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因原料藥問題,一國采品種斷供 1 一藥企,集采中選后斷供 昨日(4月26日),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發布公告稱,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頭孢美唑鈉在浙江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選后未履行中選義務,故從4月26日起暫停蘇州
▍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因原料藥問題,一國采品種斷供
1
一藥企,集采中選后斷供
昨日(4月26日),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發布公告稱,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頭孢美唑鈉在浙江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選后未履行中選義務,故從4月26日起暫停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頭孢美唑鈉(規格:0.5g、1.0g)在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的在線交易。

(圖片來源: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
公告中表示,蘇州東瑞無法履行中選義務的原因在于,無法采購到注射用頭孢美唑鈉的原材料,不能保證該藥品的正常供應。
事實上,這件事在之前已有相關通知。4月14日,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發布了一則《關于頭孢美唑注射劑型帶量采購結果的通知》,其中提到,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申報的“注射用頭孢美唑鈉”(粉針劑,規格1.0g)屬于中選品種,但因該企業拒絕履行中選義務,至今未完成簽訂購銷協議和建立配送關系等工作,影響了中選結果的正常執行。
為此,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決定,此次頭孢美唑注射劑型的帶量采購,視同為無中選產品處理,各醫療衛生機構暫按原方式采購;同時,各醫療衛生機構因東瑞制藥未按要求履行義務而造成損失或其他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可依法維權。通知同時提到,藥品采購事關群眾身體健康,為保證正常醫療秩序和臨床用藥,醫療衛生機構應謹慎選擇,盡量避免向存在違約、失信等行為的企業采購產品。
2
中選藥品斷供,早有先例
實際上,集采中標但撤網的情況并不少見,自2018年底開展帶量采購以來,因產能、價格因素導致的中選產品斷供的問題時有發生。
2019年,河北省“4+7”中選藥品,百時美施貴寶的福辛普利鈉片因供貨不足,由非中標企業華海藥業補足,成為集采之后斷供的首例。此后幾年,多地醫保局都公布過集采產品斷供情況。
2020年6月,云南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國家藥品集中采購云南中選企業不正常供貨品種表》,包括恩替卡韋、阿托伐他汀鈣、苯磺酸氨氯地平等8個短缺產品,占集采擴圍的25個品種中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涉及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制藥、國藥集團容生制藥、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等多家藥企。
2020年11月,北京市藥品陽光采購平臺發《北京市第三批國家集采中選藥品約定采購量有關事宜的通知》,因為蓬萊諾康藥業二甲雙胍片和南京長澳制藥匹伐他汀鈣片兩中選品種短期無法足量供應,而增加3個月過渡期。
據了解,中選藥品斷供有些是因為產能不足,或環保成本提高等因素無法按照中標價格供應藥品,只能選擇申請撤網,還有些則是部分藥廠惡意降價后斷供。為防止企業惡意競標,減少因中標價難以覆蓋成本而導致的斷供是國家醫保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
2020年8月,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信用評價目錄清單,對不正當價格行為、擾亂集中采購秩序、惡意違反合同約定等有悖城市信用的行為,納入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范圍。
此外,為保障中選品種供應,國家集采規則不斷改進。從4+7試點的獨家中標,到第二批國采最多6家中標,到第三批國采最多8家中標,到第四批國采最多10家中標,企業數量一直在增加。
3
原料藥緊缺,多種原因導致
集采品種斷供雖然是多種原因導致,但原料藥短缺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例如本次通知中的廠家,正是由于正是由于采購不到原料藥被迫撤網。
原料藥短缺是行業內長期的熱點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對于這一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羚銳制藥董事長熊維政曾直言,目前原料藥企業審批數量少,造成供不應求,而一些生產企業或經銷商暗地結成聯盟,人為抬高原料藥價格,也是重要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1500種化學原料藥中,50種原料藥只有一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藥只有兩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藥只有三家企業可以生產。
我國的原料藥市場還有待發展,而針對壟斷現象國家也早有舉措。
2020年,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頒布了《關于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今年2月,《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制定原料藥等專項領域反壟斷指南、豁免制度適用指南。除此之外,對于觸犯壟斷法的企業,國家也毫不留情,近期已有不少藥企因壟斷接到罰單的報道。
不過,原料藥采購不到也不一定就是壟斷導致的,中國要很多原料藥靠進口,現在受疫情的影響,價格和供應都會有影響。
原料藥通常可以分為大宗原料藥、特色原料藥和專利原料藥三大類。當下中國原料藥供給占全球的9%,印度為12%。從結構上來看,當前中國的出口大宗原料藥占比較大,在產業鏈中占據上游,印度則是以特色原料藥為主,在產業鏈中占據中游的位置。如今,受到印度疫情的影響,不少原料藥進口都將受到影響。
不過,原料藥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而企業的困境就在當下。這件事也提醒了企業,在競標時要多方面考量,避免得不償失,因無法履約而被列入不誠信企業。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