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山東風輕 一個醫藥江湖的研究者。研究什么?當然是被研究了......四五年前,業內普遍流傳這樣一句戲言:集中采購,中標是死,不是標也是死。潛臺詞是:中了標,價格下降,量沒看到;沒有中標,原有的存量市場即逐漸被瓜分殆盡。于是乎:一入招標深似海,從此江湖是路人。現在來看,此話無疑太過偏激。畢竟,結合近
一個醫藥江湖的研究者。研究什么?當然是被研究了......
四五年前,業內普遍流傳這樣一句戲言:集中采購,中標是死,不是標也是死。潛臺詞是:中了標,價格下降,量沒看到;沒有中標,原有的存量市場即逐漸被瓜分殆盡。
于是乎:一入招標深似海,從此江湖是路人。
現在來看,此話無疑太過偏激。畢竟,結合近六七年以來的藥品集中采購走向來看,原來的7號文與70號文,仍然有很多的政策精髓值得肯定。
無論是從合理制定藥品采購范圍、細化藥品分類采購措施、堅持雙信封招標制度、改進醫院藥款結算管理還是完善藥品供應配送管理等諸多方面,現在的國家及地方醫療保障局仍然從大方向上繼承、沿襲7號文及70號文的優良傳統,并在此基礎上以突破口的形式,拎住帶量采購這個主要環節,將藥品集中采購深入推進到底。
如今,新形勢預示著新變化,新發展。國家五批六輪帶量采購即在眼前,今年到明年,中成藥及胰島素專項采購即將拉開序幕。
帶量采購的模式越來越清晰,不久前,旗幟網刊發一篇《構建醫藥價格治理新格局》的主題文章,對新形勢下的藥品帶量采購進行了明確的闡述:
——對普適性較強的品種按統一規則集中采購
——對特征性較強的品種探索專項集中采購
——對適應癥和功能主治相似的品種探索合并集中采購
——對供求關系變化較大的探索分階段議價采購
按照上述思路,目前過評及視同過評、競爭較為充分、能夠快速形成市場覆蓋、臨床替代、患者需要的化藥,無疑屬于普適性較強的品種。四批五輪至今,國家帶量采購的規則雖然一直在修補,但整體思路相對完整、規范。
而胰島素及生物類似藥,具有自身的價值屬性,則屬于特征性較強的品種,此類品種,大概率會在四批五輪國采方案基礎上進行優化。
中成藥則屬于適應癥和功能主治相似的品種范圍。《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2號)明確提出,“供求關系和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可通過競價、議價、談判、詢價等方式,產生中選企業、中選價格、約定采購量和采購協議期“。
此類品種,更多的是一些帶量采購續約的品種,此類品種價格的變動會引發供求關系變化;而供求關系的變化又反過來引起價格波動。為了保持一種市場彈性,更多的是為了保持市場穩定,此類產品將探索分階段議價采購。
排除了帶量采購品種之外,其它的非帶量采購品種,仍然會以自己的方式找尋生存的空間。
大體分為以下四種方式:
1、直接掛網或限價掛網。
目前各地普遍采用的是限價掛網方式,在鎖定限價的前提下,允許醫療機構在線上進行議價。還有部分地方采用直接掛網的方式,在參考相關價格的基礎上,由醫療機構與企業進行議價。
2、常規價格聯動。
此類聯動,排除了帶量采購品種及標的,單純的就是以價格聯動價格,形成新一輪省級入圍的低價。
3、備案采購。
主要是針對部分供應不正常的藥品以及醫療機構的確有臨床需求的藥品,還有一部分是創新藥品。
4、集團采購。
鼓勵醫療機構以隸屬關系、區域合作、醫聯體等形式開展醫院集團采購(GPO),發揮批量采購優勢,實現量價掛鉤,以降低采購成本。但實際上,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集團采購并沒有真正形成帶量采購,仍然是以殺價為最終目標。
非帶量采購的藥品,其實相對來說,市場生存空間已經相當有限。在有限的空間內,相關企業要思考如何破局?
既不能突破地方帶量采購的入場紅線,還要實現持續快速增長,既要最大化的維護好現有價格體系還要最大可能的爭取量價結合,這一系列綜合因素的背后,考量的其實是企業的綜合實力與市場定力,更是檢驗企業市場長期規劃的一個標準。
哪怕現在沒有進入帶量采購,相關企業仍然要做最好的打算與最壞的準備,把問題考慮更加周全才是上策。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