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北京 ——今日《互聯網健康科普倡議》(下簡稱《倡議》)正式發布。《倡議》由人民網·人民健康攜手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發起,聯動醫藥企業、互聯網醫院、零售藥店、媒體平臺共同參與,旨在推動互聯網健康科普形
2021年7月30日,北京 ——今日《互聯網健康科普倡議》(下簡稱《倡議》)正式發布。《倡議》由人民網·人民健康攜手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發起,聯動醫藥企業、互聯網醫院、零售藥店、媒體平臺共同參與,旨在推動互聯網健康科普形成行業規范、打造高素質科普人才、輸出高質量科普內容、提升大眾健康素養。GSK消費保健品作為醫藥企業代表用行動支持該《倡議》的發布,攜手大健康產業鏈各方共同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互聯網健康科普生態圈。

2021年7月30日,《互聯網健康科普倡議》在京正式發布
《互聯網健康科普倡議》正式發布,推動互聯網健康科普規范化發展
當下,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議題。2019年,國家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聚焦當前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提出要堅持普及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養。與此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對于提升自身健康素養的需求在上升,隨之對規范且優質健康科普內容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在政策和公眾需求的雙重推動下,近年基于互聯網的健康科普出現井噴式發展。但是高速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目前網絡上健康科普的內容質量良莠不齊,亟待形成行業規范。
在此背景下,人民網·人民健康攜手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聯動醫藥企業、互聯網醫院、零售藥店、媒體平臺共同發起“2021互聯網健康科普行動”(下簡稱“行動”),并發布《互聯網健康科普倡議》,向社會各界發出了如下五條倡議:
1、倡導健康生活理念,致力于幫助大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習慣。
2、積極傳播健康科普知識,助力提高大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養。
3、自我監督,自覺抵制“偽科學”“偽科普”,積極創作科學準確的科普,幫助大眾提升獲取、理解健康信息和服務的能力。
4、依托權威平臺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激發專業人士參與科普和健康促進的動力和活力。
5、倡導科學方法,創新傳播形式,積極推動形成講科普、愛科普、學科普、用科普的良好氛圍。
其他參與發起《倡議》的機構和個人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1. 醫生代表:張思萊女士
2. 醫藥企業代表:GSK消費保健品
3. 互聯網醫院代表:京東健康、微脈、微醫、平安健康
4. 零售藥店代表:高濟醫療
5. 媒體代表:新浪微博、騰訊視頻、騰訊新聞、搜狐健康、網易健康、快手健康、百度健康
談及互聯網健康科普的重要性,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辦公室主任劉俊峰強調:“《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列為15項重大行動之首,彰顯國家對健康科普的重視。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成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網上健康信息混雜,普通群眾很難分辨,存在陷入各種誤區的風險。做強互聯網健康科普不在一朝一夕之間,這需要社會各界身體力行,更好地在互聯網上傳播權威、科學、適用、具有行為指導性的健康知識,用實際行動踐行《倡議》,提升健康素養,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健康科普是一項關系到我國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助理蔣煒分享了其背后兩個主要的動因:“2017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只有14.18%。2020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了23.15%,比2019年提升3.98個百分點。從另一方面來說,關于健康知識涉及面很廣,知識點多,新的健康問題也需要用新的觀念和行為去應對。因此,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共同行動,構建一個有標準、有規范的互聯網健康科普環境,為民眾提供有專業、有深度、有溫度的健康科普。”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常委兼秘書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梅雪表示:“新冠疫情的發生和反復,讓人們越來越體會到,‘醫療’再不是以前的僅限于治病救人的概念,而是包含健康科普(健康生活方式)、疾病篩查、疾病診治、功能康復等環節的全健康周期鏈條,這其中科普是第一環,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希望今后,主流媒體平臺進行科普時,一方面通過選擇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的專家,另一方面通過與學協會合作,審核選定具有科學依據的內容進行大眾健康科普,這樣就可以保證在主流媒體上傳播合理、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
據人民健康有關負責人介紹,發布《倡議》的目的,在于號召更多平臺機構及專業人士參與到健康科普陣營,規范科普內容,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行業共識,輸出優質科普,提高大眾健康意識、自我保健和養護能力,助力健康中國行動。

健康科普生態圈多方共同探討如何推動互聯網健康科普規范化發展
GSK消費保健品用行動支持《倡議》和“行動”,發起“好醫家”和“橙子知道”計劃
作為參與“行動”和發起《倡議》的醫藥企業代表,GSK消費保健品致力于將深受信賴的科技和對人的理解相結合,打造創新的每日健康品牌,也正在幫助更多消費者獲取信息、產品和服務,以提升
他們的每日健康。因此,GSK消費保健品發起了“好醫家”科普醫生賦能計劃和“橙子知道”全域科普內容庫,以自身在每日健康領域的深入洞察與積累,幫助健康科普工作者,共創高質量的科普內容。
“好醫家”意指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為主流傳播平臺的今天,有能力、有意愿、有行動在大眾健康教育科普領域做出貢獻的醫療專業人士。作為高影響力醫生賦能計劃,“好醫家”項目秉承“ 助力健康中國,科普惠及大眾健康”的愿景,通過與醫務人員緊密合作,幫助他們突破在時間、精力、科普內容創作和互聯網運營經驗方面的局限,把嚴肅的醫學科普內容轉化成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協助醫生打造風格化的個人健康科普品牌,擴大他們在健康科普領域的影響力。
“橙子知道”則是適合全域傳播的健康科普的內容庫,兼具專業性、系統性、高標準、多形式、有趣易懂等特點,與醫務科普工作者一起,從“骨骼健康”、“營養與免疫”、“口腔健康”等領域開始,通過審核認證、聯合開發,以及內容授權等方式,與醫生共創高質量的科普內容,包括長圖文、漫畫、視頻等,并在包括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以及互聯網醫院平臺甚至連鎖藥店合作平臺上進行傳播,希望讓健康科普真正惠及廣大民眾。
GSK消費保健品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總經理顧海英女士表示:“科學規范的健康科普教育非常重要,GSK消費保健品支持《互聯網健康科普倡議》和‘健康科普行動’,并發起‘好醫家’和‘橙子知道’計劃,與我們提升大眾每日健康的使命相吻合。GSK消費保健品非常榮幸能攜手各方合作伙伴,通過切實行動幫助大眾提升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做好日常的自我健康管理。”
從產品到服務,GSK消費保健品致力于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完整的自我保健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 GSK消費保健品致力為每一位中國消費者提供創新的健康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改善生活質量。在發起“好醫家”和“橙子知道”計劃之前, GSK消費保健品已經在提升大眾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和健康管理能力方面深耕多年。比如,自2013年起,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骨動中國” 骨質疏松防治項目,勇于創新開拓,開展形式多樣、易于傳播的公眾骨與關節健康教育, 發動社區力量,使健康骨骼教育深入社區及消費者,影響超過數億人次。
GSK消費保健品還利用數字化能力,通過開發自我健康管理解決方案,賦能消費者的日常自身健康管理。比如有讓消費者隨時隨地掌握齒齦健康狀況的舒適達智能牙敏感檢測;讓消費者簡單幾步即可查看體態狀況,關注疼痛風險的“扶他林體態查查看”小程序;幫助消費者提前關注骨密度,及時發現和干預與骨骼健康相關的問題的骨密度測試。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