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從去年開始,在疫情防控需求的助推下,公立醫院紛紛布局互聯網醫院。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021年3月,全國互聯網醫院數量突破1100家,而2019年10月的數據為269家,增幅超300%,絕大部分為公立醫院。 要知道,作為我國
互聯網醫療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從去年開始,在疫情防控需求的助推下,公立醫院紛紛布局互聯網醫院。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021年3月,全國互聯網醫院數量突破1100家,而2019年10月的數據為269家,增幅超300%,絕大部分為公立醫院。
要知道,作為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公立醫院手握大量的優質醫生資源。因此,公立醫院的入場,無疑為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量。
但在運行一年左右后發現,公立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建設卻遇到了不少問題。根據健康界研究院的數據,超9成互聯網醫院處于建而不用的“僵尸”狀態,部分醫生不愿在自家互聯網醫院平臺執業。
這背后的原因在于,建設“互聯網醫院”的過程并不是簡單地將醫療資源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一方面,互聯網醫療在認知與商業模式上與線下不同,因此公立醫院需要去理解和改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線下醫療資源不平均的現象依然會投射到線上,比如知名大三甲醫院的互聯網醫院會虹吸掉其他公立醫院的用戶;更為重要的是,由于互聯網醫療仍存在商業模式不成熟的問題,公立醫院在可持續運營上面臨挑戰。
總結來說,就是大多公立醫院沒有線上的流量入口,且醫院的線上化平臺面臨著用戶稀缺、運維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如何幫助公立醫院進行互聯網醫院建設就成為互聯網醫療行業一個重要的趨勢和機會。
要給公立醫院賦能,百度健康憑什么?
公立醫院應該如何突破互聯網醫院的運營瓶頸?
要回答這一問題,需要明晰的是公立醫院的優勢在于線下強大的綜合性醫療服務能力,以及長期積累下來的口碑與資源。
因此,在線上化的過程中,公立醫院與擅長流量、品牌、技術等能力的互聯網企業進行深度融合或是解決互聯網醫院運營難題的思路之一。
在這條路徑上,百度健康正在搶抓機遇。在7月11日舉辦的“2021百度健康致敬醫者盛典”(以下簡稱“致敬醫者盛典”)上,百度健康宣布正打造精準醫患匹配引擎,將用戶和醫院、醫生進行精準匹配,從而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由于大眾認知、就醫習慣等限制,目前中國的醫療資源利用顯得不夠合理,患者經常小病求大醫,同時醫生、醫院也無法服務到真正有對口需求的患者。在此背景下,百度健康致力于發揮自身優勢,打造精準醫患匹配引擎,通過AI精準識別為用戶和醫院、醫生進行精準匹配對接。”百度健康總經理楊明璐表示。

(百度健康總經理 楊明璐)
而早在今年4月,百度健康便在戰略發布會上推出了“百城百院計劃”,即為全國100個城市的300家醫院提供專病診前咨詢、預約掛號、在線復診、送藥上門、隨訪管理等一站式服務,以推動公立醫院建立互聯網醫院。此次的布局無疑是推動該戰略持續深入的舉措,
那百度健康是如何助力公立醫院互聯網化的呢?或者說百度健康憑什么能給公立醫院進行賦能呢?
具體來看,百度健康能夠通過“精準AI引擎”與“精細化運營”將專病患者用戶精準導流給公立醫院和醫生,并強化公立醫院的線上服務能力,以及打造醫生個人品牌,從而為醫生和醫院賦能。這背后,是百度健康基于強大的精準流量,持續在“內容生態+服務生態”所構建起來的優勢。
首先,搜索已經成為用戶獲取健康信息的核心入口:百度醫療健康日均內容檢索量達2億次,這些需求成為了百度了解用戶痛點的精準抓手。根據百度健康的公開數據,其每日服務用戶已超1億。
面對海量的精準流量和需求,百度健康可以為公立醫院的醫生匹配最合適的患者,從而提高供需匹配的效率。
再者,百度健康持續向多元化服務場景延伸,已經搭建了在線問診、預約掛號、在線購藥、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等相關業務。
以在線問診為例,百度健康于去年4月份拿到了海南醫來的互聯網醫院牌照,目前每天響應超200萬次以上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
又比如健康管理方面,去年8月,百度健康推出“糖尿病中心”,結合百度大數據、AI技術的優勢,打造精準“診療+健康管理”的創新服務方案,這也是行業內首次推出醫患一體化專科互聯網醫院新模式;今年4月,百度健康繼續發力,與中國性學會成立男科中心,旨在為男性帶來更權威、更富媒體化的健康科普的同時,提供更精準、專業的“診療+健康管理”服務方案。
正是基于多元化的服務能力,百度健康能夠為公立醫院的患者提供包括專病診前咨詢、預約掛號、在線復診、送藥上門、隨訪管理等一站式服務,從而增強用戶粘性和拓寬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邊界。
另外,在內容生態上,百度健康打造了百度健康醫典。目前平臺合作超1500位頂級醫學專家,詞條日均瀏覽量超過2000萬。
“有了互聯網以后,很多醫生都在反映,想知道在他們所擅長的學科領域,人們最需要的科普是什么。這種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反向輸入,對幫助醫生做出更好的健康科普內容具有重要裨益。”楊明璐告訴動脈網。

也就是說,百度健康醫典,讓越來越多的頂級專家參與到健康科普創作中。
在具體運營上,百度健康還通過精準醫患匹配引擎為醫生醫院和用戶賦能。一方面,百度健康通過AI技術對于用戶的問題進行解析;另一方面,百度和公立醫院、醫生合作建立公立醫院醫生信息庫,為每個醫院和醫生打出擅長的標簽體系。在此基礎上,百度通過AI技術與醫院標簽體系實現患者和醫生醫院的高效、精準匹配,實現“精準患者分導診”,提升優質醫療資源和有需求的病患連接效率。
可以看到,在精準的流量池下,百度健康的“內容生態”與“服務生態”構建了一個擁有龐大用戶需求的陣地。在這個陣地上,百度健康正在通過“精準AI引擎”與“精細化運營”將這些專病患者用戶精準導流給公立醫院和醫生,從而為醫生和醫院賦能。
在這個流程里面,用戶和醫院(醫生)屬于雙贏的局面。這是在于,百度健康從用戶的精準需求出發,能為他們匹配最合適的醫生;醫生也能盡展所長,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醫療體驗。而站在更大的維度上看,這也有助于充分利用寶貴的醫療資源,推進分級診療的目的。
持續布局,百度健康為何要深挖服務能力?
百度健康在構建醫療服務能力方面持續發力。
從今年上半年的重要布局看,百度健康就有如下動作:1月,百度健康上線核酸檢測,且推出了出疫苗保障計劃;3月,百度健康與康希諾生物聯合打造“健康科普+疫苗預約”服務平臺;4月,成立男科中心,百度健康攜手中國性學會打造權威男科慢病管理服務……
不僅如此,百度健康也在通過外部投資的方式,在服務端補鏈強鏈。例如在6月,百度投資了兩家企業,一是領投互聯網健康科普平臺有來醫生B輪融資,融資規模近2億元,二是跟投了醫藥互聯網平臺藥師幫的2.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需要提及的是,無論是有來醫生在健康科普領域,還是藥師幫在醫藥智慧供應鏈領域,都屬于細分行業的領先者。百度的投資,顯然是看重各家企業與自身的互補性,從而在內容與服務層面完善百度健康的生態。
細化看,入股有來醫生,百度健康將提升醫生運營能力,加大短視頻、直播等形式的多元化健康科普服務創新,在健康醫療產業的流量源頭爭取優勢地位;投資藥師幫后,藥師幫強大的供應鏈資源,連接藥企與線下零售終端,在SKU覆蓋、價格、銷售網點覆蓋上都極具優勢,可以通過引入商家入駐、提供供應鏈服務等,幫助百度提升藥品履約能力。未來,也會與百度聯手賦能藥企,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院內院外一體化的數字營銷解決方案。
可以看到,無論是自建還是通過外部投資,百度健康圍繞平臺資源,持續做深做透醫療服務能力。“近一兩年我們發現,整個市場缺少給公立體系提供的好的通道或者好的解決方案,來幫助它們完善線上醫療服務。”楊明璐表示,要做到給公立醫院和醫生賦能的前提,是百度健康也要打通和完善整個服務鏈條。
所以,百度健康盡管已經打造了健康科普、在線咨詢、慢病管理、健康商城、互聯網醫院服務五大服務體系,但在滿足用戶的多層次健康需求上,還在不斷投入資源與資金,以期給到更多更好的賦能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月底,百度健康與滄州市人民醫院合作的互聯網醫院系統已經正式上線。據悉,該系統將為滄州乃至全國用戶提供包括專病診前咨詢、預約掛號、在線復診、送藥上門、隨訪管理等一站式服務。作為百度健康與公立醫院合作上線的首家互聯網醫院,滄州市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意味著百度健康賦能公立醫院的模式正式起步。
數據顯示,我國現在有1.2萬家公立醫院(國家統計局·2018年數據),386.7萬注冊醫生(國家衛健委·)。“但是當下面臨著供需雙方信息斷層、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楊明璐告訴動脈網,對于醫院而言,醫院的數字化轉型、診療管理效率的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的提升非常重要;而對于醫生而言,如何通過互聯網最大程度釋放其作用,讓患者找到最合適醫生,而不僅僅是追求三甲醫院頭部醫生,從而實現醫生資源最大化利用。
也因此,接下來百度健康將持續深挖服務能力,并攜手公立醫療體系,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鏈接作用,助力行業效能提升。
互聯網醫療行業還將如何演進?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一直是我國面臨的難題。
比如在地域上,就存在優質醫療資源集中于經濟發達的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而農村基層醫療和社區醫療的服務能力一直滯后。
又比如在醫生資源的分布上,也存在三級醫院虹吸了大量優質醫生,而其他醫院對優質醫生吸引力較弱等問題。要知道,我國非三級醫院覆蓋的人群更為廣泛: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在我國超3萬家醫院中,三級醫院僅占8%。
正是在此大背景下,看病難、看病貴成為了我國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的結構性弊端。
于是,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突破醫院高高的圍墻,讓醫生、診療方案和藥品等醫療資源跨越地理空間的限制,觸達到身處各地的患者,成為了人們以改善醫療現狀的重要方法和路徑。互聯網醫院無疑是這一波浪潮中重要的載體。
這是因為,互聯網醫院不僅可以提供健康咨詢與診療,還可進行健康科普等高頻服務,激發用戶活躍度,以及延伸提供藥品服務及用戶健康管理等低頻醫療服務。不僅如此,互聯網醫院在嫁接醫保或與商業健康險合作方面具有天然優勢,繼而解決醫療服務的老大難問題——尋找到合適的支付方。
所以可以看到,在整個行業中,不止百度健康,包括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健康等巨頭都在布局互聯網醫院。另外,在互聯網醫療原生玩家里,微醫、圓心科技、微脈、醫聯等也都在從各自的維度積極布局。
正如在“百度健康致敬醫者盛典”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所表示,“目前國家正在推進健康中國和數字中國兩大戰略。因此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過程中要注意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醫務工作者要積極投身到健康傳播工作中,也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平臺投身到這一項有意義的事業之中。”
而百度健康賦能公立醫院互聯網醫院建設,便是運用自身科技優勢參與到數字健康新基建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擴容合作伙伴,形成良性醫療健康生態圈的前瞻布局。
在此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入局者加入進來,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多可能。而這,也將助推整個醫療健康生態變得更加美好。
新的局面正在打開,醫療大健康行業也將迎來新貌。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