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叮當快藥運營主體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包括泰康人壽在內的18名機構股東集體退出,這次股權架構調整為叮當快藥的境外上市鋪平了道路。1個月后,叮當健康科技集團(后文簡稱“叮當快藥”)于6月22日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作為國內知名的醫藥O2O
2021年5月,叮當快藥運營主體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包括泰康人壽在內的18名機構股東集體退出,這次股權架構調整為叮當快藥的境外上市鋪平了道路。1個月后,叮當健康科技集團(后文簡稱“叮當快藥”)于6月22日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作為國內知名的醫藥O2O平臺,叮當快藥算是這一領域的明星企業,且在6月8日剛完成了新一輪2.2億美元融資。另據招股書顯示,叮當快藥近年來的收入保持著快速增長,從2018年約5.8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2.76億元,再到2020年的22.29億元,其復合增長率達到95.2%。依托醫藥O2O業務,目前叮當快藥的線上直銷部分營收更是占據其醫藥及醫療服務營收的70%以上。
在短短的時間內,叮當快藥便完成從工商變更到融資,再到遞交招股書的過程。我們也對叮當快藥的業務結構和戰略布局充滿好奇,試圖通過招股書解讀窺見一二。
融資超過30億元,歷經醫藥O2O行業起起伏伏
2014年,O2O浪潮席卷各行各業。看到了醫藥零售領域O2O轉型的機會,楊文龍選擇了二次創業,叮當快藥也應運而生。同期,包括藥給力、藥快好、快方送藥在內的醫藥O2O企業也紛紛發力。巨頭也開啟了醫藥O2O布局,阿里健康、騰訊都投身其中。
資本對醫藥O2O的看好,讓該領域成為風口,融資規模不斷上漲。然而,平臺的同質化,使得醫藥O2O行業迎來混戰局面:通過砸錢補貼搶占市場,沒有實力的只能出局。但是醫藥商品屬于低頻需求,依托燒錢獲得市場的打法,并沒有實現從量變到質變,這也讓醫藥O2O行業迎來困局。
成立至今,叮當快藥獲得了5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30億元,其中不乏頂尖資本的加持。充裕的資金,讓叮當快藥得以快速拓展業務,迅速成為了醫藥O2O領域的明星企業。與此同時,政策也在不斷利好:互聯網藥品流通、網訂店取等政策支持使其發展有了保障;而其本身也有著大量藥企藥品資源的保障。這些都為叮當快藥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助力。
站在今天回溯,大致可以將叮當快藥的發展劃分為以下階段:
第一階段,與線下藥店合作。叮當快藥提出全天候28分鐘內免費配送,受到外界矚目。但是與線下藥店合作存在一些問題:線下藥店對于客單價較低的藥品會選擇不予配送,此外并非所有藥店都是24小時開放。而線上促銷往往無法與線下藥店同步,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線上、線下的隔閡。與藥店合作的輕資產模式因為無法保障配送時效性,以及解決用戶面臨的實際問題,而被逐漸放棄。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月, FSC(即工廠直達消費者)藥企聯盟的成立,實現了其與多達200 家藥企的合作。藥企可以提供定制化的開發和采購策略,這使得叮當快藥可以獲得更低的藥價。但是傳統線下大型連鎖藥店本身有自己的供應鏈渠道,想要以低價藥品進入線下藥店體系依舊困難。但這在其日后的自建藥店模式中,卻奠定了優勢。

第二階段,自建智慧藥店。既然第三方藥店無法保障配送問題,那么自建藥店呢?2016年1月,叮當快藥開始探索自建藥店的模式,在北京、上海核心城市規劃布局線下智慧藥房連鎖店。這一方式雖然保障了配送速度,但是自建成本及配送成本的大幅增加,也意味著不小壓力。
最終這一模式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2016年底,叮當快藥在北京市場的日訂單突破2萬單。同年年底,叮當快藥完成了3億元融資,資金的補充也允許其持續發展這一模式。
第三階段,新場景的探索與嘗試。在具備線上APP以及線下智慧藥店的條件下,叮當快藥逐步在線上、線下場景中構建起一體化服務,深入慢性病及健康管理場景;另一方面,通過終端設備,如叮當大白機器人和自動售藥機等實現家庭場景和社區場景的探索。在2020年12月,叮當快藥將即時服務融入到DTP智慧藥房,推出了“DTP到家服務”。新場景的探索和嘗試使其能夠更好地觸達用戶,也使其業務的想象空間變得更大。
核心仍是“醫藥O2O”,線上直銷成營收大頭

部分財務數據
從招股書的營收數據可以看出,叮當快藥目前的核心仍舊是醫藥O2O服務。其主營收在快速增長,從2018年5.85億元快速增長至2020年22.29億元。招股書指出,“公司一直致力于通過一系列行動,包括擴大智慧藥房網絡以實現用戶群增長;增加處方藥銷售額以抓住與處方外流行業趨勢相關的機會;收購藥房網,以提高自身的市場認可度,挽留現有用戶及獲取新用戶,以及保持公司的競爭力。”這些舉措,使得叮當快藥的成本增長速度高于收入增長速度,也對其毛利率造成一定影響。

叮當快藥的營收分為兩個板塊,包括醫藥及醫療業務、其他服務(營銷服務、上架費收入及其他收入)。占據絕對核心的是醫藥及醫療業務,從2018年到2020年,相關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仍在持續增加,從2018年的96.2%增加到了2020年98.9%。而在醫藥及醫療業務中,從收入占比來看,線上直銷呈現出連年上升的態勢,這也符合其O2O平臺的定位。
然而,在線上業務發展態勢良好的當下,其仍舊面臨著挑戰。從其整體表現來看,由于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化,錄得的凈虧損分別為1.03億(2018年)、2.74億(2019年)、9.20億(2020年)。從調整后的虧損額來看,從0.70億(2018年)到1.23億(2019年)再到1.49億(2020年),虧損仍舊在逐年增加。當然,也可以看到虧損增長幅度的放緩。

在市場端,以占據其收入主體的數字藥房業務來看,目前其在線直銷產生的17億元的收益,占據市場份額約為1.2%。在面對京東健康為代表的醫藥電商平臺,以美團外賣為代表的送藥平臺的競爭下,叮當快藥仍需給出更優的戰略抉擇。
從“醫+藥”到“醫+藥+險”
觀察叮當快藥的發展歷程,其業務也并非單純停留在快藥服務。
叮當快藥當前業務主要包括快藥、在線診療咨詢、慢性病與健康管理。相關業務表現并未單獨呈現在財務報表中,而是以醫藥及醫療服務項目綜合呈現。這也可能是與其在線診療業務、慢性病與健康管理業務發展規模尚小有關。
在快藥方面,叮當快藥通過組建橫跨14城302家智慧藥房網絡,以及提供24小時在線藥劑師,實現了在配送服務區域內28分鐘內將藥物送達。患者可以及時獲得處方藥、非處方藥及各類醫療產品。
慢性病與健康管理業務作為快藥和在線診療的補充存在。叮當快藥提供了包括用藥與劑量指導、復診提醒、處方續簽,健康狀況信息反饋及醫療知識管理。目前主要專注于肝病、皮膚病、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等慢病。叮當快藥在幫助醫生實現對患者高效管理的同時,幫助用戶建立起了個人健康檔案,提升了患者用藥依從性,并實現了精準預測患者的醫療需求。
可以看到,使用快藥服務的用戶為其他業務提供了流量,促成用戶使用慢性病管理及DTP藥房相關服務。而使用其他服務的用戶,也可能成為快藥服務的潛在用戶。這一關系轉化通過數據得到了部分展現:2018年、2019年、2020年,使用在線診療收到處方后購買產品及服務的用戶轉化率分別為51.4%、69.9%、68.8%。
然而,更為關鍵的探索或許隱藏在對未來的目標規劃中。在招股書中,叮當快藥提及,“其價值主張是通過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供應,將其用戶、醫療專業人士、藥店、制藥公司、保險公司和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參與者聯系起來,創造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

叮當快藥的業務協同圖
在6月8日完成新一輪2.2億美元融資時,叮當快藥曾表示“借助本輪融資,叮當快藥將推進實施‘醫+藥+險’的健康到家戰略,緊跟疫情常態化時代互聯網醫療醫藥服務新趨勢,通過不斷的產品迭代與技術創新,提供依托互聯網的多場景、一站式的問診、購藥、慢病管理、心理咨詢等醫療醫藥服務。”
向著萬億健康險市場布局,構建起完整的“醫+藥+險”閉環生態,或許這才是叮當快藥下一步的目標所在。在招股書中,也可以看到其正在進行的一些嘗試:
截至2021年3月31日,叮當快藥已與9家保險公司及再保險公司合作,與4000多家制藥公司及藥品分銷公司有著合作。通過業務運營以及對數據的挖掘,叮當快藥正在構建用戶健康、醫藥及醫療大數據間的知識圖譜,進一步為互聯網醫療及醫藥保險服務。
當前來看,線上診療業務仍起到更好地指導用戶購藥的作用,更大的價值挖掘仍需時日。叮當快藥在“醫+藥”模式逐漸清晰的情形下,隨著醫藥交易規模的擴大以及產業鏈數據化程度的加深,“醫+藥+險”的路徑也會相對清晰化。但是如何布局,如何在同類布局“醫+藥+險”閉環生態的企業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壁壘,仍是一大挑戰。
萬億數字大健康市場,叮當快藥落足何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數字大健康市場的整體市場規模(數字大健康市場,包括數字零售藥房市場、在線咨詢、線上消費者醫療及健康信息基數基礎設施等)在2019年達到2181億元,預期在2030年將達到4.2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9%。而在這一市場中,數字零售藥房占據著最大比例及交易量,在2019年成交額已經超過1117億元,并預期將在2030年達到人民幣1.3萬億元。這也是叮當快藥的重心所在。
隨著互聯網用戶數的持續增長,對便捷醫療服務的訴求;以及物聯網及5G技術的普及改變著監測、預防、診斷及術后護理,推動著創新健康管理方法出現;政策的支持等均在推動者數字大健康行業的發展。

根據招股書,數字藥房業務包含醫藥電子商務(即醫藥電商)與即時到家數字藥房業務。兩者不同區別在于即時到家數字藥房,擁有線下智慧藥房,能夠真正實現即時到家,同時具備更高的存貨效率。而叮當快藥目前占據市場份額則達到8.5%,是即時到家數字藥房的最大參與者。

在在線診療市場方面,預期2030年將達到4068億元的市場規模。此外,中國慢性病咨詢市場的規模預期將在未來10年大幅增長,2030年有望超過人民幣1.5萬億元。
叮當快藥當前在數字大健康領域的數字藥房、在線診療、慢性病及健康管理等方面都有所布局。從數字大健康整體發展趨勢來看,這一領域的未來擁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過去,叮當快藥依托強大的融資能力、背靠豐厚的藥企資源以及線上線下資源整合能力走到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其在發展前景更為利好的市場中亦能夠展現自身的優勢。未來,叮當快藥又將如何構建起“醫+藥+險”閉環生態,進一步實現價值增長?這也是全行業在面臨的課題。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