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療市場快速發展,在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社會辦口腔行業也迎來了規范化的呼聲。《看醫界》專訪來自全國頂級三甲醫院的專家徐寶華教授,為您解讀中國口腔醫療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 作者|秦鳳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
口腔醫療市場快速發展,在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社會辦口腔行業也迎來了規范化的呼聲。《看醫界》專訪來自全國頂級三甲醫院的專家徐寶華教授,為您解讀中國口腔醫療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
作者|秦鳳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近年來,口腔醫療市場快速發展,一年新增1萬多家口腔醫療機構,在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社會辦口腔行業也迎來了規范化的呼聲。
3月18-19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口腔分會在上海成立。作為來自全國頂級三甲醫院的專家代表之一,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口腔正畸學教授、口腔全科教授、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外科博士生導師徐寶華當選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口腔分會副會長。
《看醫界》專訪徐寶華教授,為您解讀中國口腔醫療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

口腔全科醫療市場空間巨大,醫生缺口大
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畢業留校后,徐寶華先是在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正畸科工作了13年,自2004年起,他開始擔任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
除了擔任中國非公醫協口腔分會副會長,徐寶華的社會任職還有中華口腔醫學會第三屆全科口腔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正畸學專委會常委、《全科口腔醫學雜志》主編、《中國醫療美容》雜志副主編等。
多年從醫從教,對于口腔醫療人才的緊缺,徐寶華深有體會。口腔醫生作為口腔醫療領域的核心資源,缺口很大。
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口腔執業醫師僅有19.5萬,占執業醫師總數6.1%,口腔執業助理醫師有5萬,占助理醫師總數7.6%。徐寶華對《看醫界》坦言,目前國內實際從事口腔醫療的醫生人數遠不止上述數字。
“20萬醫生是遠遠不能滿足14億人口的口腔健康需求的,國家每年都培養大量學習口腔專業的人才,但畢竟每年能考過的醫生有限,有執照的醫生增長速度并沒有那么快。”
據其介紹,有些醫生雖在口腔領域從事醫療工作,但離真正的口腔執業醫生水平依然有不少差距,在基層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口腔醫生沒有執照。
“我們不要求技術非常高,但基本規范化的技術,一定要達到全國最低標準,醫療安全第一。”徐寶華認為,要確保口腔執業標準不能下降,不達標的口腔醫生為社會提供口腔服務具有安全隱患。
除了保證人才培養水準不降低之外,在徐寶華看來,口腔全科醫療也是未來口腔醫學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向。
徐寶華介紹,全科口腔醫療在發達國家非常普遍。以美國為例,有統計數據顯示,在十幾年前美國的口腔醫生中,70%~80%的醫療工作都是圍繞常見病、多發病,對于這些治療工作,口腔全科醫生都可以勝任且能夠高質量完成。只有20%~30%的病例屬于疑難問題,需要專科醫生參與治療。
“絕大多數口腔疾病都可以由口腔全科醫生完成口腔診治。而在國內,大部分口腔醫生并沒有經過這種全科思維的訓練。”徐寶華認為,目前不少醫生在民營口腔醫療機構中工作,大部分的臨床工作是口腔全科的治療范圍,所以民營醫生主力應該是口腔全科醫生。
對于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口腔分會的成立,徐寶華認為對口腔領域發展意義重大。徐寶華介紹,口腔分會第一任務將是培養和提升整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
“未來分會將重點發展醫生的規范化培訓,另外是機構的規范化發展。口腔是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學科,更應該加強機構的安全規范化的指導”,徐寶華表示,由行業協會來規范標準,以提高行業的自律,確保民眾的口腔醫療安全。

患者安全是醫療之本,亟待規范化培訓
值得一提的是,徐寶華還是一位互聯網大V。早在2011年,徐寶華就開通了微博,點評一些行業熱點事件、醫療改革新政策等,并在口腔疾病方面做了很多科普。目前,徐寶華的微博粉絲達到近17萬。
“醫療安全”、“患者安全”是徐寶華一直在強調的字眼,而在他的微博中,也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宣傳這一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很多省市衛健委發出通知,關停口腔普通門診。面對一些患者和部分口腔醫生“為啥醫院其他科室能開診,口腔科不能”的不理解,徐寶華耐心科普道,不是口腔科搞特殊,是為了保護患者。
“因為咱們是院感高危操作科室,磨牙用的渦輪機和洗牙用的超聲潔牙機,都會引起唾液或者血水飛濺,產生氣溶膠,懸浮在空氣中,如果是隱性患者看牙,很容易傳播病毒,造成疫情蔓延。我們醫護人員都有防護,可是患者沒有防護,非常危險。”
2020年6月,中華口腔醫學會一份聲明指出,有商業機構打著美牙師技術培訓名頭發放證書,這些美容服務亂象,給群眾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其他系統的健康帶來危害。對此,徐寶華在微博上表示,口腔美容是醫學行為,首先要確保患者安全,保證患者的口腔健康。
“民營口腔機構技術和學術資源較為有限,醫生想學習晉升的話,缺少學習途徑。我們現在要是不做的話,很多民營口腔醫院就會被各種盈利性機構吸引去做商業性的培訓,而這些培訓有些并不正規,很多都脫離了醫療本質和醫療安全。”徐寶華表示,未來分會將為國內非公口腔機構組織權威性及全國性的醫生培訓、規范培訓和機構化的指導。
據統計,社會辦口腔醫療機構作為社會辦醫的重要分支之一,也較其他社會辦醫療機構以更迅猛的速度在發展壯大。有數據顯示,2020年民營口腔機構數量已超過10萬家,而且每年以1萬多家的速度在增長。
雖然2017年國家衛健委公布的《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中,明確規定各種性質口腔醫院的設立標準,但徐寶華介紹,在實際的操作中,各地設立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標準并不統一。
“非公醫療機構的醫療安全、醫療質量必須要有基本保障,這也是口腔分會需要做的事情。對于經濟不發達省份,口腔分會也將建立行業標準和引導,使其盡快達到國家標準,以保障大眾的口腔醫療安全和健康,”徐寶華表示。

作為國內率先開展成人正畸、隱形矯正、牙頜顏面醫學美容方面的專家醫療團隊,徐寶華表示,自己的團隊很愿意為廣大民營醫院的技術培訓、專業發展提供幫助,助力中國民營口腔醫療事業健康、蓬勃發展。
口腔診所業態或將發生巨變
“我覺得今后幾年里,中國民營診所將會發生較大變化。”2013年,徐寶華到美國考查了多家私營診所后,發出了這樣的感觸。
“1、連鎖診所沒有高端;2、所謂高端診所都是著名牙醫在?華商業地段開的診所;3、高端診所規模都不太大,因為好醫生沒那么多;4、診所收費標準取決于當地消費水平和醫生在當地知名度,基本沒看到有所謂咨詢師向病人做推銷。”徐寶華感嘆,中國牙科行業尚處于初級階段。
口腔科作為市場化較強的醫療領域,身處其中的徐寶華,對于醫改也有著更多的思考和感受。
“醫改,就是要對現行的醫療體制進行大膽改革,目標是激發醫務人員積極性,為全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華夏大地迸發出勃勃機,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解放了生產力。醫改的根本也是解放生產力,釋放廣大醫務人員的創造力。”
此前,徐寶華曾在微博上對醫改進行過這樣的分析、闡述過自己的見解。而醫生多點執業,可謂醫改的重要舉措之一,是促進醫生生產力解放的重要途徑,談及這一話題,徐寶華很有體會。
“醫生多點執業是一項重大醫改舉措。衛生主管部門說可以,但是一些醫院院長們反對,這顯然是違背醫改的。有的醫院出現處罰多點執業醫生的事,就更沒有依據了。”徐寶華表示。
另一方面,支付方式的改革,也是近年醫改著力推進的舉措之一。徐寶華認為,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改革中,醫保改革對整個醫療領域影響較大。
對于口腔醫療領域,不少治療項目未能納入基本醫保的覆蓋層面,因此,業界對于商保寄予厚望。徐寶華認為,國內商保剛起步,而口腔領域的商保未來仍有巨大發展空間,“有些人群要求較高,愿意上商業保險獲得更多保障,商保就可以覆蓋收入更好的人群,對大眾健康有很大幫助。”(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