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市場潛力巨大。與傳統“生病就醫”模式相比,人們更希望能夠通過身邊技術提前掌控自身健康情況變化。 隨著這些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開始加快向醫療健康領域的滲透和融合,一系列移動便攜式智能產品接連問世、更新
健康管理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市場潛力巨大。與傳統“生病就醫”模式相比,人們更希望能夠通過身邊技術提前掌控自身健康情況變化。
隨著這些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開始加快向醫療健康領域的滲透和融合,一系列移動便攜式智能產品接連問世、更新,蘋果、華為、百度、騰訊等巨頭公司都開始向醫療器械領域發力。
| 來源:賽柏藍器械
| 編輯:秦酒
已獲國家藥監局審批
日前,國家藥監局發布《醫療器械批準證明文件(進口)待領取信息》,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的移動心電圖房顫提示軟件注冊在列,注冊證編號為國械注進20212210223,Apple Watch 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審批。

事實上自從Apple Watch 4后,心電圖功能就已成為標配。早在2018年,蘋果的Apple Watch Series 4 上就推出了ECG 心電圖檢測功能,并獲得了FDA批準。但由于該功能屬于醫療器械屬性,蘋果公司未能通過我國藥監局的醫療器械認證,因此Apple Watch Series 4起初在國內并不支持該功能。
如今蘋果獲得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審批,Apple Watch的心電圖功能在我國正式解鎖。
智能手表最初誕生時的主要作用,主要集中于智能手機信息的延伸接收功能,對消費者來說其只是“錦上添花”,實用性較低。而隨著醫療技術與無線技術的不斷融合,智能手表開始在健康賽道探索布局。
但這種功能的精準度一直存在不確定性。不同的設備以及不同的使用方式,所得的數據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精準度這方面,蘋果的ECG功能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認證以及我國藥監局的醫療器械注冊證,說明其精確度已經達到了準醫療器械的水準。
據蘋果官網介紹,目前推出的Apple Watch Series 6可監測心臟,一旦發現心率過高或過低,心率app就會發出預警提醒。ECG心電圖功能只需30秒就可以區分出竇性心律是否正常,不齊或者是否伴有竇性房顫,并在iOS的健康APP中繪制出帶有詳細數據的心率圖, 可以按照PDF形式保存。
互聯網巨頭搶灘醫療器械領域
隨著近年來智能傳感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自我健康管理的逐步重視,華為、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等眾多互聯網或科技巨頭公司開始廣發涉足醫療領域,布局醫療器械賽道。
根據IDTechEx預測,2019年全球可穿戴技術產品市場規模超過500億美元,全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3.365億臺,其中蘋果、小米、三星出貨量位居前三。
2019年11月,據啟信寶顯示,美團投資的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向深圳百壽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從該公司的經營范圍來看,包括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的銷售。
從這家公司的股權穿透圖可以看到,美團的CEO王興控股95%,美團的聯合創始人兼CTO穆榮均持股5%,其目前負責美團點評的金融服務及公司事務。
2020年4月13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因公司經營業務發展需要,公司擬對經營范圍進行變更,擬將增加經營范圍“消毒器械 ; 醫療器械、實驗室設備”。
2020年10月,根據騰訊科技消息,生命科學平臺公司百圖生科(英文簡稱“BioMap”)正式成立。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確定將作為牽頭發起人,親自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BV百度風投CEO劉維作為聯合創始人,擔任百圖生科CEO。
官網信息顯示,百圖生科計劃投入上百億元建設自主可控的生物計算平臺,利用前沿算法、智能傳感器、智能芯片、微納機器人等AI能力解決生命科學問題。利用技術+資本,加速藥物設計、靶點發現、精準診斷數字醫療等精準生命科學產品的研發。
2020年11月2日,廣東省藥監局發布《廣東省醫療器械注冊人試點品種清單》,在品種清單中的第61項,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作為申請注冊人,申請了醫療器械--腕部單導心電采集器(VID-B99)。
據賽柏藍器械在國家藥監局查詢,該產品注冊編號為粵械注冊20202071705,注冊人為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產品管理類為第二類,適用的范圍或預期用途:供成人腕部單導心電數據的采集用。
2020年12月24日,根據搜狐科技、《晚點LatePost》等消息,字節跳動AI Lab(人工智能實驗室)位于北京、上海、美國三地的團隊正在招攬AI Drug(AI 制藥)領域人才。
據了解,字節跳動 AI Lab 成立于2016 年,重點為字節跳動內容平臺研發創新技術,抖音、火山等 App 的內置特效就是出自該部門。
同時,字節跳動成立了專門負責大健康業務的極光部門,由原百度副總裁吳海峰帶隊,向字節跳動全球CEO張一鳴匯報。
2021年5月,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微博發文,華為首款可以測量血壓的智能手表已通過醫療器械注冊檢驗,下一步將聯合專業醫療機構開啟注冊臨床試驗,預計在下半年將正式上市。
何剛表示,華為正在研發可穿戴血壓測量設備,并將與國內知名機構啟動高血壓管理研究,探索從篩查到早期干預的血壓創新主動健康管理。
華為還突破了基于智能穿戴的體溫連續檢測技術,正在開展智能體溫的聯合研究,實現體溫異常篩查。華為正在進行冠心病智能篩查與預警的聯合研究,借助華為智能手表心電采集能力,融合 PPG、ACC 數據實現冠心病智能篩查與預警,幫助消費者主動管理健康。
隨著5G時代的到來,醫療與健康的距離被進一步縮短,互聯網巨頭公司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步伐只會加快,不會停止。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