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掛網《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關于發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GY-YD2021-2)>的公告》,意味著第五批國家藥品集采正式啟動。對比今年4月各省流出報量目錄的60個品種,正式集采的品種為58個,此前在列的米非司酮和卡貝縮宮素兩
6月2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掛網《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關于發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GY-YD2021-2)>的公告》,意味著第五批國家藥品集采正式啟動。對比今年4月各省流出報量目錄的60個品種,正式集采的品種為58個,此前在列的米非司酮和卡貝縮宮素兩大品種暫時缺席。但此次國采涉及體量仍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產品數量最多的一次。
根據安排,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將在上海于6月23日上午8點正式開始接收申報材料,當天10點開始公開申報信息,下午2點確認供應地區。
中選規則與既往相同 把握個中細節亮點
從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來看,阿法骨化醇口服常釋劑型、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控釋劑型、格列吡嗪緩釋控釋劑型、格列吡嗪口服常釋劑型、布地奈德吸入劑、氯化鉀緩釋控釋劑型等無疑是熱門品種,對應的部分規格采購基數都超過了2億片(粒/袋/支)。其中規格為25mg的美托洛爾口服常釋劑型的采購基數更是達到了12億片(粒/袋/支),陜西步長高新、遠大醫藥、珠海同源將與原研廠家阿斯利康針對這一將近30億元的大品種展開價格拼殺。
不過,各品種各地首年約定采購量的確定規則有所區別,針對阿奇霉素注射劑、氟康唑注射劑型、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莫西沙星滴眼劑、替硝唑口服常釋劑型等11個品種,按照要求: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1家的,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40%;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2家的,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50%;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3家的,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60%;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4家及以上的,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70%,與其他品種相比各少了10%的采購量。
而對于業內最為關注的中選規則,與第四批國采相比并無過多差異。本輪集采以采購品種目錄中同品種最小規格作為代表規格,按藥品差比價規則折算至最小計量單位后的價格作為“單位可比價”(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4位)。按“單位可比價”由低到高確定申報企業入圍及供應地區確認的順序,“單位可比價”最低的為第一順位,次低的為第二順位,依次類推確定其他順位。
入圍企業價格符合“單位可比價”≤同品種最低“單位可比價”的 1.8 倍、“單位申報價”降幅≥50.00%、“單位可比價”≤0.1000元這3個條件之一的,即可獲得擬中選資格。盡管中選規則與此前數批集采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國采的注射劑僅有1年的采購周期不同,本輪涉及注射劑的采購周期與口服制劑相同,視中選企業數量給與1~3年的采購周期。這在業內人士看來,更大的市場體量和更長的采購周期勢必將加劇藥企競價的激烈程度。
注射劑競價備受矚目 藥企策略因地制宜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此次集采涉及的注射劑品種過半,影響的市場規模或將超過500億元。在第四批國家集采中,泮托拉唑、氦溴索、帕瑞昔布等8個注射劑被納入,平均降價幅度達到75%。而此番多達28個注射劑品種,藥企價格比拼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梳理發現,競爭較為激烈品種包括:12家企業過評的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10家過評的頭孢他啶注射劑,8家過評的注射用頭孢曲松鈉,7家過評的阿奇霉素注射劑和多西他賽注射劑等。
可以預料,第五批六輪國家帶量采購降幅仍然會以平均降幅超過50%以上的速度繼續推進。面對箭在弦上的價格戰,有業內人士建議,藥品生產企業要立足自身,提前做好研究判斷。應對國采,企業首先要明白追求的目標為何,是要求最低價中標拿下全國的黃金市場,還是中標即可,占領一席之地。顯然,藥企追求的目標不同,所配備的打法也將因地制宜。
專家建議,由于藥品成本涵蓋項目眾多,藥企首先要仔細研究產品成本背后的構成,尤其是生產制造成本。其次是熟悉藥企的風格,因為企業投標風格往往會有沿襲,營銷隊伍差異也會決定投標風格。價格無疑是對決的第一要素,藥企要熟悉每個企業參與的近4年來所有省級帶采購、掛網價格走勢,對藥企報價要做到心中有數。最后,“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的“血降”式報價并不可取。報價除了要基于實際現狀,更要基于理性思考,中選規則已將藥企推到降無可降的底線,近兩批國采不少企業以小降價換得大市場的做法值得借鑒。
第五批國采藥品目錄


(注: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及匯總值單位以 “萬片/萬粒/萬袋/萬支等”計;最高有效申報價單位為 “元/片、粒、袋、支等”。)
記者:張松 編輯:陳雪薇
本文來源:醫藥經濟報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