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公 編 | 錦瑟 真正扭轉藥品銷售的模式來了 網售處方藥政策再有新突破。 4月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印發《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脫崗特別措施的意見》指出,支持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 《意見》明確,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

文 | 雷公 編 | 錦瑟

真正扭轉藥品銷售的模式來了
網售處方藥政策再有新突破。
4月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印發《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脫崗特別措施的意見》指出,支持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
《意見》明確,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建立海南電子處方中心,對于在國內上市銷售的處方藥,除國家藥品管理法明確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外,全部允許依托電子處方中心進行互聯網銷售,不再另行審批。
不過,國家藥監局對于網售處方藥有“網售店送”的監管要求。健識局咨詢幾大主要醫藥電商,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對政策具體如何執行還要進一步觀望。
網絡購物早已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不過網上買處方藥,卻一直是個模糊地帶。盡管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能買到處方藥,但監管部門的對外說法一直沒有“明確允許”網上銷售處方藥,各平臺一直遵循著“網售店送”的業務模式賣藥。
這使得“處方流轉”等業內一直期待的操作遲遲沒法落實,電商和藥品之間,總是隔著一層玻璃門,看得見前途卻摸不著未來。
然而在2018年4月,國務院印發的《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中就指出,鼓勵網售處方藥、處方外流等“互聯網+”的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政策導向一直存在,就只等具體落實。
此次海南先行試點,有條件地放開網售處方藥的時機已經成熟,一旦運營成功,今后將在全國范圍內推開。業內普遍認為,這無疑將激活4000億的院外市場,隨著國家醫改逐步推行醫藥分開,網售處方藥市場越來越受各界重視。
海南邁出改革第一步
網售處方藥有望全國推開
從目前的監管環境來看,具備推進網售處方藥的基本條件,并占據有利形勢。
國家發改委的《意見》指出,網售處方藥將依托于海南電子處方中心對醫療機構、醫保結算平臺以及各類處方藥銷售平臺,實現“一網通辦”,線上線下聯動監管、藥品流向全程追溯、數據安全存儲。
海南電子處方中心將對接互聯網醫院、海南醫療機構處方系統、各類處方藥銷售平臺、醫保信息平臺與支付結算機構、商業類保險機構,實現處方相關信息統一歸集及處方藥購買、信息安全認證、醫保結算等事項“一網通辦”。
“這是對處方藥流通管理體制的重要突破,也是全國首個獨立建設運營的電子處方中心。”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東嶼公開表示,海南省將制定細化工作方案,強化對高風險藥品管理,全力保障處方中心項目順利投建運營,支持中心發揮好互聯網處方藥銷售的樞紐作用。

可以看出,電子處方中心并非是簡單的信息平臺,而是集合多方資源的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醫生只要在醫療機構內開出處方,通過電子處方流轉平臺,患者可就近選擇獲得處方藥。
放開處方藥網上銷售限制將真正扭轉傳統的藥品銷售模式,從而斬斷傳統藥品銷售中的商業賄賂鏈條,降低藥品價格。
在過去的看病就醫模式下,處方藥是由醫生決定的,而網售處方藥可以將部分選擇權交還給普通的用戶。無疑這將會減少藥企行賄醫生的機會:過去藥企通過醫生推銷藥品,未來患者才是決策者,藥企的所有營銷政策都有可能發生調整。
放開網售處方藥也會存在弊端,例如假藥泛濫。有分析人士向健識局透露,國家藥監局希望每個省份建立網絡藥品交易監管中心,全程監控電子處方的流通、使用等全鏈條環節,實現網售處方藥的全國覆蓋。
海南顯然僅是網售處方藥改革政策的第一步。但這個政策將對整個醫藥產業,尤其是藥品流通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行業人士分析:目前該政策應該只在海南省內通行,由于互聯網醫院首診、異地醫保結算等配套措施都沒跟上,島外用戶想要在海南電子處方中心上劃醫保、買處方藥,還有一定難度。
電商、藥店、醫院搶市場
處方能否流得出去?
網售處方藥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熱點。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醫療機構處方外流的市場規模約在4000億元至5000億元。
隨著網售處方藥政策的松動,醫藥電商將迎來更快發展,甚至有望沖擊萬億市場。在這千變萬化的市場面前,平安好醫生、阿里、京東、微醫等互聯網醫療企業已先行布局。
2020年12月,京東健康赴港上市,其2019年藥品銷售約30億元,而阿里健康2019年醫藥電商平臺的總收入也接近50億元。平安好醫生、微醫也與默克、輝瑞、默沙東、賽諾菲等多家跨國藥企合作,增加藥品銷售及配送業務。
按照“網售店送”的監管原則,網售處方藥的配送要通過具有合法資質的零售藥店進行。這意味著,從監管的角度,零售藥店是4000億的處方外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眾多零售藥店也并未等閑視之,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益豐四家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并購擴大門店數量和覆蓋范圍。大參林董事長柯云峰在今年的兩會議案中指出:希望落實促進處方外流、多維度實質推動提高醫生陽光收入。
當然,傳統醫院也并非束手待斃。3月23日,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已有7700余家二級以上醫院建立起預約診療制度,全國建成互聯網醫院已經超過1100家。”
這些互聯網醫院大多數依托于傳統醫院建立而來,在“電子處方中心”的模式下,同樣是處方的爭奪方。因此,除互聯網巨頭之外,零售藥店、醫院今后也將順勢進入網售處方藥的市場。
有分析人士表示:“醫院還將是很大的處方藥銷售渠道,盡管處方電子化了,但醫生顯然更熟悉自己醫院的掛網品種,能流出去的處方會有多少,并不好說。”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醫藥電商的戰國時代已經拉開序幕,提前布局線下市場的企業會獲得先機。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