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醫療CT設備近幾年市場份額和毛利率一直在下滑,國產替代道阻且長 國產大型醫療設備如何突破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等巨頭的壟斷局面,靠情懷顯然是不夠的。 5月21日,12309中國檢察網公布了一份起訴書,其中涉及到了東軟是如何推廣其CT設備的。 起訴書顯
國產大型醫療設備如何突破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等巨頭的壟斷局面,靠情懷顯然是不夠的,現實很骨感。
5月21日,12309中國檢察網公布了一份起訴書,其中涉及到了東軟是如何推廣其CT設備的。
起訴書顯示,2017年,東軟CT在四川甘孜州的代理商在某縣級醫院招投標過程中,通過行賄一名“肖副院長”,使得東軟CT中標,行賄金額達到180萬元,而這臺CT設備的采購價也不過900萬元左右。

“國產替代”是東軟、聯影等國內企業所希望的。5月13日,東軟醫療CEO武少杰在第84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還在大談疫情推動國產設備替代。但從已經披露的信息來看,東軟的“替代方案”并沒有太新鮮的招數。
東軟CT是中國頂尖的國產CT設備。根據東軟醫療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末,東軟醫療在中國市場的CT保有量、銷售量在國產CT中都排在第一位,僅次于GE、飛利浦、西門子這“GPS”三巨頭。
從起訴材料披露的行賄金額來看,國產醫療設備與“GPS”一爭高下的,不僅是技術創新,還包括了行賄金額。
01回扣成為院長的上位階梯
起訴材料指,侯九華與四川某縣縣委書記陳某是老鄉,利用這層特定關系,侯九華在該縣如魚得水。
資料顯示,2020年12月,甘孜州瀘定縣委書記陳廷全接受調查。陳廷全是四川營山人,而起訴材料里披露的侯九華居住地,也是營山縣。
侯九華在當地幾乎成為“陳書記”的代言人。該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肖某一直想升任院長,希望通過侯九華幫忙疏通,侯九華很快答應下來。很快,肖副院長被組織任命為“全面主持醫院工作”的副院長。
為了下一步能擔任院長,肖副院長允諾侯九華在醫院工程項目上給予關照。侯九華推薦的工程商拿到項目后,侯九華自然拿到了巨額回扣。

在醫院招標采購中,侯九華也要橫插一杠。他在2017年得知,縣醫院要采購設備,就通過中間人輾轉聯系到了四川甘孜州東軟CT供應商,同時讓肖副院長暗中操作,幫助這家東軟代理商以897萬元的價格中標一臺CT。
中標之后,東軟代理商送出了180萬元“感謝費”,這其中150萬元落入了侯九華的口袋。
按此回扣比例推算,縣醫院采購一臺價格近900萬元的東軟CT設備,其中竟然有20%是賄金。
根據今年3月《健康時報》的報道,2014年以來,GE醫療共涉及45次賄賂案,行賄金額累計超過2500萬元,平均每次行賄55萬元。
東軟動輒以銷售收入20%的比例行賄,金額接近200萬,在與GPS們的“行賄競賽”中,東軟基本已經實現了國產替代。
沿著前述瀘定縣委書記陳廷全被查一事,也能找到“肖副院長”和其所在醫院的蛛絲馬跡。
2020年6月18日,瀘定縣發布人事任免信息:免去肖春燕同志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職務。但健識局并未查詢到瀘定縣人民醫院相關領導的接受調查信息。
02占盡利好,東軟業績依然在下滑
2017年到2019年,東軟醫療在中國CT市場一枝獨秀,連續三年位居國產品牌銷售額第一名。
就算賣得那么好,東軟的CT業務卻依然一直萎縮。根據東軟醫療的招股書,CT設備是東軟公司營收占比第一的產品,近幾年占總營收的50%左右。但是從2018年開始,CT系列產品銷量、銷售額及平均單價都開始出現下滑。
東軟CT設備的銷售額從2018年的9.9億元下降到2019年8.2億元;市場份額2019年東軟CT尚占據10.04%,但到2020年時已經下跌到8.73%。“GPS”三巨頭仍舊占據中國CT市場的主要份額,占據近六成的CT市場。
東軟從中低端設備入手,卻忽略了整體的醫療需求正在上移。
近幾年“進博會”上,高端進口設備逐漸受到市縣級醫院歡迎,高端設備和新特藥品下沉的速度越來越快,一改以往行業的刻板印象。

東軟不得不犧牲利潤來搶奪市場。東軟醫療招股說明書顯示,CT系列產品毛利率由2018年的40.99%,減少至2019年的38.44%。公司認為:若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導致公司毛利率進一步下降,公司可能面臨業績下滑的風險。
這樣的毛利水平對公司造成了實質性影響。2019年,東軟醫療的凈利潤為3512萬元,同比下滑了57.55%。
這就是東軟醫療的最大尷尬:拼高端設備,必須投入研發;但市場份額降低,企業利潤下滑,意味著后續研發資金很難保障。想要在短期內實現彎道超車,像東軟CEO武少杰說的那樣:“讓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高端醫療設備”,就要想辦法多賣貨。
和GPS等巨頭們干的事情一樣,行賄變成最有效的銷售手段之一,國產CT的領頭人東軟醫療也不能免俗。
2021年,一篇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深圳腫瘤醫院的《醫療設備管理中的經濟效益分析》論文顯示:醫院醫療設備采購缺乏科學性、未進行經濟效益可行性論證分析的情況非常普遍,采購環節僅僅是個臨床科室發起采購申請,科室主任及院領導簽字同意后,交給設備采購科即可。
盡管在2015年,國辦的《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公立醫院優先配置國產醫用設備。但從上述行賄案看出來,以東軟為代表的國產設備制造商,在市場競爭中并沒有太大優勢,該給回扣的還是要給回扣。
醫療設備購銷領域這種不正常的生態環境,不知道要何時才能徹底扭轉。也許只有像華為一樣,通過技術領先才能扭轉醫院的認知,市場局面。
· END ·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文丨大衛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