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三甲醫院醫生向患者索要紅包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 來源|看醫界編輯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三甲醫院醫生向患者索要紅包被曝光 近日,一起醫院的醫生向患者索要紅包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 據了解,視頻主角是山西省腫瘤醫院消化
近日,一起三甲醫院醫生向患者索要紅包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
來源|看醫界編輯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三甲醫院醫生向患者索要紅包被曝光
近日,一起醫院的醫生向患者索要紅包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
據了解,視頻主角是山西省腫瘤醫院消化內鏡微創外科中心醫生李某,視頻中,患者向李某送了5000元的紅包,但被李某嫌少,并稱“你這算是給得少的,關鍵是給人家領導,兩個領導就一人2000塊錢。你這5000塊錢能干啥?啥也干不了。”
除了5000元現金外,患者家屬還稱李某接受了宴請及價值5000元的煙酒。
公開資料顯示,李某是外科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擅長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腹腔鏡下膽囊切除等手術。
山西省腫瘤醫院已成立專項調查組開展調查,并于7月18日在官網上發布《山西省腫瘤醫院關于李某索要紅包視頻有關情況調查處理結果的通報》,經查,李某存在收受索要患者財物,并違規接受患者家屬宴請等問題。
對消化內鏡微創外科主治醫師李某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行政記過處分;停止執業六個月、扣罰六個月績效獎勵;取消當年個人評先評優、職務晉升及職稱評聘資格;進行全院通報。
同時,醫院表示,對消化內鏡微創外科主任董某對科室內工作人員出現索要“紅包”情況,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對其進行誡勉談話,扣罰其當月獎勵職務系數。取消消化內鏡微創外科當年的評先、評優資格。
據《看醫界》了解,山西省腫瘤醫院是家三甲醫院。醫院官網顯示,該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山西省地方國營廠礦職工醫院,1962年正式掛牌山西省腫瘤醫院,1994年增掛山西省第三人民醫院的牌子。
作為大型腫瘤專科醫,該院于2010年被批準成為山西醫科大學非隸屬性附屬腫瘤醫院,2019年獲批山西省癌癥中心,2021年加掛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山西醫科大學腫瘤醫學院)的牌子,同時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
據悉,山西省腫瘤醫院基本覆蓋腫瘤學全部三級學科(或專業),2019年出院量9.4萬余人次,手術量2.4萬余臺次。此外,醫院有編制床位2000張,實際開放床位2612張,在崗職工3134人,其中,海外特聘教授5人,博導7人,碩導86人,高級技術職稱524人。
網友熱評:主動索要令人大跌眼鏡
“竟然才停職半年?這樣的人醫德就有問題,即便停職也改變不了什么,記過有啥影響。也沒取消其職稱評定也沒降到下一個職稱。這樣的人就應該調離崗位,或者吊銷執業醫師證。”這一事件在網絡引起了熱議,一位網友這樣評論道。
而一些醫生也對此發表了評論, 乳腺外科楊青峰表示,在北方,病人多的醫院,這種情況也許比較多。我現在很少收到患者紅包,偶爾收到紅包,推脫不了,我會把它交給護士長,讓她交到患者住院費里面。患者治病不容易,送不送紅包,我都是一樣的,沒必要送紅包。
“在當前的醫療環境之下,還有醫生的明目張膽的索要紅包,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呼吸科筆墨醫生這樣表示。
呼吸科筆墨醫生認為,就國內的情況來講,紅包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病人覺得不送紅包不放心,醫生可能會區別對待,包括給臉色看,或者將手術時間推后等;有的病人覺得,別人都在送,自己不送,似乎不太好;只有極少數病人可能確實是出于由衷的感謝。更有些病人就是為了套路醫生,先送后舉報。
“而醫生主動索要紅包,這個就比較少見了。沒有必要為了紅包去觸犯法律底線、去暴露自己的道德水準。再說了醫生治病救人本身就是一種職責所在。治好了不一定有功勞;沒治好,自己應當覺得有所慚愧才對。”
“九不準”將升級,查紅包是重點之一
據《看醫界》了解,4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了2021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國衛醫函〔2021〕85號,簡稱《要點》)。今年的糾風工作《要點》在進一步完善行風建設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持續加強黨對糾風工作全面領導,升級完善醫療衛生“九不準”。
在深入開展重點領域的亂象治理方面,要點提出,要以影響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的“身邊事”為切入點,精準糾治收受“紅包”行為,保持打擊“回扣”行為高壓態勢,嚴懲侵害患者合法權益的醫療亂象。進一步暢通針對“紅包”、回扣等問題的投訴舉報渠道,對實名舉報優先辦理,嚴查快結。深入開展衛生健康行業內掃黑除惡,堅決糾正擾亂醫療服務領域行業秩序行為。
對此,《看醫界》專欄作者、陜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徐毓才特別提示醫療機構,一定要重視“投訴”,因為紅包、回扣問題線索主要是“投訴”。
《要點》要求持續整治收受“紅包”等醫療亂象,完善回訪制度、暢通舉報途徑、加強線索查辦,糾治收受“紅包”、術中加項、“持刀加價”、小病大治、重復檢查、捆綁推銷藥品耗材、將普通食品冒充特醫食品推薦給患者、醫療機構內宣傳和銷售母乳代用品等行為,及時清除影響群眾就醫獲得感的行風問題。
附:《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的內容為:
一、不準將醫療衛生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
二、不準開單提成
三、不準違規收費
四、不準違規接受社會捐贈資助
五、不準參與推銷活動和違規發布醫療廣告
六、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
七、不準違規私自采購使用醫藥產品
八、不準收受回扣
九、不準收受患者“紅包”(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