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M賽道又火了! CGM(持續葡萄糖監測)是區別于糖尿病患者指尖血檢測的實時或連續測血糖產品,CGM無需采集血樣,便可自動采集長達14天的連續動態血糖圖譜,解決了傳統糖尿病管理中需扎破指尖采血、不能完整監測血糖動態、儀器攜帶繁雜等痛點。除了CGM外,糖
CGM賽道又火了!
CGM(持續葡萄糖監測)是區別于糖尿病患者指尖血檢測的實時或連續測血糖產品,CGM無需采集血樣,便可自動采集長達14天的連續動態血糖圖譜,解決了傳統糖尿病管理中需扎破指尖采血、不能完整監測血糖動態、儀器攜帶繁雜等痛點。除了CGM外,糖尿病血糖管理主要產品還包括胰島素泵。
CGM相關賽道熱度有多高?5月18日,微泰醫療沖刺港股,在IPO之前,微泰曾完成5.75億元的融資,泰康投資旗下泰康乾貞基金領投,騰訊和IDG資本聯合領投。
同時,在過去的一個月內,九諾醫療、凱聯醫療、凱立特醫療三家企業紛紛獲得大額融資,其中國內胰島素泵生產企業凱聯醫療更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兩輪融資。
近期出手的除了高瓴、君聯、云峰基金等知名機構外,還包括國內器械龍頭魚躍,魚躍醫療宣布擬3.66億元受讓持續葡萄糖監測(CGM)企業凱立特50.99%股權,并需承繼 AscensiaDiabetes Care 尚未履行之前輪融資協議項下的 4200 萬出資義務,合計出資 4.08 億元。魚躍在血糖監測領域深耕多年,此次斥資超4億足可見對CGM賽道的重視。
一時間,CGM賽道翻紅,有的投資人對動脈網表示要重新再看CGM這一賽道。為什么要說“再”?因為2017-2018年間,CGM行業也曾備受關注,國內移宇科技、微泰醫療、凱聯醫療、凱立特、九諾醫療、瞬知科技都相繼拿到融資。但在行業集體獲得融資后,國內的CGM行業并沒有如想象中快速起飛。時至今日,雅培依然占據了超過99%的市場。
今年,國內血糖控制賽道再度翻紅原因幾何?大量機構的再度關注是看到行業已突破此前發展瓶頸,還是再交一輪學費?

糖尿病管理領域主要企業融資情況
擁有龐大糖尿病患者基數,但國內CGM滲透率不足1%
回顧CGM行業的發展,2006年,FDA就批準了CGM產品上市。2009年,就有CGM產品進入中國市場,2012年左右出現了圣美迪諾及美奇生產的國產CGM。目前,全球CGM市場主要由德康醫療(dexcom)、美敦力(Medtronic)和雅培主導。2020年雅培明星單品瞬感系列產品的收入超過20 億美元,并在2021年持續強勁增長,2021年Q1銷售收入達到8.3 億美元。
但國內的CGM行業起步早,卻發展慢。
理論上看,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 1 億人,其中 5%-10%為一型糖尿病。理論上所有一型糖尿病患者均是 CGM 產品的受眾群體,CGM的受眾還包括妊娠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的強化治療,每位患者年人均花銷約為一萬元,即每年 CGM市場規模理論可達到 500 億元左右。
但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國內,由于成本原因,以及市場教育不到位,糖尿病患者基數雖然很大,但愿意為CGM買單的患者并不多。
中國的CGM市場基本是在雅培輔理善瞬感產品2017年進入中國后才開始真正發展,僅僅三年,2020年,雅培瞬感系列在中國市場把營收做到了7.6億元。中國CGM市場雖然在快速增長,但目前滲透率仍然很低。
為什么國內擁有大量的一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對CGM的接受度較低呢?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支付體系的不同,支付體系直接決定了市場規模的不同量級。CGM主要的市場在美國和歐洲,這兩大市場都有著成熟的商保支付體系,患者的支付能力更高,對于CGM產品的購買力也更強。在國內,雅培的瞬感掃描儀產品天貓旗艦店價格接近500元,傳感器價格也在500元左右,年花費約為1萬元出頭。對于自費患者,指尖測血糖在價格上更具優勢。
第二是,國產產品雖然價格有優勢,但在產品性能上有待提升。總的來說,國產產品在性價比、產品舒適度、準確性這三方面都很難實現平衡。雅培之所以能夠在進入國內市場后營收超7億元,也是因為很長一段時間內,國產產品都沒能做到接近雅培的品質。
第三是國內的院內市場尚未打開,院內市場還需要更多本土性的高級別證據支持來提升國內院內市場應用。
和大眾的普遍認知不一樣,CGM的主要市場不止是院外C端市場,在國內院內市場規模甚至不輸院外。
從應用場景上看,院內市場血糖監測不僅應用于內分泌科室,在心內科、ICU、骨傷科等八大科室都有應用,患者在手術前需要進行嚴格的血糖控制。在頻次上,院內市場的測試頻率更高,在醫院場景,血糖監測的頻率非常高,每天可能達到6-8次。
在單價上,院內血糖監測有別于個人自我血糖監測,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對于血糖儀精準度、抗干擾能力以及操作規范性和質控有著更高的要求。院內血糖監測多采購進口產品,產品單價也更高。
場景多、頻次高、單價高,所以CGM的醫院內血糖監測市場規模同樣可觀。
但目前即使是國內的三甲醫院,CGM的使用率也并不高,國內的專業市場對于CGM的學術認知程度還有待提升。
而在美國和歐洲,隨著持續葡萄糖監測(CGM)技術的革新與成熟,糖尿病血糖管理指標也出現了更新。血糖穩定在目標范圍內的時間——TIR逐漸受到關注,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最新發表的《2020年糖尿病診療標準》指出,TIR是反應患者血糖穩定性、監測并發癥的重要指標。
在國內,醫生對于TIR的認知也在不斷提升,2020《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將TIR寫入指南。未來,國內院內市場的滲透率提升還需要更多高級別的本土化證據。
支付能力差距、產品性能落后、院內市場尚未打開這三大因素導致了國內的CGM市場一直滲透率較低,根據安信證券測算:2020 年,全球 CGM 滲透率約為 5%,美國CGM在一型糖尿病患者中滲透率為35%,而我國僅有 0.6%。
再次翻紅,持續獲得融資的企業都作對了什么
滲透率較低也意味著市場遠未飽和。今年,CGM市場又開始翻紅,多家企業獲得了大額融資,再度引起投資人關注。此次翻紅的關鍵在于CGM行業突破了以往的重要瓶頸。
首先,國內有企業在CGM的核心性能上實現突破,CGM產品各項參數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今年完成融資的CGM企業基本都完成了產品升級和迭代,在針頭設計上用軟針輸送系統代替了硬針;在校準技術上,國內也有企業實現了無校準技術的突破,這兩點突破大大提升了CGM使用的舒適程度。
此外, CGM真正的門檻在于實現量產,CGM軟針的量產是一大技術難點。而且在實驗室生產是不追求良品率的,一旦批量生產,CGM產品如何保證良品率也是一大挑戰,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是美敦力的良品率也只有65%左右。
在良品率上,國內企業也實現了不小的突破。獲得高瓴資本投資的九諾醫療在半透膜材料、脫氫酶技術、血糖預測算法、數據挖掘與交互、軟針輸送系統、無線傳輸系統和生態系統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
國產的另一大突破在于成本的降低,國內企業想要在雅培主導的院外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價格是關鍵。成本降低主要包括工藝上的成本降低和技術上的調整。以九諾醫療為例,九諾利用脫氫酶技術可以大大降低CGM成本。
在市場突破上,由于國內市場放量較慢,近年來也有企業在海外市場拓展取得突破。海外市場CGM存量空間比國內市場更大。歐洲市場的準入門檻更低、市場渠道也更完善。因此,國內主要的CGM企業都已經布局歐美市場。
隨著以往CGM的發展瓶頸實現突破,CGM行業也開始再度獲得資本關注。對于這輪融資熱潮,或許并不是要投出一個能夠完全搶占雅培份額的中國CGM企業。參照百億血糖儀的市場格局,血糖儀市場由雅培、強生、拜爾、羅氏四大公司占據了70%-80%的市場份額,然后剩下的100多家公司分食20%-30%的市場份額。在CGM市場中,只要能成為第二梯隊的第一名也能獲得5-1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
在傳統的血糖儀領域,技術壁壘較低,整個血糖監測行業企業和產品眾多,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市場空間接近天花板。所以,魚躍、三諾生物等龍頭企業,加大了在CGM賽道的研發投入和并購。
胰島素泵賽道能夠隨著CGM共同起飛?
完整的動態血糖管理應該由持續葡萄糖監測(CGM)、胰島素泵形成閉環。胰島素泵代替的是胰島素筆和胰島素注射器,相比于胰島素筆和胰島素注射器,胰島素泵可以保持全天血糖穩定。
CGM和胰島素泵鏈接為患者提供的閉環糖尿病解決方案被稱為“人工胰腺”。人工胰腺是指采用一系列控制算法,有效地將胰島素泵和持續血糖監測結合,以實時及連續地監測、治療和管理血糖水平。與靜態、非連續地輸送胰島素和監測血糖不同,人工胰腺通過高度模仿功能正常的胰腺的運轉,實現對血糖水平的動態閉環管理。
CGM的火熱能夠帶動人工胰島素泵一同起飛嗎?
從現有的市場格局來看,國內的胰島素泵市場由美敦力主導,相比于CGM市場,國內胰島素泵市場規模更小。
根據微泰醫療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20年全球胰島素泵市場規模約為56億美元,其中貼敷式胰島素泵市場規模約為10億美元,傳統的管路式胰島素泵市場規模為46億美元。而其中,中國的胰島素泵市場規模為125百萬美元。
CGM市場海外存量市場大,國內增量市場廣。但胰島素泵市場目前來看,市場規模總體較小,增速也較平穩。
對于患者來說,佩戴胰島素泵雖然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但是產品的用戶友好度還有待提升。現有的胰島素泵還無法像CGM一樣實現小型化。胰島素泵在患者友好性和性價比之間實現平衡較難。
所以在技術方面上,將胰島素泵做得更加小型、更便攜來提升用戶便利程度也是目前的行業共識。 然而,胰島素泵的整體結構很復雜。因此要實現將許多組成部分組裝到更小的器械中具有非常高的技術難度。實現小型化后如何平衡成本,讓大部分患者都有經濟能力負擔,同樣也是一大挑戰。
在國內,開發貼敷式胰島素泵Equil的微泰醫療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貼敷式胰島素泵實現了更小、更輕、無導管,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從銷量表現上,2019年Equil營收2468.4萬元,2020年,Equil營收3474.2萬元。敷貼式胰島素泵上市以來并未快速搶占現有的胰島素泵市場份額,Equil在2020年胰島素泵銷量占比只有3%,國內的胰島素泵市場仍然由美敦力和SOOIL主導。
目前有管路胰島素泵還是占有主導地位,市場對胰島素泵的需求是智能化、簡單化、閉環管理,而不是簡單的小型化。
在CGM行業起飛的過程中,相信一定會乘勢誕生一批國產龍頭。參考血糖儀數十年的發展來看,雖然目前我國的血糖監測行業滲透率只有10%,但是也誕生了三諾生物、魚躍等龍頭企業。如今的CGM行業正處于行業發展初期,未來有機會實現爆發式增長,空間廣闊,多家國產龍頭將成為重要參與力量。
什么樣的企業能夠穿越周期?CGM行業作為一個同時面向B端和C端的行業,對于企業的研發生產、市場運營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此外,觀察那些真正穿越了周期的創業者,它們最大的共同點是持續深耕血糖管理行業,擁有數十年的專業沉淀,同時,他們也很專注,一直致力于為國內市場帶來更好的產品,相信這也是這個領域企業必須修煉的基本功。
參考資料:被資方盯上了,動態血糖儀為何如此火爆?國內外CGM市場數據分享——糖探
連續血糖監測(CGM):剛剛起步的千億藍 推薦(維持)海市場——華創證券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