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生物醫藥非公開發行5個月批1家,高瓴資本定增凱萊英受阻,又剁手22億定增健康元,累計“意念”花超百億,但看如今節奏,要想真花出去還需要時間。 高瓴資本又來了! 這次對象是健康元,金額21.73億元,交易完成后,高瓴將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持有8%
上半年,A股生物醫藥非公開發行5個月批1家,高瓴資本定增凱萊英受阻,又剁手22億定增健康元,累計“意念”花超百億,但看如今節奏,要想真花出去還需要時間。
活脫脫的高瓴成為了生物醫藥界的“李佳琦”,成了買買買的代言人。
可不管高瓴再怎么高調,都正面臨著一場“被動降溫”。據券商人士介紹,一般定增的審批期限是1~2個月,而距離高瓴定增凱萊英已經5個月,依舊未有獲批的動靜,可能是監管層有意控制節奏。
回到健康元本身最值錢的地方可能在于旗下的呼吸產品管線,這是健康元第二次轉型的主要抓手。第一次是從保健品到原料藥/中間體,第二次就是從原料藥/中間體到創新藥。
2019年健康元(不包括麗珠集團、麗珠單抗)實現營業收入29.48億元,占比四分之一左右,主要貢獻來自原料藥和中間體,以及保健品,這兩塊業務并無較大想象空間。而呼吸管道管線就完全不一樣了,眾所周知,除了腫瘤、心腦血管等熱門領域,呼吸道管線一直也是MNC的爭奪對象,像GSK、諾華、阿斯利康都有較多布局。
而在這一領域中,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兩大呼吸系統慢性病,二者合計占呼吸科總銷售額的近 60%。平安證券最近的研報顯示,國內哮喘和COPD用藥市場約170億元。其中外企占比78%,吸入劑型占比67%。在吸入劑型中,外資占比93%,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和葛蘭素史克三家占據91%的市場。
原因在于吸入制劑較一般化學制劑仿制的難度大,具有研發壁壘。所以從現有布局來看,健康元有很大發揮空間。該公司目前的吸入制劑研發管線,主要在太太藥業和海濱制藥兩個平臺。在研產品 20 余個,臨床前研發 18 項,臨床中 1 項,獲批臨床 3 項,申報生產 3 項,提交注冊申報 2 項,獲批注冊2個。
其中,復方異丙托溴銨、左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作為首仿藥分別于2019年4月、9月獲批,左沙丁胺醇為中國首個上市。前者2018年國內樣本醫院銷售額為3.43億元,后者國內暫無數據。
另外,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布地奈德氣霧劑、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乙酰半胱氨酸吸入溶液及異丙托溴銨吸入溶液已申報生產,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是個大品種,2017年樣本醫院數據已經達到48億元,且進入醫保,目前僅有AZ一家,有望由此突破。
正在臨床試驗中的有妥布霉素吸入溶液、富馬酸福莫特羅吸入溶液、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吸入粉霧,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吸入粉霧劑全球銷售額超過230億元,市場可期。
還有一款鹽酸氨溴索吸入溶液已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數據來源:瞪羚社
綜合來看,高瓴出手看起來風風火火,不似戰略投資者具有極強的目的性,但每次標的公司質地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您覺得高瓴這一次的戰略投資是重在“戰略”還是重在“投資”?
10億級品種三折搶市場,恒瑞、科倫、GSK紛紛宣布降價!
國家集采、地方集采、醫保談判等等政策下,國內藥品市場價格變化巨大,而一些產品在政策影響前后,紛紛做出應對,價格下降、市場縮水......政策市下,中國醫藥市場一邊巨變正在進行。 近日,大量產品主動申請降價。 7月10日,江蘇省再次發布關于藥品價格調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2MDQwMg==&mid=2650209455&idx=2&sn=0532932dc5752dfcd5bc501b55a0d07d&chksm=bed4cf3289a34624f1572dd99c1440dcc8f6b666b2b4279ef09ea63087460974b912ec56e4f1#rd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Jessie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