)、Ibrance(哌柏西利)、Xtandi(恩扎魯胺)以及生物類似藥是其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不過重磅品種Ibrance(哌柏西利)銷售收入持續放緩。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mRNA新冠疫苗成為輝瑞上半年業績增長的強大助推力,銷售達113億美元!占整個營收比例的33.73%,為輝瑞上半年銷量最高的產品。
另值得提及的輝瑞制藥在第二季度財報在電話會議上,介紹了8項潛在“first-in-class”研發項目的最新進展,其中包括輝瑞與BioNTech聯合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作為增強接種疫苗的表現,表示在接種第二劑BNT162b2疫苗6個月之后,接種第三劑增強疫苗表現出與此前一致的安全性特征。針對野生型病毒,接種第三劑疫苗后中和抗體滴度與接種完第二劑疫苗后相比,提高5-8倍。
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病株不斷變異的情況之下,第三針加強針成為必然,如此看來,輝瑞醫藥新冠疫苗或將持續放量,為其拉動業績進一步的貢獻力量。
諾華營收254億美元
基因療法銷售增長69%
7月21日,諾華公布2021半年報,上半年營收253.67億美元,同比增長7%,凈利潤49.54億美元,同比增長23%。創新藥與仿制藥兩條業務主線中,創新業務為其主要業績來源,上半年創新藥凈銷售額為207億美元,同比增長9%。
風濕免疫科重磅炸彈Cosentyx(司庫奇尤單抗),2021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2.28億美元,為其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最高的藥物;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的基因療法Zolgensma2021上半年銷售額增長最快,同比增長近70%(6.34億美元);其次沙庫巴曲纈沙坦上半年也表現不俗,實現收入16.75億美元,同比46%。
BMS“O藥”元氣復蘇
創新藥貢獻超90%的業績
7月28日,百時美施貴寶(BMS)公布2021Q2業績,上半年總收入227.76億美元,同比增長9%。重磅品牌藥物上半年營收為其公司營收貢獻超90%。其中免疫學領域,免疫調節劑Revlimid(來那度胺)銷售額最高達,61.46億美元;其次是重磅產品抗凝藥物Eliquis實現了56.78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8%;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Yervoy上半年營收接近10億美元,同比增長26%,為今年增速最快的藥物。

此外,“O藥”Opdivo 2020年因受疫情影響出現了業績下滑,不過進入2021年逐漸“恢復元氣”,上半年營收超過36億美元;近年新上市的產品也不斷發力,Reblozyl、Zeposia以及Onureg等上半年業績也不斷得上漲,未來有望成長為支撐BMS營收的重磅產品。
在研發方面,BMS也在不斷發力,BMS上半年研發支出為55億美元,第二季度研發支出為32.71億美元。
默沙東營收220億美元
K藥依然強勁
7月29,默沙東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上半年總收入220.29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藥品業務上半年累計貢獻192.18億美元,同比增長12%。2020年因受疫情影響,多款業績因放緩,進入2021年逐漸恢復元氣,其中Gardasil 9/Gardasil和Bridion上半年分別累計營收為21.51億美元(+23%);7.27億美元(+39%)。
此外,K藥銷售收入80.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同時在不斷的公攻克研發引進COVID-19治療產品。

賽諾菲營收173億歐元
度普利尤單抗表現亮眼
7月29日,賽諾菲公布2021半年財報數據出爐,營收共計173億歐元,制藥業務與疫苗業務收入分別為132億歐元(+1.4%)和19.4億歐元(+5.5%)。
其中特應性皮炎、哮喘治療重磅藥物Dupixent(度普利尤單抗)表現亮眼,上半年銷售收入達到22.9億歐元。目前Dupixent已在44個國家上市,預計今年將在其他54個國家推出該產品。在中國,Dupixent于今年6月獲得批準,預計將有超過15萬患者有資格接受治療。另據EvaluatePharma發布預測報告,Dupixent在2026年銷售額將達到93.86億美元,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抗炎藥。
此外,PD-1單抗Libtayo(cemiplimab)和CD38單抗Sarclisa(isatuximab)銷售基數小,不過依舊處于業績增長階段。
阿斯利康上半年營收 155.4 億美元
新冠疫苗賣了 11.36 億美元
7 月 29 日,阿斯利康發布 2021 年半年報,上半年營收 155.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得益于收購 Alexion 制藥公司的貢獻,以及抗腫瘤產品的銷售增長。
據財報顯示,抗腫瘤業務抗腫瘤板塊營收 6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其中第三代 EGFR 靶向藥 Tagrisso(泰瑞沙)賣得最好,上半年營收 24.5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此外Farxiga(達格列凈)增長最快,同比增長60%。
此外新冠疫苗盡管受血栓事件影響,上半年仍賣了 11.36 億美元;此外,并購和研發高投入來補充管線和新產品,上半年阿斯利康研發費用達到 35.42 億美元,增長超過 20%,主要用于其新冠疫苗、藥物以及抗腫瘤管線的研發投資。
吉利德科學扭虧為盈
瑞德西韋需求增長
7月利德科學發布2021財年中報公司,營業收入126.40億美元,同比增長18.23%,凈利潤32.27億美元;主要原因是Veklury(瑞德西韋)、Biktarv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產品需求增加。
據財報顯示,吉利德科學上調了2021年全年業績指引,預計2021全年產品銷售額在244億美元至250億美元之間,此前為237億美元至251億美元,公司表示反映了今年上半年的穩健業績以及對2021年下半年的最新預期。
公司同時對其他業績指引進行了更新,預計2021全年產品銷售額(不包括Veklury)為217億美元至219億美元之間,此前為217億-221億美元 ;Veklury銷售額為27億美元至31億美元,此前為20億-30億美元。
渤健凈利下滑超50%
Aduhelm半月賣收入160萬美元
7月23日渤健公布2021半年報,上半年營業收入54.69億美元,同比下滑24.21%,其中產品收入44.48億美元,同比下滑-21.97%;凈利潤14.30億美元,同比下降52.31%。
Tecfidera因仿制藥的激烈競爭,上半年僅賣出9.67億美元,同比下滑57.60%;不過Spinraza(諾西那生鈉)、Tysabri(natalizumab)銷售額等有稍微的增長,不過也難低Tecfidera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于今年6月獲得FDA批準的Biogen阿爾茨海默病新藥Aduhelm(aducanumab),上市僅半個月,為該公司貢獻了160萬美元的收入。
責任編輯:三七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藥智網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