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保模式大同小異,安徽也絕非唯一的“重災區” 文丨胡香赟 時隔半年,安徽太和騙保事件終于有了結果。 6月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安徽省紀委監委對太和縣多家醫院欺詐騙取醫保基金問題進行了嚴肅問責。
點評:騙保模式大同小異,安徽也絕非唯一的“重災區”。
時隔半年,安徽太和騙保事件終于有了結果。6月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安徽省紀委監委對太和縣多家醫院欺詐騙取醫保基金問題進行了嚴肅問責。

調查公告顯示,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間,太和縣多家定點醫療機構違規違法使用醫保基金,11家醫院存在偽造醫療文書、虛構醫療服務等欺詐騙保問題。
目前,安徽省紀委監委已對阜陽市政府、太和縣委等7個黨組織單位、19名責任人進行問責。其中,5人被立案審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另外,56名涉案人員被采取強制措施,醫保、衛健部門依法對涉事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作出行政處罰,追繳被騙醫保基金。
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醫療保障工作座談會并講話。韓正指出,醫保基金是群眾的“救命錢”,要持續加大監管力度。要堅持零容忍,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持續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
太和案觸目驚心,宛如長在醫保基金上的一顆毒瘤。
01 量身定做病歷,假患者領錢住醫院
2020年12月7日,安徽太和縣醫保局在政府官網上發布了一則“太和縣醫療保障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

太和是安徽阜陽下面的一個縣,根據這份醫保局的工作報告,2020年太和縣共有城鄉居民參保人口158.3萬人,共籌集資金12.63億元;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的人數為59789人,共征繳職工醫保基金1.59億元。
截至2020年10月底,太和縣貧困人口政府兜底“351”累計兜底76687人次,資金支出1373.04萬元;貧困人口門診補充醫療“180”共補償178522人次,資金支出1278.38萬元。
從這一系列數字不難看出,太和是皖北地區典型的農業縣,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遠遠大于職工參保人數,貧困人口政府兜底支出數額比較多。
為了貫徹中央“持續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活動”,太和縣也在2020年出動執法人員482人次,檢查協議醫院52家、協議藥房133家、村衛生室305家,共查處各類騙保案件10起,追回醫保基金共445.2萬元。
表面上看,太和醫保部門工作到位,全縣醫保覆蓋率高、貧困人口保障有力,一片和諧安定的畫面。
如果不是2020年12月,媒體捅破了太和醫保的“表面和諧”,恐怕太和的”醫保黑洞“到現在都不會被揭穿。

據媒體報道,太和當地有專門為各大醫院搜羅“患者”的中介。他們以免費體檢、保養身體為由,四處尋找愿意住院的老人,安排其冒用貧困戶的身份“看病”,甚至開專車接送他們到醫院。成功進入收治名單的老人,醫生會現場為他們偽造病歷,告知對應的病癥,以便在“有人問起來”時加以應付。
這些虛構出來的治療費用由醫保基金買單。當地醫院會準備一套完整的病歷和單據以應對檢查,確保每次收支“合理合法”,并獲得報銷。平均而言,醫院每收治這樣一位“患者”,就需要從醫保基金中支付幾千元錢左右。
太和當地的自查并沒有“發現”這些問題,而只是象征性地查出了440多萬的騙保經費。
事發后,在國家醫保局下派督導組的指導下,太和啟動了新一輪大檢查,當地50家醫院被查出騙保共5795.1萬元。
02 7567家定點機構被調查,大量資金未追回
太和縣騙保引發了安徽省有關違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大調查。
太和縣東窗事發后,安徽省先后開展2020年專項治理“回頭看”和2021年專項治理活動。截至今年5月底,安徽省共檢查定點醫療機構7567家次,已追回醫保基金5660.8萬元、扣除違約金3089萬元、行政處罰431.5萬元。
然而,光太和一地就涉及了5700多萬元的騙保金額,安徽全省的醫保基金追回工作還有待時日。
2021年1月15日,就在騙保案被曝光的一個月后,太和縣政府印發《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行為舉報獎勵的實施細則》,鼓勵公眾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并要求縣級醫保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對舉報信息做出回應。
“騙保”的話題老生常談,而安徽省也絕非唯一的“重災區”。
此前,包括長沙市春望醫院、遼寧省錦京醫院等在內,涉案金額動輒以百萬元計算的騙保案頻頻登上各大新聞榜單的頭條,各省醫保局也會定期公布本對省內查處的騙保機構、個人的調查和懲處結果。
國家醫保局公開的數據統計,僅在2020年一年,全國共處理違法違規醫藥機構39萬家,并追回醫保資金223.1億元。
當下,詐騙醫療保障金儼然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對此,有法律界專家曾認為,醫保詐騙通常廣泛涉及藥品生產企業、醫保定點醫院、處方醫生、患者等多個環節,且涉案人員之間往往關系親密、隱蔽性強,導致部分騙保行為難以被及時發現。
針對這些現象,國務院于今年年初發布《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正式規定自5月1日起,定點醫藥機構通過誘導、協助他人冒名或者虛假就醫、購藥等方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由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退回,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并暫停相關責任部門6個月以上1年以下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醫藥服務。
韓正在6月4日的醫保局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大宣傳力度,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強力震懾醫保違法違規行為。要健全監管體制機制,創新監管方法,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
· END ·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藥企#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