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藥投資部落 作者:器械研究員 2021年4月13日晚,賽諾醫療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70.82萬元,同比下降61.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129.3萬元,同比下降624.34%。 作為和微創、樂普、山東吉威齊名的國
來源:醫藥投資部落
作者:器械研究員
2021年4月13日晚,賽諾醫療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70.82萬元,同比下降61.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129.3萬元,同比下降624.34%。
作為和微創、樂普、山東吉威齊名的國產冠脈支架F4,賽諾醫療也曾經風光過。
這家老牌心血管介入器械企業,在2019年11月就成功登陸科創板,彼時距離科創板開業不過兩個月;此后股價起起伏伏,最高期間市值也曾經突破過160億。
然而隨著2020年底,那場流血漂櫓的冠脈支架集中采購的到來,好日子戛然而止。
這場集采的報價會議是在天津陳塘商務區服務中心三樓的一間會議室里召開的,參會的一共有11家企業,26個產品。
每個產品的報價都被寫在一張單獨的申報單上,現場無法更改,報價最低的10個產品將會中標。
就是在這場會議上,心臟支架價格從1.3萬元直線跳水,平均價格降到了700元左右,其中山東吉威Excrossal心躍支架報價469元,這是在會議開始前連醫保局都沒有料到的“底價”。
平均93%的降幅,加上共計107.5萬架的采購量,意味著每年在支付端有109億的市場空間憑空消失了。

2020年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
賽諾醫療在售的主要產品BuMA冠脈藥物洗脫支架系統,采用不銹鋼支架平臺、完全可降解藥物涂層及獨家專利涂層技術,國內市場份額約11%;不幸的是,這款產品不在本次帶量集中采購范圍內。
最終,國產四巨頭中的其他三家:微創、樂普、山東吉威,都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入選集中采購范圍。
這次集采之后,賽諾醫療一方面完全失去了集采內市場,另一方面只能參考集采價格,去和殺紅眼的各路玩家爭奪集采外有限的市場,而集采以外的價格,單價毫無疑問也會向集采內價格大幅靠攏。
有人說,即使賽諾醫療的BuMA冠脈藥物洗脫支架在本次集采范圍之內,天生倔強的賽諾也有可能無法中標。
之所以說“天生倔強”,是有原因的。
2019年3月1日,據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披露,在浙江省醫用耗材在線交易產品全國最低價格聯動結果執行中,賽諾醫療因不同意對其生物降解藥物涂層冠脈支架系統進行降價,被暫停在線交易資格。
自2019年4月1日起,賽諾醫療在浙江省的中標資格開始正式停用,其與浙江地區醫院的產品配送合作關系也不得不“叫停”。
同年8月,在江蘇省展開的冠脈支架的帶量采購談判中,賽諾醫療又因價格過高出局。
這種寧死不屈的“倔強”,或許可以從賽諾醫療的收入結構上去理解。
雖然在招股說明書中號稱“業務涵蓋心血管、腦血管、結構性心臟病等介入治療的重點領域”,但是直到2019年,冠脈支架收入仍然占據了公司整體收入的83%。
所以,和微創、樂普不同,賽諾醫療是嚴重依賴于冠脈支架單一產品的公司,沒有冠脈支架的賽諾醫療就失去了最大的收入來源,這或許是其一直“倔強”地拒絕降價的根本原因: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微創、樂普早已經實現了業務的多元化,完全可以在從容消化冠脈支架集采帶來的陣痛之后,繼續前行。
已經委身于藍帆醫療的山東吉威,雖然產品線遠沒有微創和樂普那么深厚,但是藍帆醫療在疫情之下靠醫用手套之類的低值耗材銷售,每年竟然有數十億的凈利潤,雖然也深陷商譽減值的泥潭,但是至少可以做到短期生存無虞。
但是對于賽諾醫療,局面就顯得頗為兇險了。
原先作為現金奶牛的冠脈支架業務,可以源源不斷賺取可觀的現金支持公司研發新品,但是這個收支結構徹底被打破了。
公司即將上市的新品集中于神經介入領域,包括顱內藥物洗脫支架和顱內快速交換球囊導管,但是目前神經介入市場的體量和之前冠脈支架的體量還遠遠不能相提并論,同時競爭格局也不那么樂觀。
以賽諾醫療的顱內藥物洗脫支架來說,主要用于腦血管狹窄的治療;目前國內腦血管缺血介入治療患者約為 2 萬例/年,支架使用量約 1.2 個/人;推廣不力的原因在于,不是所有的顱內動脈狹窄都可以從支架中獲益,也不是所有的醫生都能夠安全的進行顱內支架治療。
即使如此,這個市場的進入者已經包括:微創、信立泰、史賽克、雅培、美敦力、波士頓科學等等一長串名字,此外還有一堆拿到融資的初創企業在吭哧吭哧做著臨床,準備隨時進來分一杯羹。
賽諾醫療還有著一系列在研管線,包括當下最熱門的心臟瓣膜產品,但是截至2020年3季報,賽諾醫療的財報顯示公司只剩下3個多億的現金,這點錢要燒到更多有競爭力的新產品上市那天,困難很大,概率很小。
持續研發,錢很快燒光。不研發,現有產品收入日益萎縮。
股東的態度。或許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問題。
2020年11月3日,賽諾醫療發布了股東減持計劃公告稱,公司前十大股東中的四位股東,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6150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15%。
后記
醫療行業的抗周期性只是一種誤解;只是過去10多年的行業紅利和政策紅利一直走在順周期的路上,造成了行業抗周期的假象。
隨著行業紅利的不斷消耗,作為最大單一買方的醫保也日益捉襟見肘,這個行業本身的周期性將逐漸顯露出來,風險也將逐漸釋放。
前面已有化學仿制藥、高值耗材、PD-1,下一個是誰?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