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眼科連鎖企業成功上市。 今日,朝聚眼科(02219.HK)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其開盤價為10.6港元,和發行價一致。截至上午9點57分,朝聚眼科股價為12.96港元,漲幅22.26%,市值89.1億港元。 (圖片來源:老虎證券)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

又一家眼科連鎖企業成功上市。
今日,朝聚眼科(02219.HK)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其開盤價為10.6港元,和發行價一致。截至上午9點57分,朝聚眼科股價為12.96港元,漲幅22.26%,市值89.1億港元。

(圖片來源:老虎證券)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朝聚眼科分別實現收入6.33億元、7.15億元以及7.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95%和11.05%;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9億元、0.76億元、1.24億元,形成穩定的營收能力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朝聚眼科三年收入的80%以上來自內蒙古與鄰近地區。其中,包頭醫院、呼市醫院和赤峰醫院占據了三年總收入的60%左右。可以看見,朝聚眼科在營收結構上極具地域特色。
一直以來,作為黃金賽道的眼科是國內股市的稀缺概念。例如在A股,目前只有愛爾眼科(300015.SZ)與光正眼科(002524.SZ);而此次朝聚眼科登陸的港股,在此前也只有?,斞劭疲?3309.HK)、兆科眼科-B(06622.HK)和歐康維視生物-B(01477.HK)。
正是在股市上的稀缺性,使得眼科相關企業的IPO備受市場關注:在去年,華廈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等區域性眼科龍頭紛紛遞交招股書,一時間掀起民營眼科上市大討論。但一年過去,三家企業還未過會,反而是今年1月遞交招股書的朝聚眼科率先登陸二級市場。
從成立時的一間門診發展到17間眼科醫院及23間視光中心,并在今天成功IPO,朝聚眼科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區域化的連鎖機構能走向全國嗎?眼科賽道還有機會誕生下一個愛爾眼科嗎?針對這些問題,動脈網接下來將進行解析。
家族創業:從一間小診所到上市眼科連鎖集團
朝聚眼科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醫學世家幾代人的創業史。
根據招股書,生于1893年的張星煥(朝聚眼科現任董事長張波洲的祖父)在年輕時通過游學的方式,了解和學習了醫學,并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于1921年創辦了一所名為仲和堂的中醫診所。
在耳濡目染之下,張星煥之子張朝聚也走上了醫學之路,在不滿20歲時便成為了河南省石人山林場衛生院的一名醫生。后來為了學習眼科相關知識和技能,張朝聚考入河南醫學院就讀,并在1976年被任命為達拉特旗人民醫院眼科主任。
改革開放以后,充滿闖勁的張朝聚決定自主創業,于是在1988年拉上大女兒張小利和兒子張波洲,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創立了朝聚眼科前身——一家有三四名醫師提供眼科服務的診所,建筑面積約350平方米。而后,在家族人共同的努力下,朝聚眼科慢慢有了起色,從一間診所起家,逐漸擴大到多家醫院,并持續增長中。

(人物關系圖 動脈網制)
在上市之前,朝聚眼科也得到了資本青睞,并經歷了5輪融資,投資者包括弘暉資本、蘭馨亞洲、景旭創投、融匯資本等。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朝聚眼科從內蒙古出發,現已橫跨中國五個省份或自治區,主要覆蓋了我國華北地區。截止招股書日期,朝聚眼科經營著由17間眼科醫院及23間視光中心所組成的眼科連鎖網絡。人員規模上,朝聚眼科現有257名注冊醫師(包括69名并非全職雇員的多點執業醫生)。
按照2019年總收益計算,在國內眼科醫療服務這條賽道上,朝聚眼科在內蒙古排名第一,華北地區排名第二。其中,若按臨床眼科收益計算,朝聚眼科在中國排名第五。
經營方面,目前朝聚眼科的收入主要來自于“消費眼科服務”和“基礎眼科服務”兩部分。

(朝聚眼科營收結構 圖片來源:招股書)
首先,消費眼科服務包括屈光矯正(包括老視矯治)、近視防控、視光近視防控以及視光產品及服務。招股書顯示,該類服務在2020年總收入的占比為46.5%,毛利率為50.5%。
再者,基礎眼科服務包括公共醫療保險計劃可能涵蓋的白內障、青光眼、斜視、眼底疾病、眼表疾病、眼眶疾病及小兒眼病等多種常見眼科疾病治療。該類服務在2020年總收入的占比為53.2%,毛利率為38.2%。
從發展趨勢來看,消費眼科服務的增長最為迅速。要知道,2018年時,消費眼科服務占朝聚眼科總收入的比例為30%左右,而去年則提升到了46.5%。
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費眼科服務的高毛利,以及消費屬性使其更具有想象空間;另一方面,基礎眼科服務容易造成醫療糾紛,這迫使企業更傾向于發力相對更為安全的消費眼科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朝聚眼科凈利水平保持穩健增長,已接近行業龍頭愛爾眼科(7月6日市值為3427.64億元)。根據招股書,朝聚眼科凈利率從2018年的4.6%提升至了2019年的9.9%,并進一步提升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17.2%。同期愛爾眼科的凈利率約為18%。
當然,凈利增長的背后,與朝聚眼科醫院就診人均費用的增加有直接關系。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前9月,就診人均費用分別為434元、488元、504元、657元,呈現快速上漲趨勢。這表明,朝聚眼科在挖掘就診患者的消費能力上得到了持續開拓。其中,視光中心客戶保持持續增長,三年時間就診人次各為73935名、79903名及91660名。
綜上可以看到,從一間小診所到上市眼科連鎖集團,朝聚眼科近年來發展迅速。這背后既有創始家族團隊持續在當地的深耕,也有朝聚眼科在業務方向選擇與市場開拓能力方面的不斷發力。
不過,作為區域眼科連鎖龍頭,朝聚眼科此次上市,有機會復制愛爾眼科的發展路徑嗎?這需要從區域性眼科龍頭們的布局中一窺答案。
深耕區域的眼科龍頭們,即將走向全國?
不止今日上市的朝聚眼科,此前申請IPO的華廈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都具有鮮明的區域色彩:朝聚眼科扎根華北,華廈眼科深耕東南,何氏眼科主攻遼寧,普瑞眼科立足西南,四家眼科醫院從各自的區域出發,現已進行了全國布局。
從上市融資的需求來看,四家企業也主要是將所募資金用于新建或擴建更多醫院,以促進企業的規模化擴張。
根據招股書,朝聚眼科欲將所融資金用于新建呼市的兩間眼科醫院、杭州的一間眼科醫院與屈光手術中心、舟山的一間眼科醫院等;何氏眼科則打算將所募資金的一半用于沈陽何氏醫院的擴建項目、北京何氏眼科新設醫院項目和重慶何氏眼科新設醫院項目;華廈眼科計劃將資金投入到天津華廈眼科醫院項目;普瑞眼科則規劃將資金用于長春普瑞眼科醫院新建項目和哈爾濱普瑞眼科醫院改建項目。
不難看出,四家眼科醫院選擇的擴張路徑是通過自建眼科醫院模式,繼續實踐從區域走向全國的目標。
在具體的推進業務布局的策略上,四家企業大同小異,采取的都是以點帶面的方式。以朝聚眼科為例,在拓展新地區時,朝聚眼科一般首先會對當地市場的特色進行深入調查,再集中資源在可符合預期市場定位和當地需求的地區建立第一家醫院,然后在第一家醫院的周邊不斷輻射,逐漸形成集群化效應。
根據招股書,朝聚眼科在拓展蒙東及鄰近地區時,團隊從早期調查得知當地人口密集并主要分布于縣城地區,于是在赤峰建立了第一家醫院并在短期內迅速積累了當地口碑。隨后以赤峰為點,朝聚眼科先后在承德、通遼及呼倫貝爾建立了多家眼科醫院。
值得一提的是,朝聚眼科在內蒙古率先引入了先進的醫療設備,例如歐寶超廣角眼底照相機、玻璃體切割機、白內障超聲乳化儀、準分子激光、VisuMax全飛秒激光、血流量化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微視野檢測儀及角膜共聚焦顯微鏡等,該舉措大大提高了朝聚眼科在醫療服務質量上的把控。
基于不斷增加的醫院數量,朝聚眼科開始通過集群化促進高水平醫師的多點執業,并加強醫院之間的區域協作、協同效應及資源共享,如該地區的各醫院發展自身??品较颍瑔T工跨院培訓也更容易實施。
從點到面,朝聚眼科的區域深耕逐漸取得效果。截止招股書遞交時的數據,朝聚眼科位于內蒙古的醫院已接診全國各地患者高達4300萬人次以上,實施手術逾56萬例。
另外,朝聚眼科也在積極參與當地公益活動,從而塑造良好口碑。例如朝聚眼科的包頭醫院是全國健康普查定點醫療機構,于2007年獲評為全國眼科??萍膊】茖W檢測與規范治療示范單位,并于2012年獲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單位(眼科)。
不僅如此,朝聚眼科還承擔多個政府及社會責任項目,并于2015年至2020年在內蒙古推動“光明行”社會公益活動,為超過2.7萬名貧困患者成功復明,且進一步強化了企業在內蒙古的品牌影響力。
從上可以觀察出,區域眼科連鎖龍頭通過扎根當地來吸引用戶,當積聚一定品牌勢能后,再由點到面進行拓展,接著通過集群化的協作優勢來進行醫院和人才聯動,從而在規?;膬瀯菹聦崿F擴張。
不過,盡管向全國擴張是區域眼科連鎖龍頭企業們都想達成的路徑,但在這個過程中,四家企業也不得不面臨擴張所帶來的管理風險。例如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在資源整合、醫療管理、財務管理、人才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面都將面臨較大的挑戰,管理的復雜性和難度逐步增大,如果公司未來無法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將對企業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縱觀愛爾眼科的發展歷程,其也經歷了從區域性布局到全國性布局的戰略部署。這是在于,連鎖企業通過向外擴展市場,將為公司的營收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這背后,是對企業可復制能力的極大考驗,包括管理能力、品控能力、品牌能力等各個方面。
深耕區域的眼科龍頭們,能順利走向全國嗎?又或者說,眼科賽道里還會誕生下一個愛爾眼科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得回到眼科連鎖這個賽道中去尋找。
眼科連鎖黃金賽道,還能誕生下一個愛爾眼科嗎?
在眼科連鎖行業,亦或是整個民營醫療服務領域,愛爾眼科都是典型的代表。這是在于,愛爾眼科從登陸創業板的十多年中,已經暴漲60多倍,目前市值近3500億。

(愛爾眼科近一年股價變化圖 來源:東方財富網)
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其他眼科連鎖還有沒有機會?這需要去追問眼科連鎖行業的天花板在哪里。
眾所周知,“金眼銀牙”在醫療行業已是默認的共識。因為作為人們90%信息的輸入源,視覺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眼部的健康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治療方面,眼科領域的市場主要集中在醫療服務機構上。
根據朝聚眼科的招股書顯示,我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快速增長,行業規模從2015年的730億人民幣增長至2019年的1275億人民幣,期間復合增長率為15%,并預計2024年會進一步增長至2231億人民幣。
在這個廣闊的市場中,有兩部分需求增長最為迅猛,一是以白內障為主的老年人相關的眼部疾病,二是與近視眼為主的青少年眼部疾病。
具體來說,根據北京大學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在60到89歲的老年人中,白內障的發病率達80%,9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可達90%以上。由于我國白內障患病人口基數較大,但手術率較低,白內障手術的發展空間巨大。

(圖片來源:朝聚眼科招股書)
在近視患者的數據方面,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總體發生率為53.6%,高中生為81%,大學生總體發生率為90%。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早前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人,其中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位。

(圖片來源:朝聚眼科招股書)
可以看到,眼科醫療服務市場仍有強勁的市場需求動力,這使得區域眼科連鎖龍頭們未來仍有不錯的空間。不過,對于這些企業來說,究竟該怎樣做才能抓住此次機會呢?
首先,需要繼續走連鎖化道路,從而通過規模化攤薄成本,并加強醫療服務的標準化建設。以設備投入為例,在眼科行業,眼科大型設備成本普遍高昂,門檻較高。因此,對于眼科服務機構來講,通過連鎖的方式來攤薄設備的成本費用以及營銷費用就具有了很高的操作性。
第二,提高運營效率,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由于民營眼科連鎖自負盈虧,經營壓力大,使得民營眼科醫院可做到價格略低于公立醫院的情況下,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設備和更優的服務,競爭優勢較為明顯。但這也要求眼科連鎖機構在運營效率上下苦功夫,并持續培養優質醫療服務人才。
第三,構建強學術能力,持續投入醫學建設。盡管在醫療服務行業中,研發往往在整個支出的占比與其他醫療細分領域差別很大,但隨著企業逐漸規?;?,其是否擁有獨特且行業領先的醫療技術也成了能否走得更好的重要因素。以愛爾眼科為例,該企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三院”、“七所”、“兩站”醫教研體系和成立了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大學愛爾眼科臨床學院、武漢大學愛爾眼科研究院,從而構建了行業領先的醫學學術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面外,區域眼科連鎖龍頭們還有很多需要突破的能力。畢竟市場空間足夠大,能做多大規模則主要看企業們能否有實力逐步開拓了。
當然,醫療的本質在于回歸救死扶傷、回歸人性關懷的本真。因此,對于此次上市的朝聚眼科,以及正在申請上市的其他眼科服務企業來說,上市的目標并不是終點,而是邁向成為一家偉大企業的起點。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