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收購預計將于2021年7月21日結束 1 阿斯利康收購亞力兄 7月14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已批準其收購Alexion Pharmaceuticals公司(簡稱“亞力兄”)。阿斯利康官網公告稱,收購預計將于2021年7月
▍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收購預計將于2021年7月21日結束
1
阿斯利康收購亞力兄
7月14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已批準其收購Alexion Pharmaceuticals公司(簡稱“亞力兄”)。阿斯利康官網公告稱,收購預計將于2021年7月21日結束。

據悉,完成此次收購后,阿斯利康將在美國波士頓創建專注于罕見病的集團,該集團將被命名為“Alexion,AstraZeneca Rare Disease”。
這一收購計劃于去年12月首次對外宣布,是阿斯利康自1999年成立以來最大金額收購個案。業內有觀點認為,阿斯利康并購亞力兄,其自身優秀的商業化能力將推動亞力兄現有獲批罕見病臨床適應癥的市場占有,亞力兄豐富的研管線也將增強阿斯利康在免疫學領域的地位。
此前,阿斯利康首席執行官帕斯卡爾·索里奧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收購將增強我們在免疫學領域的實力。”
2
加碼布局罕見病
這并不是阿斯利康在罕見病領域的第一次嘗試,早在2015年,阿斯利康就斥資40億美元收購了Acerta Pharma BV55%股權,并將該公司旗下的重磅產品阿卡拉布替尼收入囊中。該藥物對阿斯利康的營收貢獻很大,此次對亞力兄的收購,阿斯利康可能也抱著同樣的期待。
集團行政總裁Pascal Soriot稱,希望收購亞力兄可提升藥品組合的盈利能力,因為罕有病邊際利潤一貫較高。
得益于發達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孤兒藥激勵政策,跨國藥企產品管線中相關項目占比逐漸提升。除阿斯利康外,本就重點發力罕見病的武田早在2018年就斥資650億美元收購罕見病巨頭夏爾,還有報道稱,葛蘭素史克擬以46億美元收購罕見病公司Eidos Therapeutics(EIDX.US)。
阿斯利康通告介紹,罕見疾病是一個高增長、迅速創新的疾病領域,醫療需求嚴重得不到滿足。目前已知的罕見疾病超過7000種,只有約5%的疾病有獲得美國FDA批準的治療藥物。預計未來全球罕見疾病領域的需求將以低2位數的百分比增長。
可以看出,罕見病領域已經成為非常有潛力的藍海,如果能夠早早筑起護城河,阿斯利康面臨的原研藥專利過期難題或將有所緩解,尤其是公司已經在罕見病領域有一定基礎,未來也可以預見將保持快速發展的情況下。
據GlobalData此前的一個分析報告中顯示,預測到2025年,罕見藥前5強制藥公司為是羅氏、艾伯維、強生、新基、諾華,而阿斯利康位列第8,亞力兄位列第14位。
雖然未被列入前五,但數據顯示阿斯利康被認為是TOP 15中增速最快的,從現在至2025年期間,阿斯利康在孤兒藥領域年均復合增長率最高,達到19.7%,如今,阿斯利康收購亞力兄后,兩者形成優勢互補,并且預計其能力將會持續提升,有望沖進排名前五。
3
新的增長點
阿斯利康對提升公司產品營收能力的焦慮并非空穴來風,公司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總收入266.17億美元,增幅9%,其中中國收入近53.75億美元,增幅10%,占總收入的20.2%。53.75億美元的營收使得阿斯利康成為在中國區收入最高的跨國藥企,因此中國帶量采購等醫改政策對阿斯利康的營收影響也將更大。
帶量采購之下,越來越多的原研藥被納入集采,過專利期原研藥長期在中國保持高定價的時代已經被逐步終結,就算未被納入集采的產品,也面臨著激烈的仿制藥競爭。
去年,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全球銷售僅2.68億美元,下降37%(CER為36%),主要原因是被納入帶量采購。
近年來,很多跨國藥企都在進行發展方向的調整轉型,分拆成熟產品線,集中力量發展創新藥。不完全統計,近年來輝瑞、拜耳、賽諾菲、葛蘭素史克、武田、諾華等藥企均有相關的并購重組計劃。
如今,第五批國采中選結果已塵埃落定,阿斯利康是產品被納入集采最多的外資藥企,據不完全統計,共有7款產品入選,卻未見產品中標,損失慘重。尤其是阿斯利康此前市場份額占據95%的核心品種布地奈德以8.9元/支的報價落標,據媒體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阿斯利康或將損失近70億元。
總而言之,如今的市場情況下,各家企業唯有持續創新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阿斯利康在罕見病領域的投入會對其未來的營收情況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