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據中國工程院顯示,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77位,其中醫藥衛生學部,84人入選! 來源|看醫界整理(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4月23日,據中國工程院顯示,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77位,其中醫藥衛生學部,84
4月23日,據中國工程院顯示,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77位,其中醫藥衛生學部,84人入選!
來源|看醫界整理(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4月23日,據中國工程院顯示,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77位,其中醫藥衛生學部,84人入選!
名單如下:


名單人員簡介:
1.阿吉艾克拜爾·艾薩,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共黨員,理學博士學位,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現任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干旱區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和“新疆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多年從事新疆優勢資源轉化研究,在國內率先提出了“可食植物”的概念。
2.敖英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運動醫學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運動醫學學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是全國運動創傷外科與關節鏡微創外科學術領域的帶頭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致力于運動創傷、關節與韌帶損傷的修復與重建、關節鏡微創外科臨床治療與研究。
3.曹彬,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F任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二部主任。中國肺炎研究(CAP-China)創始人,精通各種呼吸道感染的診治,特別在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和肺部真菌感染診療方面有比較深的造詣。
4.程濤,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所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首批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系創始主任,兼任所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室主任和中國血液病??坡撁死硎麻L,從事血液學和干細胞基礎與轉化研究、教育和醫院管理工作。
5.董念國,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國家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擅長冠心病、瓣膜外科、復雜先心病及大血管外科。也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全國常委兼副總干事,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全國委員和湖北省副主任委員。
6.董蒨,教授,副院長,擅長小兒普外和小兒腫瘤,特別對小兒膽道疾病及小兒腫瘤的診治、研究等有較深的造詣,主編的《小兒肝膽外科學》成為中國小兒肝膽外科奠基之作,填補國內該領域的空白,并成為該學科的權威學術專著。
7.范先群,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第十三屆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著名眼科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學科帶頭人,長期致力于眼眶病和眼腫瘤的臨床治療與基礎研究。
8.方向明,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城站院區麻醉科主任,浙江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副主委、浙江大學委員會副主委,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副會長,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急重癥病人的圍術期管理、膿毒癥發病機制和防治、圍術期器官功能保護的研究。
9.馮世慶,博士研究生導師,現為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骨科行政主任,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神經病學研究所脊柱脊髓損傷研究實驗室主任,中國協和干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骨與脊髓損傷研究室主任,國務院特貼專家。
10.付麗,天津市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天津市腫瘤醫院乳腺病理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腫瘤病理診斷、乳腺癌、腫瘤基因診斷、化療藥物敏感性及基因檢測,科研成果的臨床轉化。
11.高天明,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際著名雜志《Stroke》特約審稿人,曾任南方醫科大學副校長,從事腦損傷與修復機制及其應用研究等的研究。
12.高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藥理毒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時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重點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新藥臨床前評價、中藥藥理毒理和中藥復方現代化等研究工作。
13.龔啟勇,華西醫院副院長、放射科主任醫師,長期從事臨床放射診斷,先后獲臨床醫學學士、臨床腫瘤學碩士和放射影像學博士學位。
14.郭姣,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廣東藥科大學校長,廣東省代謝病中西醫結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醫藥界首位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防治糖脂代謝病,首提“糖脂代謝病”概念及“綜合一體化治療策略”。
15.郝定均,骨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安市紅會醫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脊柱外科學科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醫師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脊柱脊髓損傷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對脊柱類各種疾患均有很深造詣。
16.何建行,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胸外科主任,呼吸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肺癌組學術帶頭人,美國外科學會Fellow、AATS會員。擅長肺部腫瘤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復雜胸部外科手術治療、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微創傷胸外科、胸部器官移植。
17.胡三元,主任醫師、山東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腹腔鏡外科、肝膽外科,是我國最早從事腹腔鏡專業的專家之一,在腹腔鏡領域擔任衛生部NOTES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18.胡豫,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血液病學研究所所長,血液科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既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也是國務院政務特殊津貼獲得者。擅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易栓癥、難治性ITP、血友病、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
19.黃嵐,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全軍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主要從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肺血管疾病及高原心臟病的臨床防治工作,是我國心臟病學領域杰出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和軍隊I類優秀人才崗位津貼。
20.吉訓明,神經外科專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副院長,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與衛生事業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系統從事腦卒中的轉化醫學研究,主要在腦卒中預防、急診溶栓救治、神經康復方面進行了系統創新性研究工作。
21.季加孚,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的腫瘤外科學專家,現就職于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院長,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教育部惡性腫瘤發病機制及轉化重點實驗室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臨床方面主要從事消化道腫瘤外科工作。
22.賈振華,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醫科大學附屬以嶺醫院院長,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血管脈絡病專委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絡病專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致力于中醫絡病理論與脈絡學說研究。
23.江濤,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腦腫瘤研究所副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首任中國腦膠質瘤協作組組長。主要從事腦膠質瘤的臨床與研究,擅長神經外科疾病,腦膜瘤、垂體腺瘤等顱內腫瘤手術及化學治療。
24.姜保國,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北京大學醫學部骨科學系主任、北京大學創傷醫學中心主任、中國創傷救治聯盟主席。擅長脊柱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急慢性脊柱疾病、肩肘足踝疾病。
25.蔣建東,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農工黨中央委員會常委、北京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的工作包括病毒(HIV、HBV、HCV)抗腫瘤藥物的研究,基因與藥物效果的研究以及AIDS人體分子遺傳學的研究。
26.蔣建新,現任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全軍交通醫學研究所所長、創傷-燒傷-復合傷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全軍交通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沖擊傷、交通事故傷發生機制與防治研究以及相關創傷基礎研究。
27.金潔,醫學博士,浙江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任浙江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一院血液科主任,浙江省血液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為白血病的基礎與臨床,惡性血液病的基礎與臨床。
28.金奇,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F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衛生部病原系統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主任,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以組學為基礎開展重要傳染病的病原學研究,先后主持承擔國家“863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29.李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原學者、萬人計劃、河南省優秀專家,現任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長期從事中醫內科學老年病方向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以呼吸系統疾病為重點研究方向,擅長治療慢阻肺、肺纖維化、不明原因發熱及呼吸疑難雜癥等疾病診療。
30.李青峰,著名整形與修復重建外科專家,長期致力于臨床治療與研究。先后創建和倡導了“組織預構修復”、“干細胞輔助皮膚再生”和“生理與生物性脂肪移植”等新治療理念和方法。擅長燒傷/創傷的修復重建、脂肪修復等整形外科疑難病癥,以及神經纖維瘤病的綜合性治療神經纖維瘤相關臨床試驗。
31.李為民,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四川省衛生廳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國際醫療質量與安全研究院終身院士,現任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院長,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研究方向為肺部感染的基礎與臨床、肺癌的基礎與臨床。
32.梁繁榮,針灸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針灸學會會長、成都市科協副主席,曾任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長期從事中醫針灸研究。
33.劉超,中共黨員,醫學博士,教授,主任法醫師,博士生導師,曾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88年開始從事法醫遺傳檢驗研究,是我國DNA遺傳學創始人之一,現任廣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支隊長、廣州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被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暨南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聘為兼職教授。
34.劉良明,醫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現任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休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抗休克藥物、休克液體復蘇及休克血管低反應性發生機理、調控及防治措施研究。。
35.盧光明,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醫學院臨床綜合教研室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總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國家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醫學影像學醫教研工作,擅長以CT和MRI為主要技術的影像診斷。
36.陸前進,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福建醫科大學特聘教授?,F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主任,中南大學皮膚性病研究所所長,中國免疫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自身免疫病的表觀遺傳機制和臨床診治。
37.呂毅,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助理,醫學部副主任,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病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擅長原發性肝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終末期肝病肝臟移植和磁力吻合技術及新型材料在外科應用。
38.秦川,中共黨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教授。主要從事實驗病理學研究,創建了我國最大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資源庫,長期從事實驗動物人類疾病模型制作、鑒定和發病機理研究工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成果獎等多項國家省部級獎勵。
39.秦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骨科教授和實驗室主任,2013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首次設立的“醫學院杰出學人”,入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曾多次獲得國際性/地區性獎項。
40.任建安,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F擔任南京軍區總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解放軍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長。以腸外瘺的診治為專業,在臨床營養支持、腹腔感染的治療與危重病支持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41.任進,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組長、藥物安全評價中心主任,曾榮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完成了多項國內外制藥企業委托的新藥的全套毒理學試驗,尤其擅長毒性病理學診斷技術。作為編者之一編寫了毒性病理學相關的專業技術書籍《毒性病理學圖解》,填補了國內空白。
42.沈華浩,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呼吸和危重醫學科主任。從事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機制及防治研究、肺部感染、抗感染藥物等臨床藥理研究。
43.沈振亞,主任醫師,教授,大外科教研室主任、心血管外科和研究室主任。擅長心血管外科常見疾病。其研究成果“心臟移植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獲2003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44.史偉云,任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山東省眼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所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務,是山東大學、青島大學、濟南大學、濰坊醫學院眼科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精于各種角膜病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在高危角膜移植方面造詣深厚。
45.舒躍龍,研究員,現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國家流感中心主任,兼任亞太流感委員會委員及衛生部流感防治專家組專家。2017年4月起,任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院長,2002年2月作為病毒病所人才引進回國,主要研究流感/禽流感分子病毒學、致病機制以及新型疫苗和檢測方法的研究。
46.孫凌云,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擅風濕疾病長是江蘇省“135工程”醫學重點人才,中華風濕病學會委員,江蘇省風濕病學會主任委員。獲江蘇省、南京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47.唐康來,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慶西南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重慶市運動創傷研究所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目前擔任世界足踝外科聯盟執行委員、亞洲肩關節協會執行委員等,擅長關節外科及運動創傷、肩肘和足踝外科。
48.唐佩福,現任解放軍總醫院骨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目前擔任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常委兼總干事、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協會(SICOT協會)中國創傷分會主席等。創傷骨科專家,擅長于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復雜四肢骨盆髖臼骨折的救治。
49.田金洲,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腦病科(III)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等,是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政府津貼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記憶減退、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帕金森病、正常壓力腦積水、多系統萎縮、中風、失眠、頭痛、眩暈等病癥。
50.王行環,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泌尿外科專家,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F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曾于2020年2月兼任雷神山醫院院長。長期致力于將泌尿外科最新技術應用于臨床。
51.王輝山,中共黨員,醫學博士,現任全軍心研所沈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第四軍醫大學、大連醫科大學、錦州醫學院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先天性心臟病及冠心病外科治療的基礎與臨床。
52.王階,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二級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擅長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及急慢性心力衰竭等。
53.王升啟,研究員,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F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核酸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芯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全軍及北京市傳染病分子診斷新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獎項。主要研究領域為:分子診斷與治療新技術與應用。
54.王衛慶,香港大學臨床碩士學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博士學位。具有豐富內科臨床經驗,全面掌握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診療,主持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臨床工作,尤擅長骨代謝疾病、垂體及腎上腺疾病診治。
55.王喜軍,現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國家重點學科及博士授權學科學科帶頭人,中央直接聯系專家。主要從事中藥血清藥物化學及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90年代初,提出并建立了中藥血清藥物化學的理論及研究方法,2000年代初期將中藥血清藥物化學與代謝組學技術整合,建立了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的研究策略。
56.鄔堂春,中共黨員,教授,2000年聘為博士生導師,校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F為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國家級重點學科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學術帶頭人。
57.吳德沛教授,中共黨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1992年至1994年在法國進修造血干細胞臨床移植技術。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病學科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現任江蘇省血液病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內科血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58.吳效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婦產科主任,《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婦科病首席專家、教育部《國家級重點學科》和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婦科中藥藥理》重點實驗室和《不孕癥痰瘀證治》重點研究室主任。
59.吳玉章,現任陸軍軍醫大學全軍免疫學研究所所長暨陸軍軍醫大學國家重點學科-免疫學學科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醫藥中試生產中心主任、國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萬人計劃)帶頭人、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技術總師。
60.夏寧邵,教授,博導。現為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分子疫苗學和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第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兼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總體專家組成員等。
61.夏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副院長、黨委書記、肝臟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際肝移植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常委等。為上海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肝移植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普外科??品謺闻K外科學組委員等。
62.肖偉,江蘇康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工程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全國中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中藥現代化專家組成員,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政協委員,連云港市人大常委,連云港市委委員等職務,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63.肖小河,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全軍中藥研究所所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中藥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主任任委員等。
64.徐兵河,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在腫瘤內科治療方面經驗豐富,特別是在肺癌、胃腸道癌、骨及軟組織肉瘤等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乳腺癌的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抗腫瘤新藥的臨床研究。2013年當選乳腺癌國際專家共識組成員。發表論文近300篇,承擔1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研究課題,獲優秀著作(乳腺癌)一等獎及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65.徐瑞華,醫學博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院長、所長,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腫瘤醫學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66.楊惠林,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F任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蘇州大學臨床醫學研究院院長、骨科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重點學科及國家臨床重點??茖W科帶頭人。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骨科學會常委等。國際脊柱創新發展學會中國分會(CCSAS)副主席,國際華人脊柱學會(ICSS)秘書長等國際委員,IJSS雜志Deputy Editor及《中華外科雜志》、《中華骨科雜志》等20余種期刊副主編、常務編委或編委、特邀編委。
67.楊曉明,藏族,醫學碩士,研究員?,F任國藥中生集團總裁、黨委書記、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國家“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
68.楊躍進,榮獲中國醫學科學院科技進步獎、醫療成就獎和全國優秀論文獎8項2000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心血管病委員會和老年病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青年獎的評審委員;《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國疑難病雜志》等的編委、副總編;以及《中華醫學雜志》、《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中華內科雜志》和《中國醫學科學雜志》(英文)的審稿人。
69.葉健,主要從事法醫物證和法醫遺傳學學研究、案件檢驗和人才培養等工作。致力于疑難生物檢材檢驗方法學研究、法醫DNA試劑的國產化和嫌疑人特征刻畫等研究工作。先后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6項、授權發明專利20項等獎項,是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公安科技英才,黨的十七大代表。
70.于波,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美國心臟病學院院士。為哈醫大二院內科學教研室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心肌缺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等。也是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龍江學者特聘教授與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71.庾石山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F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衛生計生委“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兼任中國藥學會中藥和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藥典委員會標準物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和SCI期刊《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副主編。
72.張辰宇,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擔任國家“973”、“86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江蘇省333人才工程二層次人才,江蘇省2006年度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度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獲得者,2007年度中國僑聯科技創新人才獎獲得者。
73.張強,973首席科學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創新團隊負責人。現任中國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國家藥典會委員制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和藥學學報(中英文版)副主編、J Controlled Release等國際雜志編委等。曾任世界控釋協會(CRS)中國分會首任主席、中國藥學會藥劑專委會主任委員、國家重點室副主任等。
74.張抒揚,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兼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分管醫院管理處、醫務室、護理學院?,F兼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世界醫學會理事、中國罕見病聯盟任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研究型醫學學會罕見病分會會長等。
75.張衛東,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天然藥物化學、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和創新藥物研究。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兼職教授,擔任第九屆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藥學會天然藥物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中藥標準化工程中心副主任、上海活性天然產物制備工程中心主任、《中國藥典》英文版副主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評審委員。
76.張文智,教授,香港大學骨科及創傷學系主任。張教授專攻脊柱外科,包括脊柱畸形丶脊柱退變性疾病和脊柱腫瘤等。
77.張烜,北京協和醫院科研處長,風濕免疫科常務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后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首批“萬人計劃”入選者,衛生部突貢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對風濕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機制等進行了系列研究。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等9項科研基金。
78.趙家軍,主任醫師,教授,內分泌科主任,副院長,內科副主任、科技外事處副處長,博士生導師。主要致力于遺傳和環境因素與糖尿病、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疾病等的研究以及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中西醫的結合治療。擅長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中西醫的結合治療。擔任山東大學學位委員會醫學分委員會成員,山東省第八屆政協委員,山東省臨床免疫學會委員等。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次,獲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指導導師榮譽,獲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79.趙銥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少將軍銜,專業技術三級,總后優秀教師,總后科技銀星,軍隊院校育才金獎獲得者。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院長,兼任世界軍事齒科學會主席,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等職務。長期從事口腔修復學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課題17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論文182篇,被SCI收錄36篇;獨著《頜面贗復學》(上、下卷)系列專著;培養博士生24名、碩士生37名。
80.鄭曉瑛,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所長。1991年9月-1993年7月在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專業從事博士后研究。1988和1991年分獲北京大學歷史學(醫學人類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4.6-1995.12分別在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英國倫敦大學熱帶病研究院人口中心從事人口與健康從事人口與生殖健康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博士后工作和合作研究。
81.朱立國,中共黨員,教授,醫學博士,中醫骨科專業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院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骨傷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學組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專家委員等。2018年10月,獲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82.朱平,博士,現任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臨床免疫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導師,中華風濕病學會陜西分會副主委,中國免疫學會陜西分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疾病的免疫介導機理和診斷治療新技術,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專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10.5”重點項目等四項國家級課題,任課題負責人,近年在國內外主要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一項。
83.朱兆云,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云南白藥集團研發總監,云南省藥物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云南白藥集團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2001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2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84.鄒全明教授,長期從事生物制藥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的研究與應用,免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首席專家、重慶市人科技顧問團專家、重慶市生物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第三軍醫大學醫學檢驗系(藥學院)生物制藥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德國漢諾威大學、澳大利亞Griffith大學訪問學者。
工程管理學部51人中,有6人涉及醫藥衛生工程管理,分別為:

常兆華,農工黨黨員,現任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現代微創醫療器械及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陳景元,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局長。
何昆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
賈偉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原院長、上海市糖尿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和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長等。針對中國人群糖尿病及肥胖的特點,在遺傳機制、流行病學、診斷與治療、監測、管理模式及分子病因學都開展了系統性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97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各類重大科研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400余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教育部、上海市等各級科技進步獎10項。
金會慶,安徽三聯學院校長,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安徽大學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