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一、2021年H1融資額創歷史新高,超過2019年全年融資;頭部企業瘋狂吸金,上半年1億美元以上融資交易185起。 二、2021年H1國外醫療健康融資額同比翻番,增速驚人;國內醫療健康融資總額創歷年H1新高,同比增長70%。 三、生物醫藥融資額高居榜首,始終



核心觀點
一、2021年H1融資額創歷史新高,超過2019年全年融資;頭部企業瘋狂吸金,上半年1億美元以上融資交易185起。
二、2021年H1國外醫療健康融資額同比翻番,增速驚人;國內醫療健康融資總額創歷年H1新高,同比增長70%。
三、生物醫藥融資額高居榜首,始終占據歷年融資額主導地位,融資額常年占比40%,超過數字健康和器械之和。
四、國外數字健康成最熱賽道;國內器械與耗材融資頻發。
五、AI+制藥方興未艾,上半年融資額已接近去年全年數據;醫療機器人融資延續去年火熱,國內企業融資進程加快。
六、投資機構中,高瓴上半年46次投資刷新全球紀錄,頭部機構保持高頻出手;國內高瓴旗下創投持續發力,五家機構投資半年超過20次。預計2021年活躍機構的投資頻次大概率再度出現跨越式上升。
七、三大股市迎來165個IPO項目,集中生物醫藥領域;中國上半年48家醫療健康公司IPO,數量再創新高。
八、美國領跑全球,中美囊括全球融資額81%;上海穩居榜首,江浙滬包攬全國上半年融資的半壁江山。

一、2011-2021年H1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融資變化趨勢
1.1 2021年H1融資額創歷史新高,超過2019年全年融資

2021年H1,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共發生1591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創歷年上半年新高,甚至超過2019年全年融資金額,達612.6億美元(約5169.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94%;融資事件達1591起,同比增長63%。
有趣的是,當我們以更長的時間周期來衡量疫情影響時,2020年初的短暫恐慌與下跌顯得微不足道,當初預測的長期利好在更短的時間周期內開始兌現。更重要的是這場新冠大流行已經從某種意義上改變了生命科學產業的發展格局。機構們一方面看中了生命科學板塊的防御性,一方面也追逐著正在走向輝煌的生物技術與數字健康,源源不斷的資金蜂擁而至。
1.2 頭部企業瘋狂吸金,上半年1億美元以上融資交易185起

2021年H1,單筆融資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數量已經達到185起,融資總額約319億美元。這意味著在全球范圍內,投入醫療健康產業約一半左右的資金被12%的企業所占據。
超1億美元融資交易自去年起大幅上升,按照這種趨勢,今年的交易數量和增幅均將非常可觀。疫情后顯而易見的趨勢是,全球醫療健康一級市場的資金抱團愈發明顯,頭部公司的吸金能力大幅增強。
1.3 2021年H1國外醫療健康融資額同比翻番,增速驚人
國外,2021年H1醫療健康產業融資同比翻番,達470億美元(約3056億人民幣),融資項目數量首次突破1000起,增速同樣驚人。一方面,去年同期國外資本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投融資交易短暫放緩;另一方面,疫情之后國外對醫療產業的投資熱情加劇,導致去年下半年以來交易火熱。
和全球融資趨勢大體趨同,新冠疫情讓許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得到了更快響應、遠程醫療、體外診斷、家庭護理、疫苗研發等領域加速融資,加之全球貨幣寬松浪潮進一步發酵,國外風險投資資金同樣加大了對醫療健康產業的投入。
1.4 2021年H1中國醫療健康融資總額創歷年H1新高,同比增長70%

2021年H1,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總額達到創下歷史新高的92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0%;和國外類似,同比融資增幅的擴大與疫情下資金的收緊和反彈密切相關。不過,值得欣喜的是融資交易數量也出現了近乎翻倍的增長,改變了近兩年融資額增加,交易數量卻放緩甚至下降的趨勢。意味著融資向頭部企業傾斜的格局有所改觀,中小型初創企業的融資難度可能有所下降。
1.5 近5成交易融資規模在千萬美元級

2021年H1,除了185起過億美元融資,還有近5成的企業融資規模在千萬美元級別。
從領域分布來看,生物醫藥和數字健康領域的融資規模集中在千萬美元級和過億美元級,可見器械與耗材領域在百萬美元級還有一定數量融資。
近6成融資超過千萬級美元,可見醫療健康創業公司的發展勢頭較猛;另外,除了生物醫藥本身的燒錢屬性帶來高額融資外,數字健康公司的融資擴大主要是基于整體行業成熟度的提升。
二、 全球2021年H1醫療健康投融資熱門領域
2.1 生物醫藥融資額高居榜首,超過數字健康和器械之和

2021年H1,全球生物醫藥領域以612起交易,295億美元(約1918億人民幣)再次高居細分領域之首。
數字健康領域以482起交易緊隨其后,器械與耗材排名第三。
與去年同期相比,生物醫藥領域的交易數量激增,數字健康領域的交易金額已經翻倍。
2.2 國外數字健康成最熱賽道;國內器械與耗材融資頻發

2021年H1,國內外在細分領域的融資項目上出現了較大差異。
國內依然是生物醫藥領域領跑交易量和融資額;國外,數字健康則延續著2020年的火熱,融資交易數量略微領先于生物醫藥。
同時,國外表現平平的器械與耗材領域,在國內則繼續受到資本追捧。國內器械與耗材的走熱,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后IVD領域的火熱;另一方面則是器械帶量采購落地后、心血管、神經介入、骨科等創新器械賽道升溫;相對于國外,被巨頭籠罩的市場,國內器械的國產替代空間大,市場廣闊。加之器械相對于創新藥而言風險相對較小、確定性高,醫療器械領域似乎重新成為了資本配置的重要的標的。
2.3 熱門標簽:生物制藥、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健康、IVD熱度較高

注:本頁輪次定義有延伸,如A輪包括Pre-A/A/A+
2021年H1,生物制藥、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健康、IVD等標簽熱度較高。
從輪次分布來看,A輪融資事件出現頻次最高,達460起;種子輪/天使輪173起事件,醫療創新依然保持著一定的活力。
從細分賽道來看,A輪及以前的早期融資項目更多集中在生物醫藥、研發制造外包、醫療機器人和輔助類設備等賽道;而互聯網+醫療健康、醫療信息化在后期輪次的交易偏多,行業競爭大多進入下半場。
2.4 AI+制藥方興未艾,上半年融資額已接近去年全年數據

全球AI+制藥賽道2021年H1發生33起交易,累計融資余額25.7億美元,接近2020年全年融資額,以此趨勢預估2021年融資額將很大可能創新高。
具體來看,2021年上半年AI+制藥交易以國外公司為主,21起交易累計融資20.83億美元,單筆交易超過1億美元;對比之下,國內的交易數量和規模都遠低于國外。
2.5 醫療機器人融資延續去年火熱,國內企業融資進程加快
全球范圍內,醫療機器人上半年共發生32起融資事件,累計融資約17億美元。其中國外交易10起,國內交易22起。
國內醫療機器人賽道上半年交易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23起融資,交易金額額36億人民幣。在2020年一年之內完成兩輪融資的精鋒醫療、鍵嘉機器人和傅立葉智能均在今年上半年又獲得新一輪融資。該賽道投資標的的稀缺性加上未來廣闊的市場空間,讓國內醫療機器人特別是手術機器人公司的融資進程非常快。
三、 2021年H1醫療健康活躍投資機構分析
3.1 高瓴46次投資刷新全球H1投資紀錄,頭部機構保持高頻出手

2021年上半年,投資全球醫療健康最為活躍的機構是高瓴集團,僅6個月就破紀錄地投資46次,其投資標的以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公司為主。
2021年上半年,大多數公司僅僅半年投資次數就與2020年全年成績持平。可見投資機構們延續著2020年以來對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激情,甚至更加瘋狂。
高瓴、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經緯中國和禮來亞洲基金進入全球TOP10,中國機構對全球醫療投資市場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
3.2 預測:2021年活躍機構的投資頻次大概率再度出現跨越式上升

3.3 高瓴旗下創投持續發力,五家機構投資半年超過20次

2021年上半年,以高瓴、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為首的國內明星機構對國內醫療健康公司的投資更加頻繁。
高瓴集團上半年投資46次排名國內機構第一。其中高瓴創投投資35起事件,高瓴資本投資11起;自2020年高瓴創投成立后,高瓴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對一級市場的關注大大提升。
四、2021年H1上市的醫療健康新股盤點
4.1 三大股市迎來165個IPO項目,集中生物醫藥領域

2021年H1,美股、A股和港股三大股市迎來165家上市公司,同比增加146%。
其中,美股上市122家公司仍然在三大股市中絕對領先,A股上市30家、港股上市13家。
五大細分領域中,98起生物醫藥IPO數量遙遙領先。募資額也高居不下;器械與耗材領域41起事件緊隨其后。
4.2 中國上半年48家醫療健康公司IPO,數量再創新高

2021年上半年,我國共有48家醫療健康企業登陸二級市場。其中A股多達30家,其次是港股和美股,分別有12家和6家公司上市。
對比2020年上半年國內32家IPO的數量,今年上半年醫療健康公司在二級市場交上了一份更加滿意的答卷,IPO數量再創歷史H1新高。
去年我們判斷我國醫療健康IPO的熱潮是基于科創板和港股政策紅利,疫情推動等多方面因素的階段性爆發;而2021年上半年延續性的火熱,可能預示著醫療健康產業由階段性火熱正在向常態化的高速發展轉變。
五、2021年H1全球醫療健康投融資熱點區域分布
5.1 美國領跑全球,中美囊括全球融資額81%

2021年H1,全球醫療健康融資事件發生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英國、德國和瑞士。
2021年H1,美國以770起融資事件,354.6億美元(2304.17億人民幣)融資領跑全球,中國緊隨其后;中美囊括所有國家融資總額的81%,融資事件的83%。
從全球地域分布來看,除中美以外,歐洲地區的醫療創新勢力正在崛起。尤其是英國的醫療融資熱度大幅上升,僅僅上半年英國的融資總額就已經超過2020年全年約100億人民幣融資額。
5.2 上海穩居榜首,江浙滬包攬全國上半年融資的半壁江山

2021年中國醫療健康投融資事件發生最為密集的五個區域依次是上海、北京、廣東、江蘇和浙江。
五大區域與2020年保持一致,上海累計發生137起融資事件,籌集資金高達247.66億人民幣,領先排名第二的北京近50億人民幣。可見2020年起上海超過北京成為醫療健康創投第一大省市的數據呈現,并不是一種偶然。
江浙滬地區成為了醫療健康創新的中堅力量,283起融資事件包攬H1醫療產業融資的半壁江山。江浙滬的崛起除宏觀經濟因素外,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以張江藥谷為代表的醫療創新產業園區的支持。
5.3 加州仍然占主導,馬薩諸塞州和紐約州形成次中心

2021年H1,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累計發生239起融資事件,籌集127億美元(約827.44億人民幣),這也是全球醫療健康風險投資事件交易最為活躍的地區。
馬薩諸塞州憑借其著名的生物 技術產業集群和豐富的醫療資 源,超過了經濟更為發達的紐 約州成為美國的醫療健康投融 資第二大州,不過從體量上還 是遠遠落后于加州。
六、2021年H1醫療健康公司融資TOP紀錄榜
6.1 精準醫療Caris Life Sciences 8.3億美元融資領跑全球,中國兩家互聯網醫療企業上榜

6.2 圓心科技登頂H1國內融資TOP1,互聯網醫療、醫藥電商企業居多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