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星空传媒春节回家相亲孟孟,www久久无码天堂mv,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www

客服微v信:mayamima
  1. 當前位置: >
  2. 醫藥行 >
  3. 醫行號 >
  4. 投融資 >
  5. 正文

又一家明星企業今日上市!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的想象空間有多大?

今日,歸創通橋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血管介入領域收獲又一個上市企業,歸創通橋發行價為42.7港元,開盤價55港元。截至上午9:51分,歸創通橋股價為53.15港元,漲幅24.47%,市值172億港元。 近兩年來,介入高值耗材領域迎來IPO潮。瓣膜領域的啟明醫療、沛嘉醫

今日,歸創通橋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血管介入領域收獲又一個上市企業,歸創通橋發行價為42.7港元,開盤價55港元。截至上午9:51分,歸創通橋股價為53.15港元,漲幅24.47%,市值172億港元。

近兩年來,介入高值耗材領域迎來IPO潮。瓣膜領域的啟明醫療、沛嘉醫療、心通醫療已經登陸港股,捍宇醫療、健世科技、心泰醫療也開啟了IPO進程;血管介入領域除了心脈醫療、歸創通橋等已登陸港交所的企業之外,已通過聆訊的先瑞達、心瑋醫療也即將登陸港股。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企業中,歸創通橋有何特別之處?

從治療疾病上看,歸創通橋目前的治療領域包括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顱內動脈瘤、頸動脈狹窄、外周動脈和靜脈疾病及透析相關疾病,都是患者基數龐大的大市場。

從領域覆蓋上看,歸創通橋有一定稀缺性,占據了神經介入、外周介入兩大賽道。在港股,神經介入領域本土玩家還包括沛嘉、心瑋;外周介入領域本土玩家還包括先瑞達、心脈醫療。

此外,歸創通橋一直是資本的寵兒,在上市前一共完成了5輪融資,弘暉資本從A輪開始重倉加持,奧博、國投創新、清池資本等知名機構也紛紛押注,基石投資者名單中包含高瓴、富達、博裕資本和AIHC瓴健等知名機構。

歸創通橋何以受到業內頂尖投資機構的多次青睞?在企業眾多、競爭激烈的介入領域中,歸創通橋有機會分食多大的市場?


離開強生回國創業,獲得多家機構看好

血管介入是近年來醫療器械領域的熱門賽道之一,以2020年爆火的神經介入領域為例,動脈網曾統計,國內神經介入領域已有至少24家創新企業、60家投資機構押注神經介入領域。

但歸創通橋并非在這股熱潮下成立,早在2012年,趙中博士就選擇回國創立了歸創醫療,2016年創立了通橋醫療,歸創醫療專注于外周血管介入治療產品;通橋醫療則專注于神經血管介入治療產品。

九年前,趙中博士選擇的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算得上“冷門”。與已相對成熟、產品國產占有率超過七成的心內介入領域相比,國產外周和神經血管介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營銷才剛剛起步,時至今日,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進口產品仍占到九成的絕對市場主導份額。

投身于這兩大冷門賽道創業,也與趙中博士此前在跨國企業從事研發工作的經歷相關。

趙中博士是四川綿陽人,熱愛化學,1988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獲高分子化學與合成學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后,在留學時,趙中博士沒有選擇沿著化學方向繼續攻讀有機合成,而是踏入了和化學交叉,但更偏醫學的生物醫學工程。1997年5月,趙中取得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

畢業后,他進入導師創立的專注于定向、定點治療癌癥的生物制藥公司Guilford Pharmaceuticals Inc。2002年,他加入跨國巨頭強生公司旗下的Cordis擔任首席科學家及研究員,主要負責開發藥品器械組合產品,Cordis是全球領先的介入血管技術開發商和制造商。

趙中博士在強生一待就是十年,在Cordis參與了多個重要產品的研發。2003年,他參與研發的Cypher成為首個獲得FDA批準的藥物洗脫支架。但后來2011年6月,面對自己在心血管支架領域的優勢不再,強生宣布其下屬的Cordis公司將在年底前停止現有產品Cypher的生產;2015年3月,強生宣布以1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下屬的Cordis公司,最終完全退出心血管支架領域。

經過Cypher一事以后,趙中博士決定回國創業。2012年11月6日,浙江歸創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杭州海創園成立,歸創的含義即歸國創業。

歸國創業的趙中博士很快獲得了資本的認可,弘暉資本從A輪開始就看好歸創醫療。 2016年,歸創通橋的附屬公司珠海通橋成立,并進軍神經植入介入高端醫療器械領域。

作為高端醫療器械進口替代的主要力量之一,趙中博士曾在采訪中表示,彎道超車是個偽命題,只要踏踏實實做事,才能抓住機會和大公司同臺競爭。憑借著前瞻性的領域布局和團隊的創新研發實力及執行力,歸創通橋獲得了多方認可。

2018年,歸創醫療迎來發展關鍵轉折,歸創醫療和通橋醫療合并,合并后的歸創通橋在2019年完成B輪和B+輪融資,B輪融資共計獲得1.8億元。

隨著神經介入賽道爆火,歸創通橋在2020年完成C輪融資,共融資3.25億元,由奧博資本(Orbimed)領投,A輪投資人弘暉資本及B輪投資人國投創新及浙商創投均繼續跟投。2021年,歸創通橋完成C+輪融資,融資7600萬美元。

在持股比例方面,弘暉資本相關方共持有約11.11%的股份,是歸創最大的外部機構方。奧博資本持有9.62%的股份、國投創新持有7.77%的股份,其他包括清池資本、AIHC瓴健、中信證券、廈門建發新鑫等在內的股東合計持有約34.95%的股份。


押中神經介入、外周介入兩大熱門賽道

在競爭激烈的血管介入賽道中,歸創通橋的一大優勢是在血管介入領域的先發優勢。血管介入分為冠脈介入、神經介入、外周介入三大領域。歸國創業,趙中博士首先選擇了兩大被海外企業主導的領域: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

冠脈介入主要關聯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產品是大眾熟知的心臟支架、球囊。冠脈領域已經開展了集中帶量采購,本土的微創醫療等企業也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市場較為成熟。

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都仍處于發展初期。神經介入主要關聯腦血管疾病,包括顱內出血、腦梗死、大腦動脈閉塞和狹窄,主要單品包括取栓支架、彈簧圈、密網支架;

外周介入主要關聯下肢血管疾病,包括下肢動脈阻塞、深靜脈血栓、靜脈曲張等疾病,主要單品包括外周藥物球囊、支架、射頻消融系統、腔靜脈濾器。

趙中博士選擇的兩大領域共同的特點是滲透率不足,但發展迅速。

例如,機械取栓術(MT)是一項針對缺血性腦卒中的先進微創治療技術。然而2019年,MT手術在美國的滲透率為3%,而在中國的滲透率僅為0.6%。2019年,外周動脈疾病相關手術在美國的滲透率為5.4%,而在中國的滲透率僅為0.2%。

我國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滲透率提升的主要限制是價格。這兩大市場都由進口主導,2019年,海外企業在中國神經介入器械市場占有93.3%的市場份額,進口產品價格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價格不菲。以美敦力2019年在國內上市的取栓支架Solitaire Platinum為例,價格達到55000元。

滲透率不足意味著市場遠未飽和,近年來,神經介入、外周介入手術開始快速增長。根據其招股書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神經及外周血管介入手術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4.8%。兩大市場的規模預計2030年都將超過300億元。

先來看神經介入這個資本爭相追逐的領域,中國的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人民幣26億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4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7.3%,且預計到2030年將進一步增至人民幣371億元,2019年至203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0.2%。

再來看外周介入這個由美敦力、波士頓科學、BD醫療爭相推出新品的領域,在我國外周動脈+外周靜脈介入手術量總和已經達到幾十萬的量級。僅外周動脈領域,中國外周動脈疾病介入器械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人民幣14億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2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5.7%,預計到2030年將進一步增至人民幣122億元,2019年至203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5.7%。

當然,市場在起飛的同時,進入者也在增多。歸創通橋在這兩大領域有什么能打的產品?核心產品的商業化能力如何?

據了解,歸創通橋的兩款核心產品分別是蛟龍顱內取栓支架和Ultrafree藥物洗脫PTA球囊擴張導管,均已在中國上市。

神經介入領域的蛟龍顱內取栓支架是一種微創器械,其使用微導管技術捕獲和去除阻塞血管的血栓,從而緩解缺血性腦卒中等腦血管疾病。

取栓支架這一大單品數量眾多,中國主要有12種已上市的取栓支架,分別由四家海外企業強生、美敦力、史塞克和Acandis,以及四家本土企業歸創通橋、尼科醫療、心瑋醫療、心凱諾醫療制造。此外,不可忽視的是沛嘉醫療、微創醫療、健適醫療等企業的取栓支架均在臨床試驗階段,即將邁入商業化。

國內上市取栓支架

取栓支架的市場競爭猶如藥中PD-1。而歸創通橋蛟龍取栓支架于2020年9月上市,在國產梯隊中占據了一定的先發優勢,2020年歸創通橋的神經介入器械總營收1994萬元,主要來自其核心產品蛟龍顱內取栓支架及顱內支持導管的銷售。

未來,歸創通橋將如何保持這樣的先發優勢?歸創通橋選擇的戰略是向外企看起,補齊產品線,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歸創通橋不同于開發單一產品的公司,招股書數據顯示其是神經血管介入醫療器械領域唯一一家正在研發主要神經血管類別(即缺血性、出血性、狹窄、頸動脈、血管通路裝置)的全套產品的國內公司。產品單一,不具備全線產品開發能力是大部分國產企業的薄弱點,歸創通橋希望通過多元化產品線補齊這一短板。

歸創通橋神經介入管線

在外周介入領域,歸創通橋的核心產品是Ultrafree藥物洗脫PTA球囊擴張導管(Ultrafree DCB)。

藥物涂層球囊(DCB)是一種表面涂有抗增殖藥物(大多數為紫杉醇)的血管成形術球囊。藥物可抑制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及轉移,從而進一步降低動脈再狹窄的幾率。

在DCB藥物球囊領域,國內獲批的廠家有四家:先瑞達、美敦力、歸創通橋、心脈醫療。雖然DCB藥物球囊國產商業化產品比取栓支架少,但挑戰并不少。

外周藥物球囊市場中,國產廠家先瑞達的藥物球囊在2016年就已獲批,憑借先發優勢主導著這一市場,而包括Ultrafree DCB在內的產品于2020年才獲批在國內上市。

對此,歸創通橋將如何突圍?神經介入領域提到的多元化產品線策略,歸創通橋同樣應用到了外周介入領域。其產品組合涵蓋支架、球囊、導管和濾器等全系列動脈和靜脈產品,還包括兩款血管閉合裝置在研產品。

外周介入管線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產產品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同質化現象,但按照冠脈介入誕生了四大家微創醫療、樂普醫療、吉威醫療和賽諾醫療來看,未來在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領域憑借龐大的患者基數,市場規模應該同樣能容納多家上市企業。且目前無論是神經介入還是外周介入領域,目前都是由海外企業主導,作為醫療器械領域的新興力量,國內企業的增長空間主要來自于憑借性價比打開增量市場空間,提升市場滲透率。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9年,歸創通橋收入491.7萬元,虧損6664.7萬元;2020年,歸創通橋收入2763.1萬元,虧損1億元。雖然歸創通橋目前仍處于虧損階段,但不可否認其在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領域都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管理團隊都有著豐富的醫療器械研發及商業化經驗。

在研發能力方面,歸創通橋是國內神經和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公司中擁有全面產品組合的全線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研發支出上,歸創通橋2019年投入5302.8萬元,2020年投入7206.5萬元。創立9年來,歸創通橋已系統、全面地開發45款產品和在研產品組合。豐富的產品管線,未來有機會使其成為國產器械龍頭。

在心血管介入領域,冠脈介入雖然遭遇集采,導致市場格局已定。但CRM(心率管理)、起搏器、心臟電生理、ICD(除顫器)等高壁壘領域仍由進口主導,且市場增長迅速,給國產替代留下無限想象空間。除了血管介入,肺部介入、腫瘤介入等微創介入領域也在冉冉升起。我們認為,隨著歸創通橋等國內多家介入器械企業的上市,介入領域將迎來又一波收獲期。但這并非是血管介入最后的想象空間,介入相關領域還將持續吸金。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宜宾市| 福清市| 交城县| 宁蒗| 华安县| 秀山| 深州市| 遂川县| 肃宁县| 玛纳斯县| 朝阳区| 军事| 樟树市| 肇源县| 呼玛县| 鲁甸县| 忻城县| 金平| 固始县| 晋中市| 龙口市| 南城县| 德保县| 新邵县| 腾冲县| 时尚| 兴仁县| 彝良县| 上蔡县| 庄浪县| 大埔县| 新津县| 邹城市| 循化| 唐海县| 长沙市| 高淳县| 潜山县| 毕节市|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