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6月1日開始,國家醫保局旨在打擊帶金銷售、降低虛高藥價的政策迎來最后時限,不遞交信用承諾的藥企,將被判出局 1 不提交承諾書,大批藥企面臨出局 進入5月下旬,全國多省市密集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相關藥品、耗材企業在6月1日前完
▍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6月1日開始,國家醫保局旨在打擊帶金銷售、降低虛高藥價的政策迎來最后時限,不遞交信用承諾的藥企,將被判出局
1
不提交承諾書,大批藥企面臨出局
進入5月下旬,全國多省市密集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相關藥品、耗材企業在6月1日前完成信用承諾提交工作,否則自6月1日起,將注銷相關藥企的交易賬號,并撤銷相關產品的掛網。
據賽柏藍最新統計,重慶、山東、北京、福建、河北、云南、吉林、湖南等省市均于近日再次發布催促相關企業提交信用承諾的通知或到期撤網的警告。
比如,5月28日,重慶醫保局發布《關于擬撤銷未提交信用承諾醫藥企業及相關產品掛網交易采購資格的通知》稱,自6月1日起,對于未提交《信用承諾書》的企業,如有其他企業保障供應或有替代品滿足臨床需要的,擬注銷相關企業在重慶藥品交易平臺的賬號,其已掛網的所有醫藥產品,擬予以撤網處理。

賽柏藍統計后發現,重慶市藥品交易平臺上尚未提交承諾書的醫藥企業多達4236家,涉及的藥品7832個,涉及醫用耗材產品更是高達18264個。
福建省則于昨日直接發布了《關于上傳醫藥企業價格和營銷行為信用承諾書的緊急通知》。據賽柏藍統計,福建省截至5月26日,有55家藥品生產/代理企業,41家藥品配送企業,未提交信用承諾。
河北省在《關于再次提醒上傳信用承諾書的通知(20210528)》中表示,截止到5月27日,在河北省申請掛網且已上傳《信用承諾書》的醫藥企業占比約85%,仍未上傳《信用承諾書》的企業要提高認識,充分意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
賽柏藍梳理后發現,在河北藥品招采平臺上仍未上傳信用承諾書的藥品企業(含生產、代理)721家,配送企業444家。
另外,截至2021年5月28日14:00時,在云南省藥品招采平臺上尚未提交醫藥企業價格和營銷行為信用承諾書的藥品企業有426家。
在5月27日湖南省發布的《關于將對未上傳信用承諾書醫藥企業依規處理的緊急通知》中,湖南點名了127個可能因未提交信用評價而撤網的產品,包含板藍根顆粒、小柴胡顆粒、硝苯地平片、人血白蛋白、葡萄糖注射液等常用藥品。
總的來說,在全國范圍內,不提交信用承諾書的藥企,在6月1日后,都將退出省級招采平臺即其背后所代表的公立醫院以及醫保定點醫藥機構的藥品市場。
知名戰略營銷專家史立臣今日對賽柏藍表示,屆時相關藥企將受到很大影響,因為基本相當于失去了全部的政策內市場。他建議相關藥企還是最好按時提交,因為相關政策都有一定的延續性,并不是短期的,一時不提交的意義不是很大。
不過,上述人士也指出,當然也不排除部分藥企本身在部分省份的招采平臺是空掛的,或者出于掛網價格偏低、原料藥短缺、成本上漲等原因,借機被動撤網,重整全國范圍內的產品掛網布局。
2
藥品回扣、帶金銷售均是監管重點
對于醫藥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相關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其是繼帶量采購之后,醫保局重點推行的基礎性制度之一。
醫藥招采信用評價制度通過建立目錄清單,實行企業承諾,進行信息記錄,開展信用評級,通過分級處置,采取信用修復等舉措推行落地。
列入目錄清單的失信事項主要包括——在醫藥購銷中給予回扣或其他不正當利益、涉稅違法、實施壟斷行為、不正當價格行為、擾亂集中采購秩序、惡意違反合同約定等有悖誠實信用的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的通知規定,醫藥企業在參加掛網和備案采購時,應以獨立法人名義向相關招采機構提交書面承諾,承諾事項包括建立合規審查制度,杜絕失信行為,規范其員工(含雇傭關系)或具有委托代理關系的經銷企業銷售己方藥品或醫用耗材的行為,承擔相應的失信責任,接受處置措施等。
也就是說,在醫藥招采信用評價制度之下,無論是自營團隊還是外部代理,只要在推廣過程中出了問題,均可以歸集到提交信用承諾的醫藥工業企業身上。
就醫藥代表不合規推廣與雇主的關系,賽柏藍特約撰稿作者碼萬祺在與賽柏藍的交談中曾表示,雖然醫藥代表在“打擊帶金銷售”中屢屢出現違規違法問題,但是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醫藥代表的“灰色行為”與雇主到底是否完全脫得開干系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越是在當下行業變革的特殊時期,越要客觀看待醫藥代表與雇主的關系。
3
帶金藥企或面臨產品降價、撤網
針對醫藥企業的失信行為,《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的操作規范(2020版)》明確采取信用評級的辦法,將藥企的失信行為評為一般、中等、嚴重、特別嚴重。
對于失信等級評定為“特別嚴重”的醫藥企業,除提醒告誡、提示風險外,應限制或中止該企業全部藥品和醫用耗材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同時,限制或中止期限根據醫藥企業信用修復行為和結果及時調整。
4月12日,浙江藥械招采平臺就公布了全國范圍內基于醫藥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第一例暫停涉事品種在線交易的處理結果——相關藥企的拳頭產品之所以被暫停交易就是因為在浙江省存在商業賄賂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衛健委在近日發布的相關通知中也明確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全面實施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建設。
國家醫保局指導各地建立信用評價制度,公示失信事項目錄清單,組織企業提交信用承諾,通報2020年第三、四季度法院判決的醫藥商業賄賂案件信息,并要求相關省份查證后納入信用評級,采取約束措施。
也就是說,還有一批藥企的商業賄賂信息將被公示,而隨著各省信用評價結果的出爐,涉及產品的撤網或降價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件。
史立臣對賽柏藍指出,后續相關藥企到底選擇在一省招采平臺撤網還是降價,和涉及省份占據其產品的市場份額關聯度很大,如果在產品的主要銷售省份出現撤網的話,對相關藥企的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
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信用評價清單涉及的事項眾多,相關藥企一旦觸犯,或可能成為相關部門與企業后續開展價格談判的籌碼。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信用評價清單的事項是落到具體的藥企身上的,但是最終仍然可能產生降價的聯動效應,畢竟一個通用名藥品的生產廠家是眾多的。
相關專家針對這一制度直指,實施醫療回扣、帶金銷售的藥企本身就是在犯罪,在國家醫保局制定的醫藥招采信用評價制度之下,希望逐漸將這些企業排除出去。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