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空降,在造成的巨大傷害和沖擊之后,各國均意識到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提升公共衛生危機應對能力的必要性。為此,全球掀起了新一輪醫療新基建浪潮,這將在需求端為中國醫療器械“黃金十年”提供更加強力的支撐。 當前,全球公共衛生
2020-2021,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空降,在造成的巨大傷害和沖擊之后,各國均意識到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提升公共衛生危機應對能力的必要性。為此,全球掀起了新一輪醫療新基建浪潮,這將在需求端為中國醫療器械“黃金十年”提供更加強力的支撐。
當前,全球公共衛生建設的頂層設計正在加強,公共衛生補短板提速,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擴張斜率講更加陡峭。
| 來源:賽柏藍器械
| 編輯:林楚恒
27種醫療器械入榜
6月19日,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公布了《關于第七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結果公示的函》。

第七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公示的品目包括:
數字化X線機、超聲診斷儀、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高壓注射器、肝臟超聲診斷儀、呼氣分析儀、液基細胞儀、病理標本取材儲存系統、血氣分析儀、糞便分析儀、血培養儀、微生物培養鑒定與藥敏儀、全自動血凝儀、磁敏免疫分析儀、生化分析儀、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留置針、人工晶體、手術機器人、腔鏡吻合器、可視喉鏡、多參數監護儀、光治療儀,中藥熏蒸機、主被動運動康復訓練裝備、外骨骼機器人、多參數監護儀。
怎樣能入圍?遴選要求指出:企業要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有依法納稅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同時要保證及時供貨、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等能力。
從2014年5月開始,為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促進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降低醫療成本,衛健委(原衛計委)委托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啟動第一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工作。
到目前為止,已經遴選的優秀國產醫療涉及到醫用成像,放射治療,體外診斷,呼吸、麻醉和急救設備,醫用診察及監護,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有源手術器械;
輸血、透析類醫療器械,骨科手術器械,無源植入器械,無源手術器械,物理治療,眼科器械,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等。
據了解,國家層面也在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國產器械的發展如4月7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印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 商務部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
上述意見指出,在醫療領域中,包括支持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支持海南國產化高端醫療裝備創新發展,加大對藥品市場準入支持,支持海南高端醫美產業發展等內容。
鼓勵高端醫療裝備首臺(套)在海南進行生產,對在海南落戶生產的列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或列入甲、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目錄的國產大型醫療設備,按照國產設備首臺(套)有關文件要求執行。

進口產品購買需審批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在《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692號(醫療體育類079號)提案答復的函》中指出,國產醫療器械發展應用對于降低醫療成本、緩解群眾看病貴、促進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該份答復中指出,近年來,國家衛健委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導向作用,積極支持國產醫療器械采購。一是加強采購需求管理。近幾年加強各單位采購需求管理,要求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規定,落實好采購需求的主體責任,科學合理確定采購需求,做到采購需求明確、完整、合規;
明確采購需求要符合相關標準,應當體現支持國產的要求,采用通用參數,不歧視國產設備,不以某家進口產品為標準設定技術參數。組織采購活動時,落實政府采購政策,優先采購國產設備。二是在制訂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時,明確要求推行階梯配置,引導醫療機構按照功能定位、醫療技術發展水平等合理配備適宜檔次醫療設備,并實施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試點,推動醫療機構配置國產實用型設備。
三是開展國產優秀醫療設備品目的遴選工作,組織遴選出符合臨床需要、產品質量優良、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目錄,引導醫療機構更多使用國產設備。
該份通知指出,在關于嚴格政府采購進口設備的審核審批方面,2015年起,國家衛健委改變過去各預算單位自行組織專家論證采購進口設備方式,改為由各單位提出申請,我委統一組織專家論證,即“集中論證,統一批復”。
對國家鼓勵支持的、已經達到先進技術標準的國產設備,對已列入國產優秀醫療設備品目的,鼓勵或要求醫療機構優先采購國產設備。
為鼓勵質優價廉的自主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應用,醫療保險在支付政策上采取了一些積極措施:一是對于部分高值醫用耗材進行限價支付,通過經濟杠桿鼓勵參保人員應用低價產品。
二是積極推進支付方式改革,通過推進總額控制基礎上的按病種付費、按單元付費等方式,將檢查、診斷、用藥的費用變為醫療機構的成本,促進其主動選優質優低價的醫用材料和醫療設備。三是一些地區根據基金支撐能力,通過專家評審將國內原創的醫療服務項目納入了基金支付范圍,促進創新產品的應用。
此前,《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發布了《中國醫療器械進口替代產品分析報告》。該報告量化分析了醫療器械國產化率,反映了中國醫療器械產品進口替代現狀。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國產化率0%的二級產品類別共計60項,占比5.4%;國產化率0-70%的二級產品類別合計334項,占比30.1%;國產化率70%以上的二級產品類別共計717項,占比64.5%。也就是說,94.6%的二級產品類別已實現不同程度的進口替代。
在“健康中國”和“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背景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扶持醫療器械的躍升。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開辟了綠色通道,旨在推動國產醫療器械的研發創新,推動進口替代,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局面。

第七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產品公示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